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40|回复: 21

南漳心领域教育小学生免费作文培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使广大学生及家长对心领域教育机构的授课品质有一定的了解。本机构将面向小学生(4~6年级)开展免费的作文辅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克服平时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使他(她)建立对作文的兴趣,并轻轻松松提高作文成绩!
培训内容:
各种基本素质培训,包含心理训练、准备训练、灵感训练、审题训练、选材训练、列纲训练、草稿训练、快写训练、观察训练、修改训练、字体训练、发表训练、阅读训练。
达到标准:
具备正常写作所需要的各种基本素质,实现45分钟内团队平均作文1000字以上;具备较高的阅读方法和能力。
讲师介绍:
        荆老师,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经验,并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湖北省语文某课题研究负责人,省作协会员,在全国各级刊物上发表文章并出版专著。
招收人数:
        20人。
招收对象:
小学四年级~~六年级学生。
开课时间:
        自2011/9/10起,每周六09:00~12:00上课,每次课3小时,共48小时。
报名电话:
    5230960    13972253147   
上课地址:
    城关镇玉印路96号(商业街农发行旁)

欲报从速,额满即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7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使大家对心领域有一个认识,所以培训免费,但质量一定是好的。欢迎报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7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久免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个班一个学期都是免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五个名额,欢迎前来报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名额有限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5:}是不是永久免费啊?我还没结婚,不知道等我儿子出世还来不来得及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二位别调侃我了,正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豹 于 2011-9-8 14:46 编辑
心领域教育机构 发表于 2011-9-8 14:36
呵呵,二位别调侃我了,正事


wzg26e学生哪有经济来源?要想做好这个事,就要把有经济支配权的父母先说服。况且,你这是一件好事,值得推广,赞一个!wzg28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大家帮我宣传宣传,我只是需要一个切入点,明年还要不要继续参加,看学生和家长的意愿。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的分数之高,能使作文提高一下,在升学考试中功劳可不小
就算本身作文成绩不错,也可以来学习,使之更好
当大家都忙于发现不足,补充不足时,将自身的长项再提升使之更强,也属妙事
一人有长项,比十项全能更能令人瞩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9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我喝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9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者的话:看这个贴子的观众,应该多为人之父母,特将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他关于儿童心理的卓见整理后分享给大家。使父母们不再为孩子的教养问题感到彷徨。我们做父母的,无不希望孩子的将来能有大的作为,能为之骄傲。但孩子如何教养才有光明之途?这是我们做父母必需要学习的。如同我们解决问题一样,首先要了解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之道。教养孩子,也是同样,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认识到孩子的种种行为该如何引导,并使之成为孩子的良好习惯。


普通的小孩子生来虽有种种不同之点,然大抵是相仿佛的。饿则哭,喜则笑;见好吃好看的东西就伸手拿来,见好玩好弄的东西就伸手去玩。

然何以到后来有的会怕狗怕猫,有的敢骑牛骑马;有的身体强健,有的身体孱弱;有的意志坚决,有的意志柔弱;有的知识丰富,有的知识缺乏;有的专顾自已,有的体恤别人;有的多愁病,有的多喜乐;有的成为优秀公民,有的变为社会败类?推其原因,不外先天禀赋之优劣与后天环境及教育之好坏而已。

若从小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虽生来怕狗猫,到大来也敢骑牛马的;虽生来不甚强壮,到大来也会健康的。若家庭教育不好,小孩子本来不怕动物,大来会怕的;本来身体强健的,大来会瘦弱的。

至于知识之丰富与否,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

然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妾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所以我略略地把儿童心理述之如下,以资施行家庭教育者之参考。

