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奇迹 发表于 2014-3-14 17:01

湖北神农架发现“和氏璧”

 两千多年来我国传颂的“和氏璧”、“完璧归赵”、“传国御玺”的故事妇孺皆知。故事的核心是说楚国人卞和找到的贵重美玉。这种美玉产地在何处?矿物的组成、结构及特征是什么?这是千古之谜。我国历代科学家进行了探索研究,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有了定论。

关于“和氏壁”的产地
  西晋刘琨《重赠卢谌》称:“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璧”“璆”指美玉。“荆山璆”指湖北南漳县西边荆山出产的美玉,卞和曾在此找到玉璞。晋·瘦仲雍《荆州记》载曰:“西北三十里有清溪,溪北即荆山,首曰景山。即卞和抱璞之处。”《湖北通志》载案《韩非子》云:“卞和得玉楚荆山,其地在今南漳县”。《方舆纪要》载:“荆山顶有池,旁有石室,相传卞和宅,上有抱石岩。案荆山在今南漳县西北。”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卞和得玉于楚荆山。三面隔绝,惟东南一隅通人径。山顶有池,周围四十余步并有石室,相传为卞和宅。”《清一统志》“襄阳南漳府荆山在县西八十里……,下有抱玉岩,即卞和得玉处”。大量资料表明,和氏璧产于楚国“荆山”无需争辩。

关于“和氏璧”的玉种
  唐代杜光庭《录异记》载云:“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说明和氏璧有特殊的变彩现象。我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1921年在《石雅》中说“杜氏所谓正视色白,侧视色碧者,绎其意可得:随玉转侧而色由白渐碧者也,此与今所谓变色者为近。略于变色相似者,曰色幻……将物回转,至何方向,始见何色。不达其处,则色不著,此惟今腊长石有之”。此腊长石,即今人所称的拉长石。由于拉长石具有拉长石具有强烈的变彩性质,它那蓝、绿、黄、白等色不能同时一齐见到,需转动一定方向才能出现。拉长石产于基性岩中,经琢磨出现变彩奇观,而湖北的南漳县西的荆山有分布有含拉长石基性岩,故卞和找到的玉璞可能就是这种“拉长石岩”。也就是说和氏璧为拉长石。已故著名地质学家、宝玉石专家袁奎荣教授生前花数年心血,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在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宝石学的基础上肯定了“和氏璧”的原料就是变彩拉长石。湖北省地矿局教授级高级地质工程师郝用威从20世纪的50-80年代深入湖北神农架地区进行考查探索
,终于在海拔3000米高的板仓坪、阴峪海一带即当年卞和所获玉璞之地发现了拉长石。此地拉长石内,由于纳长石分子在钙长石晶体中为很细的包裹体,并定向排列,故在阳光照射下从不同方位观察,便呈现出不同色彩,这就和杜光庭《录异记》中所述相吻合,从而确定和氏璧就是拉长石始科学的。故人民日报1987年3月1日,在头版消息报道说:地质专家郝用威先生经三十年的考查断定“和氏璧”产在鄂西北神农架地区。因为郝先生在那里发现了变彩拉长石。
 
  河南省一位地质工作者、宝玉石爱好者,近几年查阅大量有关和氏璧的历史资料,根据史记多次深入实地考察,终在神农架的高山密林处发现了变彩的岩石,样品经河南省第一地质勘察院测试研究中心鉴定:矿物组成:拉长石97%,角闪石1-2%,微量矿物为黑云母、辉石、磷灰石、磁铁等。结构:半自形粒状。构造:块状。光学效应:在不同方位上可见到黄、蓝、绿、白、淡红色。硬度:6-6.5。折光率:1.55-1.57。密度:2.67-2.72g/平方厘米。

 鉴定结果:变彩拉长石
  这一新发现对我国古文物和氏璧的考察研究提供了佐证。


                   摘自《财富珠宝报》 
                            作者:胡立坤

刘有凡 发表于 2014-3-14 17:55

奇迹哥和建设哥相比真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神农架发现“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