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网络恐惧”问卷:县处级干部 最怕网络监督
——当代中国官员“网络恐惧”问卷调查分析报告●70%的受调查者认为,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最担心工作疏漏和私人信息被曝光
●88%的受调查者表示,官员的“网络恐惧”说明社会进步了
“喂喂,好兄弟,麻烦请你尽快找人把××网上的帖子帮我们删掉,我们这里没有疫苗的问题,他们是瞎编的,但我们说不清呀,事闹大了,我可是麻烦了,请你帮帮我。”某晚深夜12点,某地宣传部长打来电话,电话中透着十分的急切与明显的恐惧感。
一段时期以来,不少地方党政官员向记者反映,现在很多官员对网络都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有的担心隐私被曝光;有的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也有官员担心网络监督混淆是非,让人有口莫辩……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A调查 七成网民认为官员恐惧网络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监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俨然一张群众监督的“天网”。
当前,有多少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恐惧到什么程度?最恐惧什么?哪一级别的官员最怕网络监督?针对以上公众关注的问题,人民论坛杂志展开了广泛问卷调查。短短3天里,共有5943位网友参与。同时,人民论坛记者还通过发放书面问卷和随机采访的形式,调查干部和普通群众共计300人。本次调查总计参与人数6243人。
结果显示:70%的受调查者认同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排在前两位的是,60%的受调查者表示“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28%的受调查者表示“担心私人信息被曝光,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谁最怕?“县处级”干部最担心
从调查结果看,七成的网民认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这说明,一方面目前网络监督在网民(包括官员)心目中的重要位置,网络舆情已成为干部监督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网络监督的火爆也反衬出其他媒体监督缺失的尴尬。正所谓“大道不通小道通”,如果传统媒体不能做到让某些官员恐惧的话,或许媒体监督的职责让位于网络就再正常不过了。
“哪一级别的干部最怕网络监督?”问卷对300位党政干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县处级”这一
选项的占47%,列第一位。而记者采访发现,宣传部长和县委书记这两个群体的官员最怕网络监督。
江苏省某县宣传部长坦言,宣传部长和县委书记这两个群体之所以最怕网络,是因为宣传部长的职责就是要抓好宣传工作,宣传工作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当地的形象和本人工作业绩。而县委书记作为地方一把手,当地形象好不好、发展得如何,直接关系着一个地区的和谐发展与稳定。
怕什么?工作疏漏被曝光影响前途
你认为“网络恐惧”表现在哪些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占60%);“担心私人信息被曝光,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占28%);“担心网络舆论只看错误不顾成绩,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占17%);“担心网络监督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让人有口莫辩”(占16%);“担心一些不良分子借网络监督为名,行敲诈勒索之实”(占11%)。
从调查结果看,“担心工作疏漏等不良现象被曝光,影响前途”高居榜首,说明网络监督更多地集中于官员公权力的行使。对于官员来讲,尤其是高级官员,你的职位越高,掌握的权力就越大,你的影响力范围就越大,公众对你的楷模形象要求就越高,那么你就越趋近于公众人物。而作为公众人物,你本身已经从社会中获取了比普通百姓更多的利益,你的部分隐私被公开也是现代社会的正常现象。 B观点 八成网友:官员恐惧网络是“好事”
“您认为官员的‘网络恐惧’是好事还是坏事?”88%的受调查者认为是“好事,说明社会进步了”;6%的受调查者认为是“坏事,不利于干群和谐,社会稳定”;有6%的受调查者选择“不好说”。
从调查结果看,官员的“网络恐
惧”是好事得到高度认同,说明做人做事要“心有畏惧”,才能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在当代社会,网络的草根性代表了更广泛的民意,因此“网络恐惧”也就是对民意的关注和尊重,当然是一种社会进步。
C症状 官员“网络恐惧”的几种类型
什么是官员“网络恐惧”症呢?从网络热点事件来看,当前官员“网络恐惧”症状不同,“病理”也不同,总结近年来热点网络事件,具有以下几种类型。
嚣张型:“天价烟局长”周久耕
典型案例:“天价烟局长”周久耕的“落马”很大程度应当归功于网络的威力。先是周的关于房价的不当言论被人在网络上猛批,接着是周在公众场合所吸的价格上千元一包的所谓高档香烟和所戴的一块名表被细心的网民发现并搬到网上,之后是有关部门启动对周的违法行为的调查和处理。
点评:周久耕这类官员,由于有着各种违法行为,既害怕党政部门的监督,也很害怕新闻监督,但最怕的是广大群众通过互联网的检举。
好色型:烟草局长韩峰
典型案例:2010年2月28日,广西烟草系统干部韩峰的日记在网上广为流传。“局长日记”,记载了韩峰与多名女下属、同事淫乱,收受贿赂等内容,被称为新的“官场现形记”。2010年3月1日,官方宣布纪检部门对韩峰立案调查,3月9日韩峰被移交南宁市检察院立案调查,13日广西自治区检察院批准对韩峰进行逮捕。
点评:进入互联网时代,一切丑恶都可能暴露于网络的“光天化日”之下。
庸官型:“十不知道局长”