一、小孩子是好游戏的

小孩子可以说是生来好动的。两三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在床上不停地敲手踢脚,独自玩耍。到了五六个月的时候,看见东西就要来抓,抓住了就要放进嘴里去。到了再大一点,他就要这里推推,那里拉拉,不停地运动了,一等到会爬会走,那他的动作更加复杂了。忽而立,忽而坐;忽而这样,忽而那样;忽而爬到那里,忽而走到这里。假使我们成人像他那样活动两个钟头,那一定疲乏不堪了。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游戏动作比从前还要繁多而他的游戏方法也与从前不同了。从前他只能把椅子推来推去,现在他要把椅子抬来抬去,当花轿了;从前他只能把棒头敲来敲敲作声以取乐,现在他要拿著棒当枪放了。到了八九岁的时候,他的身体比从前更加强健得多了,精神也非常充足了,知识也渐渐丰富了,因此他的游戏动作也就与从前不同了。此时他喜欢玩各种竞争游戏了:什么放风筝,踢毽子;什么斗蟋蟀,拍皮球;什么打棒头,捉迷藏他都能够玩了。

总起来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知多运,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知识,多思想。所以做父母的不得不注意小孩子的动作和游戏。第一,作父母的应准备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著充分的运动;第二,做父母的应寻找适宜的伴侣使得小孩子得著优美的影响。有此二者,小孩子的身体就容易强健,心境就常常快乐,知识就容易增进,思想就容易启发。

二、小孩子是好模仿的

小孩子未到1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了。他一听见鸡啼羊叫,也要啼啼看叫叫看;一看见别人洗面刷牙,也要洗洗看刷刷看。到了两岁光景的时候,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了。倘若他看见他母亲妇地洗衣,他也扫扫洗洗看;倘若他看见他父亲吐痰吃烟,他也要吐吐吃吃看。

到了三四岁的时候。他的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大了。什么娶亲,什么出殡,他都要模仿了。

总而言之,小孩子是好模仿的,家中人之举动言语他大概要模仿的。若家中人之举动文雅,他的举动大概也会文雅的;若家中人之言语粗陋,他的言语大概也是粗陋的。所以做不得不事事谨慎,务使已身堪有作则之价值。

三、小孩子是好奇的

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生来是是好模仿的,也是生来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去拿。到了四五岁,他的好奇动作格外多了。看见路上的汤车马车来了,他总要停住看看;听见外面的锣声鼓声响了,他总要跑出去看看。有一个4岁的小孩子,一日同他的母亲去探望他的小朋友,看见他小朋友的家里有许多蜜蜂,他拿了一根棒头把蜂巢敲敲看,不料一敲蜜蜂出来刺他了。

又有一个5岁的小孩子,天天把园里所种的红萝卜掘走来,看它怎样生长的。又有一个小孩子把一只钟拆得粉粉碎,要看看这个钟究竟为什么会响的。小孩子不但有这样的动作,也发种种问句。他常要问你“这是什么东西,那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那个东西怎样做的;这个东西为什么是这样的”。他看见不懂的东西,就要来问你。这些问句也是一种好奇的表现。

