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 发表于 2011-8-16 20:55

权色交易的官场“病毒”是否有药可医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最近被一则丑闻侵蚀,副县长杨昌明因经济问题被“双规”,在调查中,杨交代自己与30多名异性有染,且患有多种性病。与此同时,当地居民疯传杨昌明患上了艾滋病,一时间让不少与杨有关的人士人人自危。(《新闻晨报》8月15日)

  在三穗这样一个只有一万多人口的小县城,一名“艾滋病”患者若与30多名异性有过性行为,那么,其交叉感染面则足以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尽管官方已澄清杨昌明只是患有多种性病,这多少让与他有染的人放下了心头一块大石,但此事始终让人心有余悸。

  几乎在每一起腐败案件的调查中,都包含着权色交易的内容。这已经成了人们见惯不怪的事情。而事实上,这种“见惯不怪”的权色交易恰似一种病毒,在漫长的潜伏期之后,总会迎来一次爆发,从而给“官场”这个肌体带来难以遮掩的病态。同时,这种病态最后往往又是连根带泥地呈现:在三穗县,多名受访者表示,杨昌明落马所牵出的作风问题折射出当地官场腐败和堕落,甚至有官员为求发迹向领导干部“贡妻”。

  当丑闻初露端倪时,我们经常猜想不到接下来的内容将有多么震撼。“贡妻”一说尚无确凿证据,但杨昌明案中涉及30多名异性(其中多名女干部),若以此数字为轴心,拉开一张横纵向权力关系网,则足以佐证受访者所说的“当地官场之腐败与堕落”。这种腐败与堕落如果不是伴随着杨昌明“艾滋病”传闻的爆发,可能难以被外界所知晓,而是如同潜伏的病毒般继续在“肌体”内游走,安全而悠然。

  在傲慢所生的底气下,或许少有官员把这种“病毒”看成危险品。否则也就不会有韩峰的“日记”,也不会有卫生局长的“微博开房”。可以把这些事件视为当事人的“不小心之举”,但一时的“不小心”背后,是长期以来的故意放纵与从容掠夺。也就像,“病毒”爆发的背后是长期的积病与疗治的缺失。

  很显然,个体无法承担起总体现象的罪罚,在便利条件下无底线纵容自己的欲望固然是恶举,但无论是杨昌明,还是那30多名异性中的任何一人,倾其全力也没有办法替这种罪过埋单。哪怕像消灭病毒一样把他们全部清除掉,也不可能缓解既有的病症,因为病毒的生发取决于“病体”的状态,只有消除了病源,才可能真正免除病毒的侵蚀。

  杨昌明案注定不是一起普通的腐败案件。在他身患艾滋病的传闻出现后,三穗县的不少女老师与女公务员纷纷往医院跑,去检查是否染上了病毒。在这个人口只有一万多人的小县城,“杨昌明案”就如同病毒般扩散,让涉事者几近崩溃,也让这些人的家庭面临解体。潮水般蔓延的恐怖让这起丑闻已不再停留在腐败的层面,而是发展成了地域性的恐慌和羞耻,因为由此牵出的三穗官场也已在公众的关注下陷入了尴尬。

  或许杨昌明案会很快成为过去,毕竟在信息层出不穷的时代,总会有其他事件成为代替品。却不知道,“病毒”般潜伏在官场深处与权力的交易行为是否有药可医,或者说,何时能彻底医治。

杨家将 发表于 2011-8-16 20:56

令人震惊,但愿有药医治,否则,不堪设想!

杨家将 发表于 2011-8-16 20:58

人情社会害苦了中国,世界各国各民族都讲人情味,但从没有象中国这样把人情关系抬到无人情关系就四处碰壁的境界。必须建立严刑峻法的法制社会才能扭转当前的尴尬

冰力十足 发表于 2011-8-16 21:31

wzg22e

学会 发表于 2011-8-16 21:32

权色交易一般双方都是自愿的,是一种互利双赢的模式。各取所需,并不妨碍别人。

网事如烟 发表于 2011-8-16 21:54

wzg31e

爱在转角处 发表于 2011-8-16 22:17

各有所需,付出与回报是自愿的,很正常的事情嘛

小笨孩 发表于 2011-8-16 23:40

wzg22e

凌云 发表于 2011-8-17 10:01

洁身自好!

苍天 发表于 2011-8-17 11:16

回复 ☆☆☆ 的帖子

我们这个国家现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以权代法,以钱代法,钱权交易,钱法交易。

强人 发表于 2011-8-17 14:03

付出与回报是自愿的

清泉石 发表于 2011-8-17 16:05

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权色交易的官场“病毒”是否有药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