荆山读霸 发表于 2007-8-24 20:23

[转帖]让助学充满温情

每当新学年伊始,扶贫助学便成为教育“四季歌”中一段悲情旋律。有的高校让申请贷款的学生当着全体同学的面痛陈贫寒家境,有的高校“贴标签”似的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同样的用具。与此同时,民间捐助活动也频频出现在屏幕上,企业家们慷慨解囊,受助学生感激涕零……
    一定要这样展示贫困吗?一定要用镜头来校验受助者感恩的眼泪吗?

    曾经在一户农家看到一份揉皱了的长长的账单,记录着24笔从亲朋好友处借来的钱,最少的一笔才50元。这家人多方举债,就是怕考上大学的孩子入学后遇到类似的尴尬。

    在国家助学政策体系日臻完善、民间助学热情日益高涨的大环境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我们的扶贫助学还缺少什么?我以为,还缺少一份温情——一种情感上的体谅和态度上的宽仁。

    从救助伦理上讲,强求别人暴露贫困是欠厚道的。贫困,不单是物质概念,还涵盖隐私、尊严等精神要素。“贫困是贫困者获助的权利”,学校在实施助学方案时,应尽量做得更体贴、更人性化一些,至少,不要让受助者感到是在接受施舍。

    让助学充满温情,在解决物质贫困的同时,照顾到精神的自尊,应该是扶贫助学的更高追求。按照这一追求,时下在民间助学方式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前些年,人们对慈善事业还比较陌生,助学多是“一对一”的方式。“一对一”有两个弊端:一是随机性大,被媒体报道的学生得到了高额资助,默默无闻的学生却可能得不到资助;二是难免夹带个人因素,施恩与感恩又往往难以同步,有时不仅挫伤助学者的积极性,也伤害受助者的自尊心。

    那么,什么方式更有利于民间助学资金公平分配,更有利于受助学生身心健康?前不久在新教育实验第七届年会上,全国政协常委、新教育实验倡导者朱永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盲助”,让人眼前一亮。

    “盲助”有两个益处:资助者不知道学生的姓名,并不会减轻爱心的分量,反而会使这悲悯的力量延续得更长;受助者不知道恩人是谁,也不会减损助学的效果,反而会减轻心理负担,用感恩的心回报更多的人。也曾家境贫寒的中国农大校长陈章良,是恢复高考那年从福建一个小渔村考出来的,大学期间他饭量大,常常不到月底饭票就用光,每当这时,他就发现自己的书页中会夹几张饭票,问起同学,都说不知道,饿饭的问题就这样轻松解决了。他说,这份默默的温情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工作、回报社会。

    民间资金是扶贫助学的有力补充,当然多多益善。眼下要做的,是尽快建立长效的助学机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爱心捐助,建立法律法规保证捐款规范使用,使民间助学制度化、日常化,使有爱心、有财力的人放心地把钱捐到相应的慈善基金代理机构,实现“盲助”,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社会回馈制度中直接受益,让他们感受到整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有言道,静水流深。当扶贫助学成为我们身边的一件平常事,当施善与受助的人都怀有一颗平常心,这种助学才更真挚、更深沉。(温红彦 来源:人民日报2007年8月20日)

微疯 发表于 2007-9-5 21:21

支持

荆山读霸 发表于 2007-9-5 22:08

——“盲助”,让人眼前一亮。

桠冉 发表于 2007-9-10 23:07

支持,只要我们的行动对他们有帮助就行!

荆山读霸 发表于 2007-9-17 15:27

原帖由 桠冉 于 9-10 23:07 发表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支持,只要我们的行动对他们有帮助就行!
谢谢wzg20

淡如水 发表于 2007-9-17 22:03

支持。。。。

叔孙仲通 发表于 2008-4-3 23:50

兵哥哥尝言,将助学帮困做得赏心悦目,深以为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让助学充满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