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观游记
五龙观游记提起李庙的五龙观,荆襄西山人无不知晓,尤其那些古稀老者,聊起来更是口若悬河,把这座数千年道教殿堂阐述得淋漓尽致,让人如痴如醉。我似乎觉得玄妙,有心讨个悠闲的日子去一趟五龙观。
好不容易遇上了暑假机会,那是一九九九年的一个晴朗的天气。我约了几个教育同伴,大清早就乘上了通往五龙观的吉普,沿李庙宾馆背后的龙虎山脉盘山西行,一路迷人的风光,使我们情不自禁地把头探出窗外,唯恐错过“回音壁”、“金花泉”、“老虎洞”、“观雾台”的精彩瞬间。刚拐过神奇的晓烟坪山嘴,只望见前面不远峻山特别,山顶上密集的灌木拥着依稀可数的参天古槐,老枝随风摇曳,不时露出古建筑房头屋角;几根高高的旗杆,挺拔在显眼的位置,招展的彩旗传出清脆的拍打声;蔚蓝的天空,灿烂的曙光,将眼前装扮得分外动人。司机告诉我们,那就是五龙观。
我们下车顾不上停留,紧随充当导游的司机,开始步入上山的石阶,这石阶远古人修砌,被南来北往的游客磨的溜光。石阶两旁自然生成护路岩石,高低相间,疏密成趣,给人骄傲和神往。司机介绍说,此石阶共四百九十级,自古有“拜祖存真心者行之轻盈,负恶意者难达顶峰”之说。不知不觉,我们登上台阶尽头,终于见到了五龙观,我看了一下表,正置八点。
仲夏的五龙观之晨,犹如晚春秀色,雨过初晴,百里一片清新。东眺襄樊二城,建筑林立,人游车动,汉水帆船,古城老街;北瞧石龙两门,平川古色,襄庄林园,库水银波;西看栎桦山寨,千古石城,原始森林,公路盘顶。收回视线,便见五座山头冲破晨雾,形如五龙出海,展露它们的险峻和苍桑。大家被这一慕壮观的景致陶醉,沉浸在幻想之中。司机划破倾刻的寂静,饶有兴趣地回忆起民间流传故事:传说真武祖师年少进川,在此山逗留三秋,为百姓传道行善,消灾灭祸,恩赐百福,深受百姓的敬慕和爱戴,唐代中期,天下能工巧匠慕名相会于“五龙捧圣”仙山,与当地百姓携手合作,修建祖师殿,点燃了荆山道教第一炷香火,引来了数以万计的天下游客。司机象一名专业导游,竞把我们的心悄悄地融进了美丽的传说之中。
脚下,是一块约八百平方米的半圆形古道场,场口两侧生长着百年紫薇,周边奇花异草红绿相映.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前耸立的高大牌坊,那青一色古砖古瓦流露高雅的古典气息;黑漆行楷“五龙观”三个大字,巧妙地镶嵌在拱形大门之上的匾框之中,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受。我们启动宽松的步子,敞开豪迈的胸怀,集中窥探的目光,品赏着中部景坛.左观和右观排列的历代复修古殿的盛况碑记,那不拘一格的书写和雕刻艺术,无不令人惊叹。五级石阶之上,是庙宇的主体——正殿。两根青石楹柱足重万斤,分左右并立,托起罕见的桦木天方,楹柱表面浮雕花边图案,内镶阳刻楹联“行善不善必有馀殃殃过必善,作恶不恶必有馀殃殃过必恶”,字体正楷浑厚,刀痕力大无穷,我面临这巧夺天工的巨作,自然产生对老祖先的无限敬慕。宽敞明亮的正殿中央,是一尊高两米的石雕真武祖师正面坐像,左右两边排放系列石雕圣像,如观音、周公……。从艺术角度看,整体人物面目表情的刻画丰富多变且惟妙惟肖,可堪称荆西古艺术精品。五龙观风风火火数百年,直到如今,远近游客仍然络绎不绝。从地面陈积的鞭炮屑,横栏上叠摞的红绫布,摊位堆放的娃娃鞋,香炉外溢落的檀香柄等,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累积。
古老的五龙观,蕴藏着如此丰富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在奇丽的荆山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当问及五龙观的发展和作用时,司机蛮有把握地向我们道出了它的美好前景:在旅游兴镇、致富农民的政策鼓舞下,身居五龙观一带的老山人们,着眼于以五龙观为龙头的旅游开发建设,第一步是找回从五龙观失落的历史遗物;第二步恢复理疗整体和局部的创伤;第三步配套旅游设施;第四步整修周边名胜古迹,如大清道光朝庭印官张天相墓群景观,明家湾古山寨和龙泉清池建筑景观。第五步开发旁龙洞、天王洞、佛爷洞、转运洞、黑神洞等自然溶洞探险景观和化石山赏石景观。他兴奋地说:“我们有信心建设好自己的家乡,有责任将这块古老文明的土地建设成‘天下游客之家’”。经过司机简短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五龙观的发展和未来。
夏日的阳光散发着挚热,把我们的身影从一个方位移向另一个方位。我们五人一行实现了窥探五龙观的愿望,留下了永不消失的记忆。临行再回首,五龙观的群体建仿佛更高大、更宏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