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褶子 发表于 2011-10-27 23:42

神话的无穷魅力

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没有专门收集神话的书,流传下来的一些神话或传说大多散见于《山海经》和《淮南子》。《山海经》是现存我国最古的地理书,主要记载古代传说中的地理。原题为夏禹、伯益所作,实际上当出于春秋至战国期间一些文人之手,秦汉之间有附益。全书共十八卷,记述海内外山川、道里、部族、物产等,多及异物和神奇灵怪,保存了不少我国古代的神话资料。《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共二十一卷,它的思想接近道家。《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怪神灵,所以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在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收入了《山海经》神话四则,《淮南子》神话三则。读过这几篇神话后,对于远古人民在求生存求发展的斗争中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深有感触的。

先看《山海经》的几篇: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xiao。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北山经》)                                                



发鸠山,山上有柘木,有鸟栖息在上面,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嘴巴是白色的,双脚是红色的,名叫精卫鸟,它的鸣声是自己呼叫自己(精卫,精卫)。她本来是炎帝的少女,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玩,淹死在海里没有回来,于是变化为精卫鸟。常常口衔西山的树枝石子,用来填塞东海。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即桃林。)(《海外北经》)



夸父与太阳竞走,靠近了太阳。口干渴,想要饮水,在黄河、渭水饮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就想要到北方的大湖去饮水。还没有到达,在路上就渴死了,变化成一片桃树林。



鲧禹治水

      

洪水滔天,鲸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海内经》)



洪水滔天,鲧盗窃天帝的息壤(一种能自己生长的神土)来堵塞洪水,但他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天帝命令火神祝融在羽山下将鲧杀死。鲧生下了儿子禹,天帝就命令禹终于用土铺填而安定了九州。



黄帝擒蚩尤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bo”。雨止,遂杀蚩尤。(《大荒北经》)



蚩尤制造兵器,攻伐黄帝。黄帝就命令应龙在冀州的郊野进攻蚩尤。应龙积蓄水流,蚩尤请风神雨神,发作狂风暴雨。黄帝就命令天女魃驱除风雨。风雨停止了,黄帝就杀死了蚩尤。



在上选《山海经》的四篇故事中,《精卫填海》说的是炎帝的少女女娃淹死在东海后,她的魂魄竟变化成一只名为精卫的小鸟,常常口衔西山的树枝石子,用来填塞东海。这个故事可能产生在沿海的部落,由于那里大海经常吞没人的生命,因此人民总想要填平大海,不让它造成这种灾难;也许有人会说,东海那么大,她用树枝石子来填大海,何济于事?但我们觉得可贵的是这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表现了远古人民为征服自然而顽强不屈;也正是这种精神,鼓舞了后世人民对于统治者残酷压迫的复仇雪恨。这一种不屈不挠的复仇精神,孕育了几千年来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革命精神。《夸父逐日》则主要表现了远古人民对于太阳东出西落的现象不理解而艰苦探求,正是由于有这种艰苦探求的精神,经过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探求才积蓄了关于自然和宇宙的知识,才发展了有关天文和地理的学科,创造了历书,了解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指导了农业生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这则神话同时也塑造了一个敢于与日竞走、英勇献身的夸父形象。这是中国人民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精神的写照。《鲧禹治水》则反映了远古人民制服洪水的故事,禹是古代三个著名的领袖之一,传说尧传位于舜,舜传位于禹;而鲧却是禹的父亲。当时洪水滔天,给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鲧为了替人民除害,就窃取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但他没有得到天帝的命令。天帝命令火神祝融在羽山下将鲧杀死。鲧生下了儿子禹,天帝就命令禹用土铺填,终于安定了九州。鲧禹治水是有名的神话。鲧窃息壤为民除害,触犯了天帝的权威,以致牺牲了生命。但他仍不屈服,又生出禹来继承他的事业,终于消除了水患。他父子两代都是治水的英雄,为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们身上集中了原始人类征服自然的经验和智慧。《黄帝擒蚩尤》这个故事反映了上古时代两个氏族间的战争,神话中的蚩尤是凶猛暴虐的,黄帝则一直是氏族的显赫的英雄和正义的象征。蚩尤制造兵器,攻伐黄帝,并请风神雨神,发作狂风暴雨。黄帝就命令应龙在冀州的郊野进攻蚩尤,命令名叫“魃”的天女驱除风雨。风雨停止了,黄帝活捉了了蚩尤,并将他处死,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

