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社会已把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看做健康人的两大并行标准,青少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知识的积累,也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状态。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儿童早期的活经验深刻地影响着其已生的发展,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儿童,并由此构成了儿童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因此,家庭环境是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和行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孩子的个人观念突出。
随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同时加快。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城镇居民中三口之家已非常普遍,传统的以父子关系为中轴的大家庭已变为以孩子为中心的三角形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家庭将没有兄弟姐妹关系,这与传统的多子女家庭相比,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是不一样的。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遇到问题不愿和父母说时,往往可能通过兄弟姐妹来解决,在大家庭还可能通过祖辈、叔辈来解决,有许多中间层次。今天的独生子女在遇到问题时,则缺乏这种情感支持系统,家庭环境使孩子在较早年龄就要学会精神上的独立。此外,在多子女家庭中,个人不只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而且还应当关爱自己的兄弟姐妹,就会产生一种爱人和被爱的相互统一的自我意识。而独生子女家庭使孩子有更多的个人主义色彩,个人观念较为突出。
2、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孩子性格上的放任。
由于现代社会物质资料已极大丰富,加上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优生优育使得只有一个孩子负担相对较轻,因此父母视孩子为中心,有求必应,尽量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物质需求,竭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而“四二一”型家庭中,爷爷奶奶对孩子的宠爱更是加重了这一倾向。父母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孩子过度偏袒、保护、溺爱以及物质生活上过度满足、纵容,而对孩子的关心理解、情感交流太少,导致了孩子性格上的任性和跋扈。
3、教育方式的矛盾导致孩子的人格缺陷。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家庭教育,在学龄前,父母往往过分溺爱或者过度保护;初中阶段表现为惩罚和干预;高中阶段则是放任和冷漠,形成不同模式的儿童反叛人格。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介于权威型和专制型之间,更倾向于专制型,因为传统上认为家长是非常有尊严、有权威的。而现代家庭的教育方式应介于专制型与宽容型之间,更倾向于宽容型。因为父母一般受过教育,因此对待孩子更加理性,也更为宽容。由于孩子是唯一的,因此独生子女家长的压力很大,希望子女按照他们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他们与子女是一种“管”与“被管”的关系。同时父母“望子成龙”的期望值越高,对孩子的要求就越发严格和苛刻。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生活得好一些,以“为孩子好”为借口,对孩子过多干预、过分保护。父母对子女过高要求和过度保护的矛盾教育方式,会对青少年缺陷性格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对策
从幼儿园到博士后,无论在哪个阶段,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是唯一而不变的,那就是且只是树人而已。家庭作为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元,同时也是孩子成长中最息息相关的环节,其教育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目前,在中国社会转型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整合背景下,面对激烈的升学、就业竞争压力,寻找一种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家庭教育优化模式势在必行。
1、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水平。
从目前情况看,家庭教育还存在着许多误区,重知识轻品德、重智商轻情商、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普遍存在。传统文化对儿童行为的认知就是“乖”、“听话”、“成绩好”,在这样的情况下儿童完全没有自主能力,在传统文化的包围下,孩子往往认为得不到关爱而与父母产生隔阂甚至猜忌。有部分家长则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己无关,而学校教育仍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束缚下围绕考试转,至于学生的人格健康、潜能发掘、个性张扬、创新思维与教学不发生关系,教育的这种片面性非常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少年儿童人格的发展和培养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密切配合,需要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要提高广大家长的教育能力,加强学校的品德教育,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
2、改变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
首先要强化家庭环境中爱的教育。由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城市尤其独生子女的家长一般不再打骂孩子,而更多地采用“爱的回收”这一惩诫方式。根据心理学家霍夫曼的研究,“爱的回收”是一种心理上的惩罚方式,它表现为父母不理睬、孤立孩子,对孩子表示失望等。而这种惩罚方式后果却相当严重,它会导致父母与孩子情感的破裂,孩子从父母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中感到父母并不爱自己,从而体验到对自身安全的威胁和焦虑感,没有自信心,对父母也会感情淡漠。因此,爱心的缺失对少年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父母对孩子多一点爱的教育,即使惩罚也要富于情感性,只有在温暖的环境里,亲密、鼓励、友爱的氛围中,才能教育培养孩子乐观、自信的性格。 其次要注重教育中的心理暗示作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如果采取间接的方式向孩子传达我们的观点效果会好一些。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儿童教育中尤其受到重视,即指他人的评价和暗示将引导某人朝着他人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与成人相比,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良性的心理暗示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如果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善于运用良性暗示,有助于孩子从正面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增强孩子的耐挫能力,对他将来各方面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建立父母——子女相互学习的家庭环境。
今天的孩子和上一代的孩子不同,身处信息时代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由于见多识广,他们在儿童时期已不再总是以父母为楷模,父母在他们眼里不再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随着民主化和资讯业的不断发展,在社会剧烈转变的过程中,身为父母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他们的认识也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不知道应给孩子全新的观念,让他们适应现有的社会环境。因此,要加强沟通,增加家庭的亲密度。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也要不断接受新事物,开拓视野,从而改变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改善整个家庭教育的环境,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