现在我们要问,这种好奇的动作究竟有什么用处呢?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这句话是很对的。若小孩子不好奇,那就不去与事物相接触了;不与事物相接触,那他就不能明了事物的性质和状况了。倘使他看见了冰,不好厅,不去玩弄,那他恐怕不会知道冰是冷的;倘使他听见了外面路上的汽车声,不跑出去看看,那他恐不会晓得汽车是什么东西。所以好奇动作是小孩子得著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9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小孩子是喜欢成功的
小孩子固然喜欢动作,但更是喜欢动作有成就。比如一个二岁光景的小孩子在沙箱里玩。他尽管把沙一把一把地捞进罐头里去,捞满了把沙倒出来;又再一把一把地捞进去,捞满了又倒出来;这种动作从表面一看没有什么成就,仔细考察起来,一把一把地捞进罐里去固然是一个动作,但罐头装满了,就是动作的成功。小孩子虽喜欢捞沙的动作,也喜欢捞沙成功呢。
小宝有一天将大小木块搬到天井里去,用了许多力气,费了许多时间,方才搭成一座小小房子的样子。他搭好后,很高兴地跑过来对我说:“爸爸你来看我搭的一座房子。”我见了这座似是而非的房子,也非常欢喜,就极力地称赞他,而且叫他再去搭。他玩了木块以后,又跑到书房里去,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动物。他画了以后又对我说:“象。这是尾巴,头,耳朵,眼睛,嘴巴,鼻头。”我回头一看,果然不错,就连说“好,好”。从以上两个例子看来,小孩子是很喜欢做事情的,而且很喜欢其成功的。因为事情成功,一方面固然自已觉得很有趣,但是还有一方面可以得到父母或教师的赞许。这种心理是很好的,我们做父母或教师的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做各种事情。
不过叫小孩子做的事情不要太难;若太难,就不能有所成就;若没有成就,小孩子或者要灰心而下次不肯再做了。反而言之,若所做的不甚难,小孩子能够胜任而有成就的;一有成就,就很高兴,就有自信力;所成就者愈多,自信力也愈大;自信力愈大,事情就愈容易成功。因此自信力与成功就互相为用的了。
做父母的对于这一点也是应特别注意的。
五、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
    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野外生活,到门外去就欢喜,终日在家里就不十分高兴。有许多小孩子哭的原因虽然不一,但是不能到外边去看看玩玩,也是一种大原因。做父母的不揣摩他的原因,只一味地去说他去骂他,那真正是冤枉极了。小宝有一天,坐在摇篮里哭个不停,他母亲给他东西吃,他不吃;给他东西玩,他也不玩。后来我就抱他到门外去玩玩,他一到门就不哭了。他仰起头来看看天的颜色,低下头去看看草木的样子,看看飞禽走兽的形状,歇了一歇,他就笑逐颜色开了。又有一天,天已晚了,街上已经没有人了,他还不肯回家。不但小宝是如此喜欢到外边去的,普通儿童大概都是如此的。现在我家里办了一个幼稚园。凡天气晴和的时候,我们就带孩子们到外边去游玩。他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看见野花就采采,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水以取乐。这种郊游对于小孩子的身体、知识、行为都有很好的影响。
不过小孩子的野外生活须以小孩子的年龄为断。如年龄较小的儿童,我们叫他们采采花呀,种种树呀,举行短距离的远足会呀;年龄较大的儿童,我们叫他们采集标本,举行旅行等等游戏以增长他们的知识,以强健他们的身体,以愉快他们的精神,使他们无形中得著许多好处。但是由于有许多做父母的总不放心他们的孩子到外面去,一则恐怕身体疲乏,二则恐怕衣服弄脏,三则恐怕感冒风寒,所以一天到晚,将他们关在屋里,好像囚犯一样。所以这种儿童长大起来,往往身体孱弱、知识缺乏,当年做父母的爱护子女,到了今天适足见其贻害子女了。做教师的不愿多事,且以带领学生到野外游玩为麻烦,所以学生就失去与天然界相接触的一种良好机会。要知学问不仅仅在书本中求得,也应在自然界获得,什么“动物学”,什么“地理”,什么“常识”,大概都是可以从自然界中学得的。我们在书本中看死的标本,死的山水,不如到野外去看活的动物,采活的草木,玩真的沙石。
总起来说,小孩子不论年纪大的小的,不论男的女的,大都喜欢野外生活,我们做父母或做教师的,虽不能十分注意到此,多少总须领小孩子到野外去玩玩才好。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
六、小孩子是喜欢合群的
   凡人都喜欢群居的,幼小婴儿,离群独居,就要哭喊,两岁时就要与同伴游玩,到了五六岁,这个乐群心更加强了。假充此时没有伴侣游玩,他一定要觉得孤苦不堪了。有时候还要发生想象的伴侣。他同这个想象的伴侣一同游玩,一同起居,一同饮食,那就不致孤苦。但是他的伴侣到底是想象的,他一定要觉得寂寞不堪的。到了十余岁,儿童就喜欢结队成群的游玩了。倘使儿童在这个时候,在家中得不到伴侣,他一定要往外寻求了。
    做父母的正可以利用这种好群的心理以教育小孩子。第一,我们要使他得著良好的小朋友;第二,我们应给他驯良的动物和猫、狗、兔子等做他的伴侣;第三,我们再给他小娃娃之类以聊解他的寂寞。
七、小孩子是喜欢称赞的
    两三岁的小孩子就喜欢“听好话”,喜欢旁人称赞他。比如今天他穿一件新衣服,就要给他父亲看;著了一双新鞋子,就要给他同伴看。到了四五岁的时候,这种喜欢嘉许的心理还要来得浓厚。假使他不愿意刷牙齿,你可指著一个牙齿洁白而肯刷牙齿的小孩子说:“他的牙齿多好看,多清洁,你若天天刷牙齿,你的牙齿也会像他这样整齐好看呢!”小孩子听了你的话,恐怕他要去刷了。若刷了之后,你就可称赞他说:“呀!你的牙齿是白一点了,好看得多了。”他听了必然觉得非常的高兴,下次洗脸时就喜欢刷牙了。
    小孩子的这种赞许心,我们做父母的教育小孩子时应当利用,然而不可用得太滥,一滥就失掉它的效用,反不若不用为妙。

