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群声 发表于 2011-5-21 11:23

敖桂玲的故事上了《长江商报》《襄阳山村女孩打着火把去上学》

襄阳山村女孩打着火把去上学
2011-05-21 00:45:57 来源:长江商报 【大 中 小】 评论   


父女在家门口的合影。



贴满奖状的墙壁。本组图片 特约记者 栗 言 摄



求学路上用来照明的火把。

现在网消息 5月3日,在襄阳市南漳县水镜论坛上,一则题为“打着火把去上学——一个十八岁山乡女孩的艰难求学之路”的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作者韦耀勇是南漳县巡检镇甘溪村人,4月28日,他收到经常乘他班车上学的女孩敖桂玲的一封信,信中诉说了她的梦想与苦闷。按照信中提供的情况,5月1日,韦耀勇找到了敖桂玲的家。这次造访让他深受触动,他决定要帮帮这个女孩和这个可怜的家,于是在网上发帖,呼吁社会关注。

5月17日,记者来到这个风景如画但是交通闭塞的小山村,探寻这位“打着火把求学”的女孩背后的故事。

【求学之路】

“听到鸡叫就起床上路”

1993年,敖桂玲出生在南漳县巡检镇甘溪村二组一个叫漫峪的小山村。由于家境贫困,她九岁才进入18里外的村小学上一年级。2008年,她升入初中,从此开始了打着火把求学的漫漫长路。

从漫峪通到甘溪老街的县道,没有成型的公路,只有一条有着3米宽的环山便道。每个星期天,在学生返校的日子,敖桂玲总要和父亲一起,先走过这条9公里的山路,然后再乘车赶到40公里外的镇上上学。到镇上的班车,每天只有一趟,早上6时30分发车。为了不错过这趟班车,父女俩不得不很早就出发。

“家里没有钟表,一听到鸡叫第一遍,我和父亲就起床上路。”敖桂玲在给韦耀勇的信中说,山里黑得早、亮得晚,她和父亲上路时,四处漆黑一团,父亲就替她准备好竹火把。为防止火把太快烧完,在上路前,父亲先把火把点着,然后熄灭明火,借着微弱的红光,两支火把可以让父女俩走完全程。

“夏天怕的是刮风下雨,火把点不着,只能摸黑踩着泥泞走出山外。到了冬天,天寒地冻,人更吃亏了。”敖桂玲在信中说,盘山公路坑坑洼洼,稍不注意就会摔跟头。两三年来,她和父亲摔过多少跟头,她已经记不清了。路上一户人家也没有,摔伤了,只能默默忍着,继续向前。遇到冰雪天,她和父亲的手和耳朵都冻木了,可她一想到错过班车就要落下一天课,只好一边往手心哈着热气一边赶路。

韦耀勇告诉记者,这段山路又陡又险,有时一条坡延伸几十米。在路的另一侧,则是一两米深的山涧,稍不注意,就会跌下山涧。有一年夏天的早上,过了7点还没见到这对父女的身影,车上有些乘客开始不满,可他一直在等着。他相信这对父女绝不会无缘无故地耽误。一直等到7点10分,才见父女俩蹒跚而来,浑身上下都糊满了泥。韦耀勇后来才知道,由于山风太大,撑着雨伞的父女被刮进了山沟里,幸亏山沟不深。

“像这种情况,一年总要有那么几次。”韦耀勇说,可父女俩都挺了过来。

【女儿挣扎】

“考不上对不起爸,考上了累着爸”

韦耀勇告诉记者,这个18岁的女孩心里,有一个美好的梦,可是,这个梦让她困惑。

在敖桂玲给韦耀勇的信中,她写道:“现在我已经上初三了,我将面临第一次重大选择,我左右为难,我怕自己考不上好的高中,给爸爸丢脸,更怕自己考上好的高中以后,没有钱读书。因为爸爸都这么大岁数了,身体又不好,却还在供我读书。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多么希望可以帮助爸爸,为他减轻负担,可是我还在花钱……我希望考上一中以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再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能为国家、社会做点贡献。希望能通过读书,改变我的命运,也能让我走出这穷山沟,去见见外面的世界。还希望爸爸和爷爷过上幸福的生活,住上舒适的房子,穿上漂亮的衣服。”

“平时,敖桂玲也在为这个理想而努力。”韦耀勇说,去年年底,一些中职技校到巡检镇招生。按说,上中职技校,国家有补贴,就业也方便,很多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都报了名。他就想,敖桂玲家条件更差,也应该会报名吧。可是,敖桂玲并没有报名。她来乘车时,他问:“你为什么没有报名?”敖桂玲回答:“我想上高中,将来读大学。”

【父亲决心】

“再苦再累都要供她读书”

