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南漳地处鄂西北山区向汉水中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居于湖北省西北部,襄樊市西南部,属我国中西部结合地区。现行的《南漳县城市总体规划》(1998-2015)于2001年6月经襄樊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近十年来,南漳县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谐社会的建设,西部大开发、湖北省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东部产业转移以及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等,南漳县社会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http://bbs.nzkk.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010/14/183023qu1mbucubzqussqi.jpg
为了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经襄樊市人民政府批准,南漳县人民政府特委托襄樊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新一轮《南漳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2010年7月中旬,新一轮《南漳县城市总体规划》初步成果全部编制完成,并于7月16日获省、市专家评审通过。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现将规划成果主要内容予以网上公示,希望广大市民以书信、网上留言等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意见,我们将尽快予以答复,并在下一步规划成果的调整完善中酌情采纳。来信可寄至:南漳县建设局办公室收(特请注明“总规公示意见”字样)。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0年—2030年
近期:2010年—2015年
远期:2016年—2030年
http://bbs.nzkk.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010/14/183032slwbw11t1yzllj1s.jpg
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突出县城关镇的中心地位及作用,积极培育和扶持省级重点镇及片区中心镇的发展,使其具备一定规模,提高集聚能力和辐射范围,逐步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梯度推进、协调发展的发展格局,建立起全县布局合理、结构完善的城镇网络体系。县域城镇空间布局体现“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发展态势,按照四个等级类型形成“一主两副二支点”的格局。
http://bbs.nzkk.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010/14/1830387xxqzzdzzjxztplp.jpg
一级城镇:指县城关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县域城镇人口和产业发展主中心。
二级城镇:包括九集、武安镇,为省级重点镇,是县域城镇人口和产业发展副中心。
三级城镇:包括薛坪、东巩,为片区中心镇。
四级城镇:包括巡检、板桥、肖堰、长坪、李庙,为县域一般镇。
http://bbs.nzkk.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010/14/183042t7y3jw1fzzhtv5hh.jpg
三、县域旅游发展规划
1、旅游发展战略目标
将南漳建设成为以三国文化旅游为龙头,以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要发展方向,集观光、度假、商务、会议、康体等旅游形式于一体的,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文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
http://bbs.nzkk.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010/14/183050ffzgrkidkajj7i4g.jpg
2、旅游发展布局
规划在县域形成“一心一廊五区”的旅游发展网络。
“一心”:将县城打造成为襄樊都市区旅游服务接待中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一廊”:纵穿九集、城关、薛坪、肖堰、东巩、巡检六个镇域,网络44个村,总长150公里,集交通之廊、生态之廊、文化之廊、特产之廊、景观之廊、休闲之廊、致富之廊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长廊。
“五区”:以七里山森林公园为核心的七里山康体疗养旅游区;以水镜庄--水镜湖为核心的水镜庄三国文化旅游区;以香水河为核心的香水河观光度假旅游区;以龙王峡为核心的龙王峡漂流运动旅游区;以春秋寨—卧牛寨为核心的古山寨文化休闲旅游区。
四、城市性质
本次规划确定南漳县城的城市性质为:襄樊都市区重要城市,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以旅游服务、建材、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山水园林城市。