总结:总起来说,小孩子是好游戏的,是好模仿的,是好奇的,是喜欢成功的,是喜欢野外生活的,是喜欢合群的,是喜欢别人赞许他的。这几点儿童的心理,不过是荦荦大者而。从上面所说的几点看来,我们教小孩子必须先要了解小孩子的心理。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1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名额吗?我女儿10岁,小学5年级,能不能在下个星期6早上去您那听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5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名额,欢迎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5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6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俞敏洪:有尊严是谈家庭教育的最根本基础
10月30日至31日,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领导、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代表近600人,齐聚一堂,围绕“中国家庭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下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在此论坛上的讲话实录。
  今天我坐在这儿整整一天几乎一动不动,每一位专家的演讲都给我带来了冲击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不断融入新东方的教学系统和研究系统中去,为新东方将来的发展带来正确的指引和方向,使新东方不至于误入歧途将千百万学子带向不正确的方向。
  这么多嘉宾的发言,从赵忠心先生到黄迺毓教授、到钱文忠教授,到四中的刘长铭校长、包括真道书院的丘日谦校长,还有新东方最著名的教育专家:清华大学的研究员王晶老师等等,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的思想。
  家庭教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比较同意钱文忠的话,家庭教育在中国是一个死结。大家知道家庭教育是社会的细胞,我们希望这个细胞是健康的,但是当这个社会有重病的时候健康的细胞会非常难受,或者这个细胞本身不会带来健康。我一直认为中国的现状不管是教育角度还是其他角度都是一个有病的躯体。有病躯体并不是说这病治不好,但是病是存在的,我们只有知道病根在什么地方,才能做出对重要未来发展进一步稳定、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说最近网上流传最多的一句话叫做“我爸是李刚”,保定某一个区公安局副局长儿子,在大学校园内撞死人之后不道歉,还嚣张的说我爸是李刚,这是谁的错?是他爸的错还是孩子自己的错。两个人都有错。为什么都有错呢?是因为从常理来说他们就做了错事。但再往深里说,这个错不一定在他们身上,是在整个中国的机制身上。中国的机制是官本位的机制,这造成了中国社会对上不对下,所有的行政体系不断的强化这一点,就是必须对上面负责不用对下面负责。因此导致的结果是下面的人失去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今天上午我提到的“尊严”问题。中国社会很少有人会过得有尊严。你说政府官员有尊严吗?表面上是有的,实际上是没有的,因为他也是有上级的。中国的体系和文化不是给人尊严的体系和文化,所以温家宝总理说让每一个中国人有尊严的活着,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刚才王强提到人生而平等,罗素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而不在各种枷锁之中。我们都希望达到人生而平等的地步,其实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平等的。因为你生在农民家里、工人家庭和官员家庭,出生的地点、家庭不一样就是不平等的。但平等不是没有,因为我们讲的平等不是说你生在有钱人家、没有钱人家的平等,我们讲的是人格的平等。中国就是一个特别需要人格平等和人格尊严的地方。
