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故里
本帖最后由 在途中 于 2011-8-15 14:27 编辑石门故里
幼时常听爷爷说:“拖不完的石门,填不满的樊城”.谷城的、闫坪的、襄阳泥咀的、龙门等都上石门赶集。想想那时石门是如此繁华.近几年来,都兴打工,街上只看见老人和小孩.往日的情景已留在记忆里了........
http://www.chinakrl.com/uploadfile/200903/23/1514244625.mp3 若能有同一地方一年四季的片片就更好了 本帖最后由 光影之歌 于 2011-10-18 13:42 编辑
原帖由 赢造心情 于 2009-5-24 11:54 发表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若能有同一地方一年四季的片片就更好了
版主说的好,我尽量把它记录更详细一些。
记忆好比握在手中的沙子,不管你紧握还是松开,到最后沙子在手中会全部流失干净。。。
故乡留给我太多的记忆,以后会慢慢的一一道来。。。wzg11e
本帖最后由 在途中 于 2011-8-15 14:43 编辑
多年来、想把故乡的故事记录下来,不知从何下手。零零散散的拾了几片。供各位分享。。。
石门的确是个好地方。
今年我已经5次到石门水库钓鱼。 石门水库和石门集老街道,那里也曾给我留下了童年的记忆 可惜老街不“老”了! 石门是个不错的地方,我也去玩过很多次! 有时间的话也去看看 本帖最后由 光影之歌 于 2011-12-5 09:13 编辑
原帖由 拂尘 于 2009-7-16 18:47 发表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十几年前石门老街很有古韵 早点开发为古建筑一条街和石门水库一起打造成旅游品牌就好了
请问楼主那对石狮子在哪买得到
购买石狮子到襄阳檀溪路往泥咀方向走。那里多的很。
这里曾是一条长年不断水的一条大河,对河两岸住着很多人家,从石门走到闫坪不过20分钟,闫坪盛产木料、竹子、木耳、关于狼呀、野猪等有许多传说。小时候听说过野人的故事。
由于要建大坝,依山而住的山里人家大都搬迁到九集、涌泉等地。 那对石狮子是不是下街,赵家的老古董?
留下了我多少童年的回忆。电站附近是我老家。可惜修水库时。69年大雪纷飞的冬天,强行扒了我家房子,把俺一家赶到山中叫莲花寨的地方,咱不去,又把咱一家下放农村住窑棚子,那年真是冷。雪真大。我很想念石门老家。有时间了回去看看。儿童相见不相识,近乡又情怯。
楼主副坝上亭子的照片和我这张40年前的差不多。很美。 拖不完的石门,是因没修水库前,通水路,是货物集散地。
那口水井还在呀?唏嘘不已。 本帖最后由 光影之歌 于 2011-12-5 09:15 编辑
原帖由 网事如烟 于 2009-7-27 14:55 发表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拖不完的石门,是因没修水库前,通水路,是货物集散地。
那口水井还在呀?唏嘘不已。
常回家看看。修水库前与修水库后是天壤之别,是呀,那么多人,几个县的吃、喝、用都在这条街上。我家楼上就住一二十女民工。她们那时都很年轻,年龄也就只有17-25岁。楼上每晚都有大姐姐们在哭(任务重、时间紧、想家、又冷、这些都是她们哭的原因)。爷爷常常站在楼下,仰着喊:“姑娘呀!别哭了,你这样我们也睡不着”。爷爷这一喊,哭声是小了些,但是还是听得到,当时幼小的我不知为什么大姐姐们老是哭,现在才能领悟。那时要懂事一些,我会爬上楼逗大姐姐们玩。让她们开心一些。。。。。。
http://zhangmenshiting2.baidu.com/data2/music/12272274/12272274.mp3?xcode=18721ed8e54dbc727956fd13a7592645&mid=0.52850875983669 当时我家住的有鄂水三团,记得有一工程技术人员姓石。80年代我在襄凡肖湾看到了这单位。
漂泊太久,心无所系。
谢谢你的照片。 本帖最后由 在途中 于 2011-8-15 15:38 编辑
原帖由 网事如烟 于 2009-7-26 14:22 发表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那对石狮子是不是下街,赵家的老古董?
留下了我多少童年的回忆。电站附近是我老家。可惜修水库时。69年大雪纷飞的冬天,强行扒了我家房子,把俺一家赶到山中叫莲花寨的地方,咱不去,又把咱一家下放农村住窑棚子, ...
