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
发表于 2012-3-27 20:50
{:7_482:}
疯狂的老蚂蚁
发表于 2012-3-28 07:59
我不禁感叹,我们中国人真多,多的曾经能装几百人的学校,竟然没了人。多的热热闹闹走舅舅走姑爹的人没有了。多的好多人到了晚年都成了孤家寡人。计划生育多好,让欧洲人多了,而天天叫着龙的传人,传到我们这一代,好多已经断子绝孙。只有钱才是上帝,政府是,老百姓也是。到最后,我们国家富的不得了,富的今天支援非洲,明天要去欧洲。小平爷爷说的好,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再带动剩下一部分人富起来,于是全民都富了,结果老百姓上菜市场一看,小白菜已经吃不起了,往后包谷糊糊还是可以管饱的,只不过得麻烦你们到双龙寺做客。至于大点的官,还是不要去的好,那里的路不好,不方便你们倒车,要是万一了,我们这些个老百姓可担当不起。有事找我们书记,送包谷糊糊上门,他很乐意为你们服务,至于为我们服务,估计他临终合眼也不会想这个问题。
写的不错 深有所感
成凡DNMY
发表于 2012-3-28 09:47
应该撤掉!学校过于分散,师资力量跟不上,教学设施差,学生在那上学,也是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应该将现有的教师和学校进一步合并,把资金用在购买校车上,这样就能解决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学生在校就能有较好的教师教学,又有好的设施和后勤服务。我相信大多数家长都会同意的!
寒忧心儿1
发表于 2012-3-28 12:55
成凡DNMY 发表于 2012-3-28 09: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撤掉!学校过于分散,师资力量跟不上,教学设施差,学生在那上学,也是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应该 ...
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山里面的孩子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大概不知道吧!你也没有走过二三十里的山路,背着一星期的咸菜去上学吧!你所谓的教学质量是硬性指标吧,雷坪中学出来的人才不见得比别处少!在现行的机制下,在山区如何解决交通问题,有人考虑过吗?3.5米宽的山路延绵缠绕,会车的危险时时存在,如何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当中国内地比比发生校车事故时政府却在向马奇诺捐赠校车,而国内呢?你说的不错,在好的环境中,好的老师加上良好的设施和后勤服务的确可以保障教学质量,但是你别忘记了,目前的机制能否实现你的美好愿望呢?请你记住繁华富饶的背后总有荒凉贫瘠,贫富的差距永远存在。全县只设立一所中学聚集全县最好的老师未必能带出一流的学生......
元始天尊
发表于 2012-3-28 17:12
第一次听说雷平这个地方
现在学生越来越少 家家都是独生子女 所以合并是必须的
伤心也会笑
发表于 2012-3-28 20:13
妈是一朵花 发表于 2012-3-5 11: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去看北京爱情故事里面有个叫邵华阳的希望我能遇见我生命中的他
我看几集,就不看了,因为陈思成最多是的好演员,编剧太脑残。我还是喜欢《士兵突击》。
妈是一朵花
发表于 2012-3-28 20:16
伤心也会笑 发表于 2012-3-28 20: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看几集,就不看了,因为陈思成最多是的好演员,编剧太脑残。我还是喜欢《士兵突击》。
不是吧 这个剧他是导演 而且这个剧红了
伤心也会笑
发表于 2012-3-28 20:37
妈是一朵花 发表于 2012-3-28 20: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吧 这个剧他是导演 而且这个剧红了
不务实的电视剧叫偶像剧,这个电视剧也就是偶像剧。张译演技绝对一流。呵呵,我确实觉的这电视剧好无聊。
妈是一朵花
发表于 2012-3-28 20:40
伤心也会笑 发表于 2012-3-28 2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务实的电视剧叫偶像剧,这个电视剧也就是偶像剧。张译演技绝对一流。呵呵,我确实觉的这电视剧好无聊。 ...
wzg34e
布丶衣
发表于 2012-3-29 08:34
写的很好,想起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光
谦玉
发表于 2012-4-1 23:52
我只记得我在竹坪读书的时候,那时我已十三四岁了,五六年级的学生。遇到冬天下雪时,背着一星期的米和菜,踩着齐膝深的雪向学校走去。如果再谈所谓的校车,那叫扯淡!在雷坪中学读书时一样,和在竹坪十多里山路相比是二十多里,而且多陡峭的山路,都是我们用脚量完整个初中生活的。据我所知,所在地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没改善多少,同时,板桥的教学质量不会比雷坪强到哪里去,不信大家可以查查这几年两校升学情况。
邮差风之子
发表于 2012-4-2 12:00
{:soso_e149:}
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2-4-2 17:14
雷平在哪里?
天下大同
发表于 2012-4-2 17:24
AAAAAAAAAAAAAA
刘有凡
发表于 2012-4-2 18:01
哥也不明白雷坪在哪里??
只是听说好像是在肖堰那边吧{:soso_e140:}
昏猫
发表于 2012-4-2 19:41
我是85届的。转眼间,近30年的时间过去了,我的孩子也上大学了。惊闻雷坪中学被撤销的消息,我心里的很难过。我不是因为我等同学曾经在哪里度过书而感到难过,我是在为现在的雷坪学子和今后的孩子们没有学校可上或者需要到近百里外的板桥或者巡检读书而感到痛心,他们必定才10岁多一点啊,他们的爸爸、妈妈很可能还在外地打工呢。生源不足,师资不够这是这么多年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结果,是国家重视教育的结果,是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结果。改革开放30年了,应该说学校更高档,师资力量更精良,学生们学习更舒心,可是。。。。中央不是说要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吗,这样的改革似乎不是让雷坪的老乡们在享受成果呀,似乎是让他们一夜回到了50年前了。决策者们,我们的工作可是多为人民着想啊,虽然人口不足1万,但也是人民啊。。。。唉,真的好难受,好难受!!!