  所有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对尊严的尊重,没有对于人格平等的尊重,谈家庭教育真的是没有基础的,像某个人身体生了大病让某一个细胞健康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官本位,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富二代的事情,比如开快车撞人等等,富二代的事情怎么来的?首先是富一代。富一代中有些人是以钱换权、以权换钱成为富一代的,由于这些交易本身就没有尊严感,所以带来的后果就是富有以后的过度膨胀感,因为他想把失去的尊严找回来。我们看到煤老板一买奔驰就十几辆,是因为他内心极度自卑,所以外表要表现得极度膨胀。他把钱给了孩子但并不能使孩子有尊严,他也没有教会孩子什么是有尊严的生活方式。本来,官员和商人在任何社会都应该是社会精英人士,当然还有知识分子也是精英人士,他们应该引导社会良知和责任。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先不说知识分子,当有些官员手里的权力和有些有钱人手里的财富是来自于对良知和社会责任的否定时,这样的结果是整个社会是没有价值体系的,或者我们的家庭和孩子完全不知道那种价值体系是值得我们坚守的。去年网上流传一个厅长写给儿子的信,告诉儿子:“你如果想当官请忘掉诚信,记住谎言永远是你上升的阶梯”。当诚信并不是社会晋升体系一个重要元素的时候,那么家庭教育基础在什么地方?一个在社会上能奋斗起来,并且还能坚持很多道德原则的人,在中国是特别了不起的人。
  我们现在常常讲到古代,认为古代的中国是一个更加有道德的时代,这大体上是有道理的,但仔细分析也是不可靠的。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和道德教育比现代好吗?我们尽管有三字经、四书五经,其实中国古代首先是没有家庭教育的。为什么?它不需要。99%的人都是文盲。家庭教育是什么?我教会你的就是干活。我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就是干农活,真正的穷人是没钱读书的。尽管中国古代有科举制度,但是科举制度上来的人也是在当地过的比较富裕的。不管是苏东坡还是其他的人都是家庭条件本身不错的,真正农民吃都吃不饱哪有机会读书。另外,小时候一家生三个、五个、八个很常见,孩子之间互相帮助长大,所以心理、生理都很健康,不需要家庭教育。之所以中国现在把家庭教育提到这么大的问题上来,就是因为我说的一句话,一个孩子对全中国来说就是几亿分之一,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变成了百分之百。但在以前不是。以前一个家庭生四个,三个没出息一个有出息就可以了。所以家长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家长不会把所有的期望放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孩子之间互相平衡,为了一个东西互相抢,互相忍让,打架以后第二天也要和好。古代不需要家庭教育,古代的家教没有几个故事,除了孟母搬家搬三次以外没有什么故事,因为中国整体家庭教育都是健康的,真正需要家教的就是想贾宝玉这样的富贵人家,因为只有富贵人家吃饱了没事干孩子才需要教育。
另外,古代的时候道德体系的维系也比较容易。这个维系来自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中国古代到现代强调了服从性。所谓的君君臣臣,这样僵化的体系对古代社会的稳定是特别重要的。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非常固定,比如一个村子一百多个人,天天看着你,你做坏事能做到哪里去?我小时候记得,作为一个农民孩子走出那个地平线没有任何证明的话,只有一个农村户口马上会被抓回来。这就是中国社会2500年的缩影,你是走不出去这个村庄的。既然走不出去,被社会固定住了,所以不得不变得好一点,因为周围人都认识你。其实大家想想中国古代贪官少吗?一点不比今天少。之所以看不见是中间那批人没有记录下来,中国历史只记录道德水平最高和道德水平最差的人。为什么能断定中国古代道德不比今天好,因为中国古代也是官本位的社会。
  现在社会的乱象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是因为中国从一个农业社会迅速转向商业社会所带来的结果。那这一转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想告诉大家是好事。现代社会发展,之所以我们没法应付,是因为中国社会转型太快了。我们一下子从农业社会——三十年前我根本走不出村庄,今天走向了全世界。现在大马路上你能认识几个人?你知道隔壁住的是谁?不知道。这个形态西方二百年完成的我们用了三十年。但是一个事情发展的时候需要有体系和制度的跟上才能使社会的稳定。我们讲社会稳定,其实社会稳定是要用结构维护的稳定,而不是嘴巴讲的稳定。但我们今天的体系和制度还跟不上,但我相信以后一定会跟上的。商业社会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我们不可能回到农业社会。未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依靠的是商业文明,商业文明体现了什么特征呢?商业的本质是交易,今天做一笔买卖双方都合算了才能进行,商业就是大家合算双方平等,这是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是契约精神。第三交易意味着信息透明。如果我要买一个东西,我要到处比较价格,我要跟某个机构合作签合同进行业务之间的联合。所有这一切会带来什么?就是我们所向往的诚信体系和公平体系的建立。诚信体系和公平体系建立是一个社会的基础,这个基础存在以后家庭教育一大半问题就全部解决了。因为知道这个社会需要什么东西了。