再看《淮南子》的三篇:



女娲补天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览冥训》)



很古的时代,天的四根柱子折断了,九州塌陷崩裂了,天不能全面地覆盖,地不能周全地容载,大火延烧长久不灭,洪水泛滥而不停止。凶猛的野兽吃人,凶暴的鸟叼走老人小孩。于是女娲锻炼五色石头来修补苍天,砍断大龟的腿作为四根柱子来支撑上天,杀死黑龙来平定冀州,积聚芦柴灰来止住泛滥的洪水。苍天修补好了,四根支天的柱子正了,泛滥的洪水干涸了,冀州安定了,凶猛的害虫死了,人民都生活得很好了。



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00yayu(怪兽,状如龙首。)、凿齿(怪兽,齿长三尺,状如凿子。)、九婴(传说中一种有九个脑袋,能喷水吐火的怪物。)、大风(一种凶猛的大鸟)、封0 xi(大野猪)、修蛇(长大的猛蛇,传说它能吞食大象。),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00,断修蛇于洞庭,禽封0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本经训》)



到了尧的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一齐出来,烧焦庄稼,杀死草木,人民没有饮食。00、凿齿、九婴、大风、封0、修蛇,都成了人民的灾害。尧就叫后羿在畴华泽边杀死凿齿,在凶水之上杀死九婴,在青邱之泽射死大风,向上射落十个太阳,向下杀死00,在洞庭湖斩断修蛇,在桑林擒获封0。万民都很高兴,拥戴尧当了天子。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天文训》)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怒触不周山,擎天的柱子折了,维系地的四角的绳子断了。天倾向西北,所以日月星辰向西北移动;地东南方要低,所以积水尘埃都向东南方流去。



《淮南子》里的《女娲补天》反映了女娲改造自然,拯救人类的故事。这则神话反映了女娲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中所表现的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高度的智慧,因而成为了人民世代歌颂的英雄。《后羿射日》反映了在远古时代,曾经发生大旱灾,加以怪兽、怪鸟、水火怪异为害。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科学技术的落后,对于严重的旱灾无法解释,就说是天上有十个太阳,加之地上各种猛禽怪兽为害,因此幻想有一个英雄出来上射十日,下杀各种猛禽怪兽,于是创造了后羿这样的英雄,以表达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共工怒触不周山》反映的是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王,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个故事歌颂了改变天地日月星辰的伟大的英雄人物共工。共工是传说中的部族领袖,敢于斗争,敢于改造自然。但是过去,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下,却说他是一个兴波作浪的恶神。毛泽东同志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自注中,选录了关于共工的三种说法,按语说:“诸说不同,我取《淮南子·天文训》,共工是胜利的英雄。”“他死了没有呢?没有说。看来是没有死,共工是确实胜利了。”毛泽东同志是人民的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历史上的传说也好,神话也好,自有他的独到的见解,我反复读了这则神话,也仔细地加以思考,总觉得领袖的话是对的,共工确实是一个英雄,要不是他怒触不周山,真不知现在天地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读了这七则神话,深深地感到远古的人民虽然由于知识的贫乏,不能正确地解释自然现象,但他们总是在探求,并运用他们的智慧和幻想,创造了与天地奋斗的英雄形象,由于他们的不怕牺牲的精神,终于能够改天换地,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就改变了天地的构造,成为了现在我们所见的样子。总之这些神话所创造的英雄形象如女娲、鲧、禹、夸父、黄帝、后羿等几千来一直成为了家喻户晓世代传颂的英雄,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里。马克思说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等到科学高度发达以后,新的神话也就不会再产生了;但是对于过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有着无穷的魅力的神话,人民将把它们当作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永远保存下去。

秦家女儿湘 发表于 2011-10-28 08:14

读过,增长了见识。楼主能否也能给别人回回帖?共同学习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话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