那对石狮子不是下街的。在中街,
你说的照片和你40年前的一模一样,真是雕栏玉砌应有在,只是....... 石门,美丽的地方,魂牵梦饶,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好好好 石门,真的是个不错的地方!
小时候还经常在石门守水呢! 福建那样的石狮子很多的! 石门确实是个好地方,尤其石门鱼那是相当的出名!呵呵!只可惜了,钱都让外地人赚跑了啦! 怎么没有石门学校呀!那才是咱们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LZ勾起了我们童年的记忆,希望多发表些有历史纪念的东西。 本帖最后由 光影之歌 于 2011-10-18 13:48 编辑
这是石门通往闫坪的码头。[上闫坪必须走水路],那时通往闫坪的公路还没修通。
1975年冬月十八下午二时,雪积厚度五六十公分,为了开发和加快建设闫坪,响应上级号召,来自各方面的技术人员和青壮年赶赴闫坪。。。。。
就在这一时,由于船翻致一二十几名青壮年生命停止。直接撞击近二十个家庭摇摇欲坠。间接地还不知有多少个家庭陷入极度悲伤中。。。。
此灾难惊动了县委和地委[那时属襄阳地区],动用了部队去救援。。。。。
从这时我知道什么叫:老年丧子、中年丧夫。什么叫英年早逝、孩子永远失去父亲。。。。。
也就是从这一刻知道世界上有个单位叫民政局,他的孩子从此由国家扶养成人。。。。。
http://www.chinaedu.com/formaluser/ywmonthly/uploadfile/63e01.mp3
本帖最后由 光影之歌 于 2011-10-18 13:58 编辑
石门确实是个好地方,尤其石门鱼那是相当的出名!呵呵!只可惜了,钱都让外地人赚跑了啦!
三国演义 发表于 2009-9-1 13:58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那时,石门公社时,鱼是一角伍到三角钱/斤。[三毛钱一斤是最高价]
八几年时,鱼是八角一斤。
九几年时,鱼是1.5元一斤。
二000以后,是3.5元一斤。
前五年是:5 --- 7元一斤。还不好买。
现在也不关心鱼了,市场上全是堰塘里养的鱼,吃鱼就能吃到化肥味。
身在水库边,现在吃鱼是非常奢侈的。我指的是“风参子”鱼。
爷爷会钓鱼,而且都是晚上到河里去弄鱼,一夜一夜的去钓鱼,就是最不好的时节也能钓到7、8斤。多的时候能钓到60斤左右。价格最好的是三毛/斤卖给别人。一般都是两毛钱左右。
幼时,零食就吃炕好的鱼,拿着鱼满街跑,不知那时鱼咋那么多。以前叫脚鱼,现在叫甲鱼,以前吃了好多,长大了就没吃过了。。。。
那时家里好象没断过鱼。。。。。。
家乡的鱼和豆芽别具一味。我估计是水质好的原故。 本帖最后由 光影之歌 于 2011-10-18 14:08 编辑
LZ勾起了我们童年的记忆,希望多发表些有历史纪念的东西。
水井 发表于 2009-9-17 22:09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就是石门公社时期,0157部队驻扎在石门。
三叔将它留下来,是不是叫我不要忘记。[每年我就用粉笔默下来。。。。]
那时不知有多大,只知道父亲走到那就把我带到那,去看电影时也不带凳子,每次都和解放军叔叔坐在一起,他们的营房里也没有什么,空荡荡的屋子里就放几个长条板凳。[最早的记忆是:每次到他们那,兵叔叔总将墙上挂的东西拿下来让我玩,[现在老想那是什么玩意呀,一个空盒子,还有带子,叔叔将盒子里的东西放到床上,让我玩空盒子。你肯定知道这是什么?]拽着它,从外屋拖到里屋 [叔叔们的寝室非常简单,只有一张床和一个桌子],就这样来来回回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大人们要说话,就让我自己玩。
那一天深夜,外面下着大雨,门外有急促敲门声,我们全家都起来了,原来张科长穿着雨衣 [母亲说叫张科长,我说连队不是这样叫的,叫张什么已经不知道了]带着勤务员,递了一封信,[可惜,父亲去世后,母亲将父亲所有的遗物全部烧尽。。]和父亲、还有爷爷一一握手就匆匆而去。。。
[不准送出门,不准惊动百姓],站在屋内,看着他们上车,看着他们消失在雨夜中。。。。
从这时心里隐隐约约的知道部队迁徙都会在晚上。。。
本帖最后由 在途中 于 2010-2-25 20:50 编辑
十几年前石门老街很有古韵 早点开发为古建筑一条街和石门水库一起打造成旅游品牌就好了
请问楼主那对石狮子在哪买得到
拂尘 发表于 2009-7-16 18:47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你的想法太好了。
谁来开发古建筑一条街和石门水库一起打造成旅游品牌。现在都变样了,一部分都盖水泥屋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fb0d970100dsj1.html
征得“东南西北九集人”的同意,从他博客中得来。 在龙门生活的时间还不长,但是楼主发的几处我都去过了,照片照的真美! 本帖最后由 在途中 于 2010-2-23 18:32 编辑
在龙门生活的时间还不长,但是楼主发的几处我都去过了,照片照的真美!
