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的寻觅
或许,比肩的背景是一堵伟岸的墙
逝去的只是时间
1900到2011,或许更长
阅尽人间沧桑
或许昨天
只为今天生长
那些缠绵的歌曲在哪里流浪?
湖光演绎了爱的惊涛骇浪?
山色掩藏了朝朝暮暮的念想?
风萧萧成了爱的伴唱?
雨潇潇滋润了枯萎的心房?
成熟的果实饮尽天下琼浆
象鲜花一样开放在路旁
朦胧的月华如水一样
如水一样打湿了夜的衣裳
稚嫩的脚步不再前行
童贞的眼睛
寻觅在一念之间
然后当梦收藏
嗯,这首构思和写法不同凡响,更有意思,以后再品尝。 楼主文采不错呢 支持一下! 或许,比肩的背景是一堵伟岸的墙
逝去的只是时间
用美的眼睛去发现墙内的风景,感恩生活。然现实中很多很多的事实告诉我,好多好多的人正飞蛾扑火般去翻越自己根本就无法逾越的墙。 经典!先读一遍,再细嚼…… 敲边鼓 发表于 2011-11-16 23: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这首构思和写法不同凡响,更有意思,以后再品尝。
欢迎敲边鼓来读 襄樊棋牌 发表于 2011-11-17 11: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文采不错呢 支持一下!
谢谢 秦家女儿湘 发表于 2011-11-17 12: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经典!先读一遍,再细嚼……
千万不要把它当成经典!切~~~ 本帖最后由 敲边鼓 于 2011-11-18 18:15 编辑
为了共同探讨和互相学习,请作者回答以下问题:
1、诗作主要采用了拟人和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是想通过年轻的梅花鹿来表现90后年轻人的爱情感受和向往,对吗?
2、能谈谈自己的立意和构建,以及写作本诗的体会吗?
3、说你这首诗是朦胧诗,行不?
4、成熟的果实饮尽天下琼浆,象鲜花一样开放在路旁。说果实开放得像鲜花,合适不?有开放着的果实吗?
本坛有好几位用心的读者,能够热情、友好、中肯(也是高水平的)地品读他人的文章,我以实际行动向他们(她们)学习。评论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因而常常敲边鼓,说得不好的,请批评。
好诗{:soso_e179:} 本帖最后由 南光电器 于 2011-11-18 23:25 编辑
为了共同探讨和互相学习,请作者回答以下问题:
1、诗作主要采用了拟人和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是想通过年轻的梅花鹿来表现90后年轻人的爱情感受和向往,对吗?
2、能谈谈自己的立意和构建,以及写作本诗的体会吗?
3、说你这首诗是朦胧诗,行不?
4、成熟的果实饮尽天下琼浆,象鲜花一样开放在路旁。说果实开放得像鲜花,合适不?有开放着的果实吗?
本坛有好几位用心的读者,能够热情、友好、中肯(也是高水平的)地品读他人的文章,我以实际行动向他们(她们)学习。评论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因而常常敲边鼓,说得不好的,请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敲边鼓先生让我回答问题,我自然受宠若惊。
先说两句题外话:
第一句,先生如此品读我的拙作让我不知怎么言谢;
第二句,我写东西是随意写来,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构思,这一点阿峰等文友是知道的,我的时间有限,只要能够安静地两个小时,就想写作。
现在回答先生的问题:
一、你的话有道理,但是,我通过年幼的梅花鹿是想告诉读者,如果我们太年幼,不要过早涉入爱河,如果我们见到了,感受到了,体会到了,我们要把她“当梦收藏”。
二、一直以来,我希望诗歌是来歌颂美好的东西,至少我自己要这样做。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陷阱,充满了尔虞我诈。我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是,即使有限,我也要行动试图改变,即使什么也改变不了,至少让看到我的作品的人如果能够感悟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我心已足!我从不在意别人怎么说 ,我更在意自己怎么做!写作本诗的体会基本上同我一直以来的观点,绝不是假大空的话。
立意就不说了,构建是通过如下文字
“比肩的背景是一堵伟岸的墙
逝去的只是时间
1900到2011,或许更长
阅尽人间沧桑
或许昨天
只为今天生长”歌颂爱的坚贞不拔。
“那些缠绵的歌曲在哪里流浪?
湖光演绎了爱的惊涛骇浪?
山色掩藏了朝朝暮暮的念想?
风萧萧成了爱的伴唱?
雨潇潇滋润了枯萎的心房?”是为第一节文字找到理所当然的理由和解释。
“成熟的果实饮尽天下琼浆
象鲜花一样开放在路旁
朦胧的月华如水一样
如水一样打湿了夜的衣裳”年轻人的向往。不是吗?
三、可以说是朦胧诗,也可以说是不是朦胧诗,因为整个作品比较明朗。
四、“成熟的果实饮尽天下琼浆,象鲜花一样开放在路旁”。如果这句不合适,整个诗作都不合适——“那些缠绵的歌曲在哪里流浪?”歌曲可以流浪吗?“湖光演绎了爱的惊涛骇浪?”湖光和爱情,这都那是那呀?
好啦,我先说这么多,如果错了,敲边鼓先生可以用砖头拍死我!
本帖最后由 敲边鼓 于 2011-11-19 13:22 编辑
南光电器 发表于 2011-11-18 23: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为了共同探讨和互相学习,请作者回答以下问题:
1、诗作主要采用了拟人和托物言志的手法, ...
谢谢回复,你说的很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