敖桂玲家有三口人,爷爷、父亲和她。爷爷敖光正83岁,父亲敖明山48岁,耳朵有点背。

敖桂玲六岁那年,母亲因家庭贫穷而悄悄离开。祖孙三人就在破烂的土坯房里相依为命。

三间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屋内墙上贴满了奖状。家里没什么家具,只有一台十七寸电视机。六亩薄地、一头猪、一片山林,是全部的经济来源。“一年下来,除去开销,结余不足2000块钱。”敖明山说,父亲身体不好常年吃药,而他自己在前年意外摔断了腿,治疗花了2万多元,伤愈后再也做不了重活儿,这个打击让贫穷的家雪上加霜。

说起女儿上学的艰辛,敖明山的眼角噙满泪水。他说,女儿从没享过福,却很懂事。每周回到家,总要做饭、洗衣、扯猪草。在学校,她从不吃零食,专挑便宜的饭菜,常常一天只吃两顿饭。她把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攒起来,放学后,给爸爸和爷爷买点小东西。她每个月的花费在180块钱左右,包括生活费100元,往返车费56元和零花钱24元。

“娃子只要想读书,好好读书,我就会供她,再苦再累都行。”敖明山说,女儿的路还长。

【老师印象】

“她是一个勤奋的学生”

在南漳县巡检镇初级中学,敖桂玲的班主任刘昌柱老师说,她是一个听话、肯吃苦、勤奋的孩子。虽然智力开发较晚,可她非常勤奋,总是在别人休息的时间弥补自己的不足,因而成绩在全年级一直是中等偏上。

这次南漳县举行中考前的一次适应考试,敖桂玲得了499分,在全年级排第47名。刘昌柱告诉记者,按这个成绩,只要中考发挥正常,敖桂玲上南漳县一中的希望是可以实现的。

心若在,梦就在

采访结束前,17日21时,南漳县巡检镇初级中学校长刘春告诉记者,在得知敖桂玲的情况后,学校当即决定,从本月起,免去敖桂玲在校生活费,由学校每天补贴10元,直到她离开学校。

同时,该县“三万”活动驻甘溪村工作组组长南漳县商务局局长刘华明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表示,将对敖桂玲进行资助,并将联系一些爱心人士,对其以后学习之路提供帮助。巡检镇党委书记韩武元给敖桂玲送去了500元现金,并告诉她,只要她能读,愿意读,党委政府都会为她提供帮助。

“心若在,梦就在”,一位哲人说过,贫困不是生活的全部,它只是人生历练的过程。但愿敖桂玲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能实现自己的心中梦想。(栗 言)



民生群声 发表于 2011-5-21 11:25

我心中华 发表于 2011-5-21 11:34

http://news.163.com/11/0521/01/74HR077P00014AED.html
网易转载了

凌云 发表于 2011-5-21 13:06

wzg31e

行惠四邻 发表于 2011-5-21 14:24


祝 http://bbs.nzkd.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105/19/220837d3zvh4550p2d84my.gif:愿这幸福伴随-敖桂玲-的一生,
感谢:作者和对此事关心、帮助的人,
                           正是由于你们的关心和参与,又给我们这个社会注入了一个
                  和谐的音符!

黑8 发表于 2011-5-21 18:29

长江商报很给力

立白 发表于 2011-5-21 20:14

关心下一代成长,这样贫困为什么没有低保?

民生群声 发表于 2011-5-22 13:19

回复 立白 的帖子

从巡检镇民政办传来消息说,他们已经为敖桂玲全家三口人办理了低保手续,今年七月份开始享受待遇。

水镜老人 发表于 2011-5-22 13:22

民生群声 发表于 2011-5-22 13: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立白 的帖子

从巡检镇民政办传来消息说,他们已经为敖桂玲全家三口人办理了低保手续,今年七月份开始 ...

她一辈子会记住你这个恩人。wzg22e

立白 发表于 2011-5-22 22:15

多做好事,向楼主学习!

日子不快 发表于 2011-5-23 06:46

wzg31ewzg31e

冬青 发表于 2011-5-23 07:30

wzg24e

山南 发表于 2011-5-23 10:31

向楼主学习

民生群声 发表于 2011-5-23 11:57

《襄阳日报》5月 23日的报道。


民生群声 发表于 2011-5-23 11:57

http://xfrb.hj.cn/Read.asp?NewsID=460897

瓶颈 发表于 2011-5-23 12:02

wzg28e支持

真情对白 发表于 2011-5-23 12:08

炒作的结果

新水镜 发表于 2011-5-23 12:17

wzg28e

草花儿 发表于 2011-5-23 12:43

wzg28e

戴花儿 发表于 2011-5-23 13:41

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宣传不长 发表于 2011-5-23 16:12

非常好

青山遮不住 发表于 2011-5-23 18:11

wzg18e

熟悉、的陌生人 发表于 2011-5-23 20:08

wzg28ewzg28e

经验教训 发表于 2011-5-24 19:14

政府官员们帮小姑娘一把吧。

朱雀 发表于 2011-5-25 07:47

wzg28e

朱雀 发表于 2011-5-25 07:48

wzg28e

末来建设 发表于 2011-5-28 14:30

学校就是马后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敖桂玲的故事上了《长江商报》《襄阳山村女孩打着火把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