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迁都襄樊是个上千年的老话题了
襄樊地处中原大地,是古今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城市。汉至隋唐时期,从京城洛阳经襄阳到江陵的驿道,是沟通南北政治、经济的大动脉。3000里汉江在此与唐白河相汇合,使襄樊成了"下马襄阳郡,移舟汉阳驿"的"南船北马"之地(白居易诗句)。杜甫也曾这样形容襄阳的便捷交通:"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名句。唐张九龄描述襄阳经济昌盛时这样写道:"江汉间,州以十数,而襄阳为大,旧多三辅之豪,今则一都之会"。可见古代襄阳在汉唐时期的经济繁荣和城市地位的重要。
由于襄阳在当时影响之大,历史上也曾引起三次迁都襄阳之动议:
第一次是唐高祖李渊遣中书待郎宇文士到全国考察建都选址之事。考察后宇文士上书李渊称:及"至樊、邓,行可居之地,将徙都襄阳之";
第二次是唐昭宗乾宁初,著作郎朱朴认为襄阳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曾上书建议迁都襄阳;
第三次是清人陆世仪认为在襄阳建都有七便:上控秦蜀,俯临江淮,前凭河洛,扼天下之吭而制其命,一也。所防止东北一面,为力易办,二也。襄阳之间多闲田,区处耕种,可以处四方,辐凑之众,三也。江汉朝宗,岁省挽运之费数十万,可以佐大农金钱,四也。从来盗贼之乱,交起于徐泗,多藏于荆襄,今使之属在畿辅,则贼不至易炽,五也。湖广地饶,一岁再获,京师可常足,六也。民俗剽悍、善斗,可养为兵,七也。
三次动议迁都襄阳虽未成事实,但足见襄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