http://bbs.nzkk.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010/14/1830559y2f9egydb6ffvu8.jpg
五、城市规模
规划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13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1.70km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90m2左右;
规划远期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2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3.75km2,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95m2左右。
六、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根据南漳城区建设特点及未来发展潜力,规划确定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策略为:“西控、南优、北拓、适度发展城东南”,即以向北发展为主,有限度向东、向东南发展,限制发展城南风景区及周边地区,优化完善现状建成区中心地区。
规划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中心主城,外围三片,中心+组团”的发展模式。
“中心主城”是指以现状老城区为基础,向四边拓展而形成的集中片区,为城区的中心主城区。
http://bbs.nzkk.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010/14/183103az5y550lma52rx3t.jpg
“外围三片”是指中心主城区外围功能相对单一的城南工业园、城西水镜庄风景区、城北便河旅游度假区等三个较为独立的组团。
其中,规划中心主城区的布局结构为:“一带三轴、一主两副”。
“一带”:蛮河生态景观带
“三轴”:水镜大道发展轴、金漳大道发展轴、丹阳大道发展轴
“一主”: 城东综合服务中心
“两副”: 城西县级行政服务中心、老城商贸综合服务中心
七、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本次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打通主要街道,明确道路功能,优化道路结构,提高道路技术标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按现代化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完善城区道路系统。
根据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将城区道路按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层次进行规划:
主干路网骨架规划为“五横三纵”共八条城市交通走廊,主要为了加强城区对外交通和城市各片区之间的联系。其中,“五横”由环城北路、丹阳大道、凤凰大道、水镜大道、荆楚大道五条东西向主干路组成,“三纵”由金漳大道、发展大道、卞和北路-卞和南路-临彝路等六条南北向主干路组成。
次干路规划由“七横七纵”组成,“七横”是指漳龙北路、16#路、凤山路、文庙路、金庙路、荆楚大道、20#路等七条东西向道路,“七纵”是指规划的23#路、玉凤路、熊绎路、徐庶路-安南路、明珠路、环城东路、30#路等八条南北向道路。
除了上述主、次干道形成城区道路网的主要骨架之外,为解决城区内部生活性交通的联系,构建结构合理、舒适便利的道路网系统,规划共安排了59条城市支路。
八、中心城区景观规划
结合城区所处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总体功能布局的特点,在加强城区外围自然山体、水系保护的基础上,规划采用点、线、面手法,构建未来城区“二区、二廊、三轴、多节点”的景观框架。
“二区”:即南漳旧城风貌区和城北新区景观区两个重要景观控制区;
“二廊”:即环绕城区的蛮河和便河渠滨水绿带组成的绿色生态廊道;
“三轴”:即金漳大道发展轴、水镜大道发展轴和丹阳大道发展轴三条空间发展控制景观轴;
“多节点”:根据现状地形地貌和现有景观资源,在城区各个重要地段及组团中心建设各具特色的景观节点。
中心城区近期景观建设的重点是:
1、扩建滨河公园,打造具有南漳特色的“江滩”绿地休闲空间,成为展示城市绿地景观的亮点。
2、通过政府新办公大楼、宾馆、高档居住小区、广场、绿化的建设,打造城市新的行政中心,成为展示城市建筑景观的新亮点。
3、通过麻竹高速连接线(金漳大道)的建设,打造展示南漳形象的迎宾景观大道。
4、通过凤凰大道两侧大型高档规范居住开发小区的建设,提升南漳城市形象。
5、通过城东文化、体育、商务及商业服务中心的建设,打造城市新的综合服务中心,成为展示城市建筑景观的又一亮点。
看不懂 太远了 {:8_515:} wzg31e wzg14e 我要高清图 {:8_498:}城西啦 美好蓝图值得期待wzg28e wzg31e 这些地方修好了,会不会有地痞来收保护费啊 图上清楚点撒,讲解再清楚点,感觉只说了个大概
wzg30e 搞个具体的效果图来看就一目了然了 你好,请问涌泉怎么规划发展的? 无无无___ 发表于 2010-10-18 12: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城西啦
我和你有同样的疑问。
一直以来给我的感觉是,中国西南边陲有个三不管的“金三角”,那地方富饶。而南漳城西这边则是南漳的“土三角”,不同的是三不管的穷地方,尤其是凤凰山一带。 {:7_484:} 老百姓有啥实惠啊?可以吃饱饭了吧!估计二氧化碳能够吃饱了! {:7_484:} 女局长刘定是个小三,勾引人家老公,破坏人家家庭 为什么不发图片? {:7_487:} 哎 . . .报告做的挺不错的,但是能麻烦先吧 南漳现下的交通问题处理哈先不? 眼光放嫩长远P用啊 ,脚下有个坑 怎么不处理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