络腮大胡子 发表于 2009-9-23 12:32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照片一般般呀!
要多到石门去玩。我的父老会欢迎你的。
要记住修水库的人们。襄阳的、宜城的、南漳的七十年代的年轻人。是他们用青春和血泪换来的。
以下片片是“吟啸天”拍摄,征得楼主的同意,将片片放到这里。
儿时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而又模糊,在修水库时只和大哥哥、大姐姐们上去一次。[大人不准上去,因为经常山上放炮炸石头]。
只看见这里人山人海、战旗飘飘[青年突击队旗、先锋队旗、流动红旗、敢死队旗.......]
往坝上运土的[上牵引机往上攀]、运石头的、三五成群青年们一排一排的打着夯,【口中还唱着夯歌,场面甚大而壮观。]
技术人员总是手拿着图纸,在那里比画着,胸前总挂着口哨。在那里指挥着工程的正常运转。 顶一下,我可爱的家乡!
儿时那宽宽、厚实的木制楼梯再也不曾见过!
想念那清澈见底的渠水,和水渠中快乐游弋的小鱼。 很漂亮 本帖最后由 光影之歌 于 2011-10-18 14:13 编辑
顶一下,我可爱的家乡!
那宽宽、厚实的木制楼梯再也不曾见过!
想念那清澈见底的渠水,和水渠中快乐游弋的小鱼。
发如雪 发表于 2009-9-24 21:29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儿时总记得爷爷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穿着草鞋、背着干粮、杵着棍子[有时为了赶夜路还自制火把]到县里去开会............
[我到现在还搞不清楚,爷爷上南漳不经过龙门,是从黑一沟上去,翻过磷矿那条路,不知要翻几道山才能到南漳。到现在心中还是个谜。(只记得爷爷对奶奶说:“走到黑一沟就下起雨来了”。只记得这句话,永世难忘。)只要爷爷一到县里去开会,说好什么时间回来,我们全家都守到大门口,再晚也不睡.至到爷爷走进家门......]
还有光着脚丫、行走在田间的乡亲形像还历历在目.......
还有那儿时长年不断的卖豆芽声音:豆 芽 呀---- 豆芽.......
天堂
http://bt.taoge.biz/COFFdD0xMzE4OTE4MzcyJmk9MTE2LjIwOC42MC4xOTQmdT1Tb25ncy92Mi9mYWludFFDLzI2LzU1LzdkM2EwMTQ2ODljYmZjM2ZjYTZhZDczYzNmMTQ1NTI2Lm1wMyZtPWFmMWNjNzkzMjk2MjI5OTdjMzYyYmZkYThkM2UyNWIxJnY9bGlzdGVuJm49zOzMwyZzPczauPG2+yZwPXM=.mp3 怎么没有石门学校呀!那才是咱们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三国演义 发表于 2009-9-1 13:59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呀!为了让你能看到老家学校的片片,我可又跑了一趟。 本帖最后由 在途中 于 2010-7-13 14:44 编辑
技术不好,将就看图。
楼主,好些年没回家了,是不是还是那样?
这一组是进入校园,整个学校与我们在校读书时是两个时空。原来校内还有个大舞台。
那个年月,隔三差五就有文艺演出,从各个大队的代表队都汇集到这个台上表演.....
(就是这个大舞台,在七六年的一天,一个小孩唱了一首“湖北大鼓”这支歌,台下上千人而落泪,并不是这个孩子唱歌唱得多动听,而是她是他的孩子。) 本帖最后由 在途中 于 2010-2-24 18:55 编辑
是不是还是那样?