人民之子
发表于 2012-4-2 22:08
背着小背篓,装着一个周吃的米和家里炒的菜,同学结伴而行,翻山越岭到达凉泉中学,睡着木板床,听着山上的虫鸣,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山中的中学走向城市,凉泉中学培养出了不少的人才。可叹,这样的摇篮就夭折了。一声叹息!希望学校保持原貌,有朝一日一定会是朗朗书声响遍雷坪。
狂飙的螃蟹
发表于 2012-4-3 12:53
刘涛同志是否在?在的话留个电话或QQ,金属制品厂的老友兼广东的难有找你!
锅锅
发表于 2012-4-3 21:00
人民之子 发表于 2012-4-2 22: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背着小背篓,装着一个周吃的米和家里炒的菜,同学结伴而行,翻山越岭到达凉泉中学,睡着木板床,听着山上的 ...
真实的写照啊,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看来论坛内雷坪老乡不少
恒波通讯
发表于 2012-4-7 16:18
明白楼主感受 ...
要正义不要邪恶
发表于 2012-4-8 09:16
大势所趋,现在好多学校都撤了,
巷雨深深
发表于 2012-4-8 10:29
社会主义好,GCD好,GCD是人民的好领导
学会
发表于 2012-4-9 20:42
乡镇干部是喝黄酒、说黄话、看黄碟;
县级干部是喝白酒、摸白腿、打白条;
地市级干部是喝红酒、亲红唇、收红包;
省级干部是喝洋酒、开洋车、泡洋妞;
再上一级干部是喝名酒、说名言、干名星;
老百姓是喝啤酒,听屁话,当屁民。
国家教育监督局
发表于 2012-4-13 09:45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决定》:
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要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为布局调整而造成学生辍学,这是从学生辍学的角度。
2006年教育部的文件,也是说要先建设后撤并,而且要严格防止以布局调整为名减少教育投入。
2012年的时候,教育部的工作重点是坚持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审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调整。
撤掉了中小学,节约了教育经费,少开支了,
结果导致撤点并校,领导很自觉、很主动一个重要原因。
有空就飞
发表于 2012-4-13 15:02
曾经的地方,用脸盆端水吃、用板登扫雪、隔几周抬大粪给老师种菜、、、、心酸啊,说没就没了
伤心也会笑
发表于 2012-4-14 19:46
有空就飞 发表于 2012-4-13 15: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曾经的地方,用脸盆端水吃、用板登扫雪、隔几周抬大粪给老师种菜、、、、心酸啊,说没就没了
我们那时候,是每周都有好几天劳动,不是挖土方,就是搬砖。要不就是抬大粪种地。
tpyjca
发表于 2012-4-14 20:36
{:7_486:}
小乖绿茶
发表于 2012-4-16 11:29
快乐女生 发表于 2012-3-3 19: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文笔不错
国家教育监督局 :节约下来的经费,都作什么用了,可以公示一下吗?〈〉
喜唰唰
发表于 2012-4-16 21:52
人民之子 发表于 2012-3-5 13: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好!我是95年离开雷坪中学的。曾经在武汉外国语学校任教5年,现在定居北京。你是那年毕业的呢?雷坪中学 ...
你好,看来我们应该是同学,我也是95年初中毕业的。
喜唰唰
发表于 2012-4-16 22:00
寒忧心儿1 发表于 2012-3-28 12: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山里面的孩子生存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大概不知道吧!你也没有走过二三十里的山路 ...
说的太好了,佩服佩服!
喜唰唰
发表于 2012-4-16 22:03
谦玉 发表于 2012-4-1 2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只记得我在竹坪读书的时候,那时我已十三四岁了,五六年级的学生。遇到冬天下雪时,背着一星期的米 ...
我们应是同村人,赞!
水镜幽兰
发表于 2012-4-18 15:26
真实的感情表白{:soso_e179:}
小乖绿茶
发表于 2012-4-19 10:38
小乖绿茶 发表于 2012-4-16 11: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国家教育监督局 :节约下来的经费,都作什么用了,可以公示一下吗?〈〉
我不是问你的,点错了,我是想问那个教育监督啥子的,,,,,,
神游天下
发表于 2012-4-19 15:56
这与政府无关,都是教育局全权负责。连资产都是他们处置。但撤校在所难免,生源不足啊。
神游天下
发表于 2012-4-19 16:48
九十年代中国搞的普九建设是个大失误,那些砖家不知怎么给国家提供的建议。劳民伤财。。。。。
神游天下
发表于 2012-4-19 16:50
唉,别大惊小怪,七十年代我们不一样在板桥读书吗
神游天下
发表于 2012-4-19 16:52
七十年代啊,苦啊。那时既没客车也没摩托车,连自行车都买不起,还不一样都读了吗。最远的凭腿走七十多里啊。
菜鸟精神
发表于 2012-4-20 18:20
你太有才了!{:7_485:}
伤心也会笑
发表于 2012-4-24 18:35
神游天下 发表于 2012-4-19 16: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七十年代啊,苦啊。那时既没客车也没摩托车,连自行车都买不起,还不一样都读了吗。最远的凭腿走七十多里啊 ...
七十年代,至少是十多岁的孩子走山路,儿现在连6岁的孩子都要跑十几里路。
昏猫
发表于 2012-4-25 09:01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