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好文--贾平凹:文学不能离开大道
核心观点你可以有不同的文学观念,可以有多种写法,但“大道”的东西不能丢。丢掉“大道”的东西,不可能写出杰出之作。中国文学最动人的是有人情之美,在当下这个人性充分显示的年代,去叙写人与人的温暖,去叙写人心柔软的部分,应是我们文学的基本。
我们生活在一个剧变的年代。破坏与建设,贫穷与富有,庄严和戏谑,温柔与残忍,同情与仇恨等混淆着,复杂着。有一年,我去陕西合阳,看到了流经那里的黄河,我写下了八个字:“厚云积岸,大水走泥。”我们身处的社会就是大水走泥。
这样的年代,混沌而伟大。它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想象的空间。纸质作品,不论散文和中短篇,单是长篇每年就有1500多部出版,网络上的作品更是无法统计。不论这些作品能否长存成为经典,但不可置疑的是文学观念、文学审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文学是虚无的,但世界是虚与实组成的,一个民族没有哲学、文学和艺术,是悲哀而可怕的。加缪说过:“文学不能使我们活得更好,但文学使我们活得更多。”
那么,在消费化娱乐化的年代里,文学是否还会有它的神圣?在人性善与丑充分展示的当下社会中,文学该有怎样的立场?
这就是我想说的,做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做人的基本,文学也同样,在任何时候都有文学的基本。如同现在物质丰富,有各种食品,但人类生存的主要食物仍是米和面。布料可以作多种装饰,但衣服的基本功能还是蔽体取暖。孙悟空虽然大闹天宫,而最后他依然是去西天取经。破坏的目的在于建设。
在中国古典文学传统里,有天下之说,有铁肩担道义之说,崇尚的是关心社会,忧患现实。在西方现代文学的传统中,强调现代意识。现代意识也就是人类意识,以人为本,考虑的是解决人所面临的困境。所以,关注社会,关怀人生,关心精神是文学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文学的“大道”。
你可以有不同的文学观念,可以有多种写法,但“大道”的东西不能丢。丢掉“大道”的东西,不可能写出杰出之作。中国文学最动人的是有人情之美,在当下这个人性充分显示的年代,去叙写人与人的温暖,去叙写人心柔软的部分,应是我们文学的基本。
我们当代作家,普遍都存在困惑,常常不知所措地写作。我们的经验需要扩展,小感情、小圈子可能会遮蔽更多的生活。这个时代的写作应是丰富的,而不是单薄的。
我们的目光要健全,要有自己的信念,坚信有爱,有温暖,有光明,而不要笔走偏锋,只写黑暗的、丑恶的,要写出冷漠中的温暖,恶狠中的柔软,毁灭中的希望。中国人生活得可能不自在,西方人生活得也可能不自在,任何时候,人类的生存都存在着物质和精神的困境,而重要的是在困境中突破。
我们需要学会写伦理,需要关注国家、民族、人生、命运,这方面我们还写不好,写不丰满。同时,写作的眼光要放大到宇宙,要追问人性的、精神的东西,或许一时完不成但也要心向往之。 (《人民日报》记者(转宗利华的博客)(转自周习同学的博客) 一个优秀作家
应基本具备哪些文学素质?
黑龙江省文学刊物《小说林》今年第1期的“读者与作家沙
龙”栏目,以刊物出题作家回答的“问卷”形式,提供了一个
作家与读者交流的新“场地”。这里选登其中的一个问题及作
家们的回答,希望广大读者从中获得启示。———编者
王蒙:好的心和才华。
储福金:有独特的想象力,有丰富的学养,有自己的思想,
有对生活的承受力。
程树榛:首先是一个正直的人。要有较厚的生活阅历,较
好的艺术悟性,较深的艺术功力。
叶兆言:吃苦,吃苦,还是吃苦。
池莉:智慧,见多识广,感觉敏锐,对汉语言文字有天生
的兴趣和操作能力,相对偏颇但有基本分寸感。
陆星儿:①基本的教养。②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力。③对人
对生活饱满的热情。
韩小蕙:①高尚的人格:是真善美的真君子,而不是假丑
恶的名利之徒或势利小人。②崇高的境界:具有悲天悯人的终
极关怀意识以及推动社会前进的责任感。③高品位:向现有人
类文化的最高度看齐,摒弃一丝一毫的低级趣味。④高修养:
读书要多,各方面知识要丰富,且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
徐小斌:诚实而有灵性;聪明但不精明;大气却重细节;
深邃而非卖弄。
蒋巍:首先是才气。其次是胸襟。再次是感情。三者缺一
不可,不过要立在热爱人民也热爱自己的基点上。
赵玫:思想与表达。
陈村:敏感、固执,欠缺文学之外的多种能力,倾诉欲,
对文字的洁癖,想象力。
聂鑫森:他应该是一个正直而有良知的人。他应该关注现
实,同时对历史充满盎然的兴趣。他应该除了写作之外,还会
一点别的什么。在不能写作的时候,不致成为一个废人。他应
该扎扎实实地读一些好书。他应该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
徐坤:先做人,后作家。
毕飞宇:1、想象力2、观察力3、思辨能力4、激情5、语感
《海外版》 (1999年03月22日第7版) 照孟繁华先生的引导思考(2009-07-01 17:03:07)标签:杂谈
因为听得认真,所以记在本子上的反而不准,这里只是孟先生大致意思,还有我的理解。
把那些最平常的东西呈现出来,再过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也有他的地位。其实,最平常的东西才是最人性的东西,而这些东西记载了一类的心的历程,人的最基础的东西,因此也就更能深入人心,因此也就更能长久地深入人心。社会在变迁,可是相对社会来讲,人本性的东西,变起来多么地难啊!
文学告诉我们的是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其实体验和感悟是说不出的,因为说不出,所以才需要文学。文学是一种意向,一种潜在的挖掘,把潜在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示给人们,哪怕只是展示给人们一种感觉,也是(也只能是感觉)好东西。当然感觉也要有力度,展示是一种巧劲,是一种温柔的坚硬!
农民工的困苦。人们展示的大多是苦,其实更要展示的是困。生活的困境,生存的困境,内心的困境,对这个世界的困惑。其实,也代表了人类的困境,作家要挖掘出人类的困境,如果有能力,可以指给人们一条路,没有能力,找出困境也是好作家。
文学是要处理人的精神事故。对复杂性、多样性、丰富性的挖掘。其实是要求作家、作品走进人的内心。作家不能是局外人,没有走进去,就写不出真东西。从内心深处走进去,走进人的内心深处。
国家、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仍然是我们取材的重要内容。当然选取的方式是多样的,但作家不能不关心这些,作家的责任感要求作家这样做。孟先生说到这些的时候有些激动,我在思考他内心深处对此的强烈感觉。比如他说,张爱玲一再受人们推崇,可在那个我们民族遭受凌辱的时候,这样的作家在做什么,写什么?
对当下精神困境的处理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文学在向内转。如何写出底层的人的真正困境。关键是作家没有在场。面对底层人物,作家有一种优越感。我想作家是在居高临下写底层人,那么,怎么能深入进去呢?只在为底层人代言,没有困惑。必须有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
(转李学江博) 贾平凹的文章不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