拍不好景,只能将就看片。
以前可是有高中、初中、小学、学前班。
现在只有小学了。上初中要到龙门,上高中要到县城。
楼主(三国演义),还记得这口堰吗?进入学校必需要经过这口堰。
下雪结冰时,好多男生都在上面“打堰洼”。女生都在上面手拉手“滑冰”。 本帖最后由 在途中 于 2010-1-12 22:43 编辑
校园一角 本帖最后由 在途中 于 2010-2-24 19:50 编辑
怎么没有石门学校呀!那才是咱们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三国演义 发表于 2009-9-1 13:59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小时候,可是有三颗“皂角树”,现在只有这一颗了。
一进入秋天,从树上掉下来好多皂角,捡拾一些回家洗衣服(那时没洗衣粉,那时肥皂叫洋皂,火柴也叫洋火)。
提起火就想起:什么叫火种,我家一年四季就不断火,爷爷好抽烟[是多长的烟袋],烘茏钢子总是有火,用火纸一点,吹一下就有火苗了,邻居们都喜欢到我家来借火。
那时每天都在这树上“扒杆”,荡去荡来真是爽。 本帖最后由 在途中 于 2011-5-4 18:50 编辑
LZ勾起了我们童年的记忆,希望多发表些有历史纪念的东西。
水井 发表于 2009-9-17 22:09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主,这是当时石门公社的住址。以前可热闹呀!
她管辖的有:新升大队、新兴大队、东岗大队、胡家棚大队、黄家湾、黑一沟、冲峰、朱沙。
不能小看这偏僻一个石门小村庄,日本人攻打到南漳时,在石门只停留了三天,朝阳寨让日本人望寨兴叹[这是听爷爷讲的]。
在国民党时期,她就是南漳县第六区人民政府、后改为第四区人民政府、又改为沐浴区石门镇、到我记事时是石门公社。
后来改为石门管理区。 顶一下,我可爱的家乡!
儿时那宽宽、厚实的木制楼梯再也不曾见过!
想念那清澈见底的渠水,和水渠中快乐游弋的小鱼。
发如雪 发表于 2009-9-24 21:29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还有那木制的房屋。。。。。 本帖最后由 光影之歌 于 2011-10-18 13:38 编辑
顶一下,我可爱的家乡!
儿时那宽宽、厚实的木制楼梯再也不曾见过!
想念那清澈见底的渠水,和水渠中快乐游弋的小鱼。
发如雪 发表于 2009-9-24 21:29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还有那木制房屋。。。。。。
我思念的故乡,当我凝视窗外迷茫飘渺的雨丝,听着优美、动人的乐曲,我的心被带回了你的身边。曾经触摸到土地的灵魂,在坡上的空地里,我席地而坐,风从身边吹过,吹走了我身上的尘埃,吹走了我全部的忧伤和欢乐。我开始静静地沉思,心灵便有了一种超俗的意念。身处在原地的时候,没有细心体会,请保留此标记被轻风吹向远处,可现在回想起来,心灵深处一片的平静。
我思念着的故乡,如果我的心是故乡放飞的一只鸽子,那我温暖的窝一定是你----我的故乡。秋色如水,春光明媚,冬夜里的星空,夏日里的炽热,都是我深深的思念。故乡的一棵树、一片土、一朵云、一团雾、一阵风、一滴雨、都在我的眼前浮现。经过弯曲的小路,来到河边的林子,我捡起了落在地上的一片黄叶。看着这片落叶,我把它顺手藏在了岁月的抽屉里,等待新生的机会。
城市的高楼里藏不住岁月的痕迹,它迟早会走向别处,而我故乡的抽屉里深藏着的那片落叶,就有着岁月滑过的痕迹,它一直藏在我心灵的深处。
本帖最后由 光影之歌 于 2011-10-18 13:28 编辑
还有那亲爱的乡亲........
第一张图片,两位老人都是八十一岁.老人说,全石门街共有41位姐妹和她们一般大年龄的人,只留下她们两位了。。。。
http://yazhou.free.fr/lilimao/siteLilicat/guilai.mp3
大雪纷飞的日子,故乡里一片洁白。白了的屋顶,白了的树枝,白了的山,白了地。站在白茫茫的世界里,心里也纯洁了许多。风乍起,吹起门前放着的柴火,那随风飘动的细枝,在寒风显得瘦瘦。看门的大黄狗也懒得出窝,只探着脑袋,竖起尖尖的耳朵听着门外的动静。村子里的人们不再做农活了,只在家里悠闲地呆着。三三两两的庄稼汉子,约在一起打扑克。新媳妇们则聚在一起手里拿着毛线编织毛衣或者绣着鞋垫,绣着鸳鸯枕套。顽皮的孩子在地下支一个竹筐,等待麻雀进去,好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