典型案例:2010年3月14日,河南省新密市东兴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25名矿工不幸遇难。次日中午,新华社记者在矿难现场,向新密市安监局局长王某问了10多个关于矿难的问题,其中有10个他大都回答“不知道”,网友叫他“十不知道局长”。这个“一问十不知”的庸官在网上被猛批后,3月17日就被新密市委下令免职。
点评:对这些混日子的官员来说,最好是没有网络。
醉酒型:深圳海事局官员林某
典型案例:2008年10月的一天,有网友爆料,时任深圳海事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林某某在深圳市某酒楼猥亵一名11岁女孩子,帖子发后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事发两天后,林某某被停职。
点评:林某某可能平时工作很不错,但是在酒后乱性,发生了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严重违法行为,应属于醉官行为。
“被动”型:“最年轻市长”周森锋
典型案例:2009年6月,29岁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周森锋,无疑是网络热点人物。6月21日,他以全票当选湖北宜城市市长,成为湖北省目前年龄最小的市长。“最年轻市长”的消息一出,顿时引发网络热议。
点评:“最年轻市长”遭遇网络风暴,充分展现当前网络的非规范特征,对于那些具有“非常规”特征的官员来说,只要自己坐得正、行得端,那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D声音 网络中,官员或成为“弱势群体”
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说话可以不负责任,这很可怕。我们不是怕老百姓的监督,我们希望倾听民声,但现在网络上有一种不良现象,党政干部尤其是县委书记只要有一点不妥,哪怕这只是谣传的,就可能被网民群起攻之,无限放大,让人受不了。在当前的网络中,官员很有可能成为“弱势群体”。 ——河南某县县委书记
多点主动,争取网络“麦克风”
网络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这谁也否认不了。有些同志在以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加上又看到一些官员因为网络曝光落马,就是没有问题,也害怕一时说漏了嘴。
可是官员必须有面对这种挑战的勇气,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牢骚,多一点主动,争取网络“麦克风”,占领舆论的制高点。网络是挑战,必须接受,敢于应战。这是工作的要求。要逐渐开始由躲避媒体变为主动与媒体接触,重视网络。——河南某市委宣传部长
有些党政官员应该“开窍”了
其实,网络并不可怕。但是,却总有一些党政官员害怕网络、反感网络,对网络恐惧不已、抵触不尽。网络不是洪水猛兽,民意的畅通传递也不是洪水猛兽!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政高官们经常上网,主动亲近网民,也应该使有些党政官员“开窍”了。——江苏省洪泽县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倪洋军
□观察“官不聊生”与网络法治
一些官员之所以惧怕互联网络,不仅仅是因为互联网络为公众表达提供了载体,互联网络作为一个信息的平台同样可以被屏蔽。官员之所以惧怕互联网络,是因为执政党已经改变了执政理念,中央领导习惯于借助于互联网络发现社情民意,并且通过互联网络披露的蛛丝马迹,追查贪官污吏。
因此,从表面上来看,官员惧怕的是互联网络,但从本质上来说,官员惧怕的是互联网络背后的权利与权力。因为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充分满足自己的表达权、评论权,所以,官员才会有所忌惮,不敢肆意妄为;因为执政党通过互联网络发现问题,并且采取切实的手段解决问题,所以,官员才会心生恐惧。
互联网络作为一个表达意见的平台,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重视,就是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通过正常的渠道,无法实现正义。但是,互联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加社会透明度的同时,可能会侵犯公民的隐私权。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互联网络新闻事件,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互联网络曝光行为,有助于执政党反腐倡廉。但是,由于一些互联网络的使用者缺乏法律意识,所以,在揭露犯罪的同时,伤及无辜,损害了普通公民的权利。因此,我们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现有立法基础上,尽快总结经验,制定我国的互联网络基本法。据《人民论坛》杂志 现如今,除了网络敢曝光能监督,咱们还能指望什么!你去上访,马上把你送到精神病院或者监狱,再给你来个“兴奋死”。 wzg16e现如今,除了网络敢曝光能监督,咱们还能指望什么!你去上访,马上把你送到精神病院或者监狱,再给你来个“ ...
齐德隆冬强 发表于 2010-5-8 21:19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马上就要实名制了,再胡说让你洗脸死。 网络实名制是个不懂网络的弄出来的笑话。 wzg28ewzg28e 不正常 这就是为什么要把谷歌赶出中国的原因,不听话,好,滚蛋。 舆论自由,要真正得以体现 很正常 舆论自由,要真正得以体现
海啸 发表于 2010-5-10 07:35 http://bbs.nzkd.com/images/common/back.gif
在任何制度的国家舆论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
舆论是为体制和制度服务的重要工具 回复 10# 星火燎原
我到是觉得谷哥退出还有另一层的意义!不是那么简单,你想想谷哥当时是谁引进中国的就知道了,他那是给别人让路吧! 贪官最害怕网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