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毛生平)近日,笔者在南漳民间发现了光绪庚寅年(1890)的“梁祝”故事唱本。
该唱本以南漳民间锣鼓词的形式,生动完整地叙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其中包括“英台别家”、“途中结拜”、“书馆谈心”、“山伯送行”、“祝庄访友”、“英台思兄”、“祭坟显灵”、“地府告状”、“梁祝成亲”、“御笔点状元”等故事情节。
唱本长17厘米,宽14厘米,卷首有“光绪十九年甲午仲春月本笔”数字。卷尾有“光绪庚寅年本人笔,庚寅状元,李纯嘏号记,小记录撰”数字。整本书略显残破,其中有数十字脱落,其余清晰可辨。
唱本共一千余行,每行七字,共八千余字。唱词叙事清晰,文字朴素,押韵上口,雅俗共赏。
南漳民间“梁祝”传说的结局是“化蝶”。而此唱本的结局是马俊娶亲途经山伯坟墓,山伯阴魂显灵,抢走祝英台。马俊空手而归,自缢而死,去地府告状,遇梁祝,阎王翻姻缘簿,见梁祝是金童玉女,结有百年姻缘,遂“将此三人送回去,再到阳世把饭吃”。3人还魂后,梁祝结合,梁山伯、马俊、祝英台上京赶考均中举。想象大胆奇特,别具艺术特色。
从内容分析,书中出现了大量的南漳地区方言,并且有许多别字,因此该书应为当地民间原创作品。该书保存了大量鲜活的民间口语,还有部分关于婚葬等习俗的描写,有一定的民俗研究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歇后语运用独特,有不可低估的文学价值。
但唱本的最后的落款:“光绪庚寅年本人笔,庚寅状元,李纯嘏号记,小记录撰”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光绪庚寅状元是吴鲁。历史上可查的“李纯嘏”是《红楼梦》续写者高鹗的老师。如果此唱本与这二人有关,那么这个唱本将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于梁山伯的籍贯是国内争议的热点,此唱本明确指出其籍贯是:“家住月州县居杭,青把塘里老住场。”据可靠的记载,“梁祝传说”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完全形成则在宋代到清末。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有明代冯梦龙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后者出现了“化蝶”的结局。此唱本与《祝英台小传》同为晚清时代的东西,然其结局是“还魂中状元”,在“梁祝”故事结局中是很独特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460多年,可谓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有着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南漳“梁祝”民间唱本“还魂高中”的完美结局迎合了普通百姓喜欢大团圆的口味。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梁祝传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早期传说口头流传的多,书面流传的少,折子戏的多,全本的少,山歌更是集中在云南、贵州等偏远山区流传。南漳“梁祝”民间唱本的发现,为研究“梁祝”故事在襄樊的流传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为“梁祝”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