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泗渡河村纯手工制陶工艺被襄阳日报报道
9月1日襄阳日报以《泥与火的交融》为题,报道了陶和典撰写并配有图片的九集镇龙门泗渡河村纯手工制陶工艺。http://xfrb.hj.cn/Html/20110901/512151.html wzg14e 泥与火的交融通讯员 陶和典 文/图
纯手工土陶制作工艺,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已濒临灭绝。而在南漳县九集镇四渚河村有一位名叫张修明的老人现如今还在玩这个手艺活儿。
8月26日,出于好奇,我驱车来到离南漳县城18公里左右的四渚河村,在当地村民刘克福的窑场里,见到了土陶制作师傅张修明。在一间约50平方米的土坏房里,张师傅正在小心翼翼地安装烘笼缸坯子把儿。手上、胳膊上、衣服上到处都沾着黄泥巴。在周围的木制架子上、地上摆放的都是整整齐齐的烘笼缸坯子,一个个做工精致,大小一致,纹式一样,就像出自一个模具。他精湛的手艺令人佩服。
张修明说,他今年67岁,从18岁开始学做陶器,到现在干这行当已有49个年头。“土陶制作工艺复杂、难学,并且辛苦,在南漳能够坚持这么久的也只有我一人。”说这话时,张师傅显得有几许自豪。
我问张师傅,除了做烘笼缸外,还能做些什么陶器?
张师傅说:“在这方面,我不讲谦虚,只要你说得上来的,我都能做出来。”他手一指对面桌子上的一把自制茶壶,又说道:“像茶壶、油盐罐、酒坛子……所有这些日常生活用品,几十年来,我亲手做得不计其数。而且还能够根据用户需要在坛坛罐罐上雕刻绘制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
看到张师傅制作的一件件精美作品,我问土陶的制作程序有哪些?最关键的是哪一步?他说:“土陶制作程序太多、太复杂,一时半会儿我也讲不完,你也不容易听清楚。简单的讲,有选土、揉泥、上车、晾干、烧制等五道程序。这几道程序不能单说哪一道最重要,都是决定土陶作品成败的关键。”
他说,首先要选择好的黄黏土,要对其进行除杂质。将选土加水和成泥浆,然后待水分蒸发达到一定的软硬度后存放备用。第二步,就是要对存放过的泥巴反复进行揉捏,使得其软硬度达到均匀状态。第三步,是拉坯成型,即是将揉捏好的泥巴放到陶轮车上,当用手把车转到一定的速度后,就可随意拉拽泥巴,直到它成为自己想要的形状为止。第四步,是把制作成型的半成品晾干,这个环节不能随便将其移动,也不能见强光,只能慢慢风干。第五步,是把晾干的半成品装入土窑里进行烧制,要经过两天两夜烧制,土陶作品才能成功。
“上述五个步骤中,数第三步拉坯成型环节,最有意思也最为关键。一件作品的形状、尺寸、厚薄等都得在这一关上掌握好。同时,在这个环节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艺术。”他边说边拿来一块揉捏好了的泥巴,娴熟地做起了示范。随着陶轮车的飞转,大约五六分钟的时间,一个造形古朴、端庄典雅的烘笼缸坯子神奇的在他的手中诞生了。
张修明现在在刘克福创办的窑场里当师傅。他说,要在有生之年里,积极支持刘克福把窑场办好、办大,不断提高土陶产品质量,使陶器从南漳走向全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我还想多带几个徒弟,把我的技术毫不保留地全部教给他们,因为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已经不多了,我希望土陶制作的技术能够代代相传下去,发扬光大。”张修明说。
谢谢楼上几位老师鼓励!
回复 君子兰 的帖子
拍的好、写的好。 构图确实有新意。学习了 P1构图wzg24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