  所以家长需要有前瞻性的眼光,因为中国发展速度如此之快,尽管现在社会乱象很多,但是我们有充分的信心认为中国社会一定会走上“透明的、公平的、平等的、信息透明的时代”。不管谁都挡不住这条路。当这些东西出现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原来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一轮是必须经过的,像我们的人生必须经过一个混乱期才能达到一个清醒的生命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孔子说四十而不惑。社会也是这样,我们不能期待从农业社会走下来走到商业社会三十年走完了,人家花了二百多年才走完,后面很多事情要跟上,这要靠我们在座各位和政府的努力。
  其实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很多本质的东西是不会变的。比如我始终认为善良永远比不善良好。聪明是先天的,但是善良和勤奋是可以后天习得的。我们家长教孩子的时候应该教给他们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教他们鼠目寸光有便宜就占、不诚信地获取资源,还是教他们真正有用的一辈子的价值观?我相信李刚把自己的儿子给毁了,是因为自己的价值观不好,影响到了自己的孩子。即使在现代到处都充斥着欺骗的社会,人们依然欣赏诚信、善良、乐于助人、开朗、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作为家长,教育孩子请往后再看十年、二十年,这个社会希望什么样的人成为社会主宰?每一个单细胞都健康的人,身体不可能不健康。所以中国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革命,我们要做的是自下而上的改良。让我们的每一个细胞都健康,直到把疾病挤到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呆,那么必然中国社会就会健康——这就是我们要做的。
  刚才钱文忠讲到,对待孩子要严厉,我一点也不反对,但严厉的背后必须是爱,如果没有爱怎么打都是不管用的。老师和父母对孩子的严厉都应该以爱为基础,当你在批判一个孩子的时候,有没有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有尊严的人来批判?我们要守住这个底线就行了。我跟新东方的老师说:对孩子严厉是可以的,但是尊严这条线是不能破的。如果老师用戒尺打了孩子,孩子还能喜欢你,这就表明你这个老师做到位了。核心的东西是爱,核心的关爱、人性的尊严、善良永远永远是任何一个家庭教育的主题。这跟你对孩子的严厉一点不矛盾。我演讲的时候讲过如何把心情的培养和对孩子的规矩结合起来的问题,包括培养孩子喜欢读书、培养孩子快乐学习这些都是。我说带着孩子看看月亮是如何升起来的,看看星星是如何闪烁的,这都是心情的培养。我读到一篇文章说,如果一个孩子十岁前有两种状态,这个孩子一辈子不会差。一种状态是玩疯了,最后能高兴到忘掉一切的地步。第二个就是有规矩,玩疯了还得有规矩这是不容易的,家长放松了,让孩子充满想象的去玩儿,但是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不能碰的。比如你的孩子从别人家里偷东西了,你不管的话后果会很严重。这就是底线。今天我可能没有时间展开讲,也没有资格讲,因为我作为家长也不知道教育孩子底线在什么地方,但坚持培养孩子的善良、爱心、勤奋、开朗、诚信等,一定是我们的底线,和孩子在一起不需要太多的讨论成绩问题,不需要讨论未来去什么大学的问题,这一切都不是重心。重心在于爱心、价值观、善良、积极、乐观、向上、勤奋。这些守住了每一个孩子就是成功的,每一个家长就是成功的。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和家长,我的总结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6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新东方总裁俞敏洪家庭教育演讲虽然有点长,但对父母们一定有所助益。
希望更多的父母,关注家庭教育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17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作永久免费得先驱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漳热线 ( 鄂ICP备2021000082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62402000199号 )

GMT+8, 2025-5-1 19: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