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1)世界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对钢铁的需求。
(2)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区性不平衡,导致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转移。
(3)从世界钢铁消费的品种结构看,长材及管材钢轨需求量将继续减少,扁平材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占全部钢材消费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热轧板、冷轧板及涂层板需求增长速度较快。
(4)钢铁企业间合并和收购的重组趋势将更明显。
第三章 中国钢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1996年首次超过一亿吨大关,跃居世界第一位以后,我国钢产量连年增长。
一、中国钢铁行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钢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理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时期后,钢铁工业已经进入了加速结构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力为主的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目前的主要特征有:
(1)钢铁工业发展较快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房地产热的带动,国内钢材价格飞涨,受利益驱使,国内钢铁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非常严重,导致国内钢铁生产出现结构性过剩,钢铁企业普遍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竞争十分激烈。
(3)产品结构不尽合理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长线、低档次产品产量迅速增长,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国内市场存在较大缺口。
(4)工艺结构逐步改善
我国钢铁行业技术装备水平逐步提高,陈旧的设备和落后的工艺逐步淘汰,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已淘汰平炉炼钢。
(5)企业组织结构改善,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钢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差的状况有所改变,行业生产集中度逐步提高。
(6)钢铁产品市场开始好转
针对我国钢铁工业“大而不强”的状况,国家自1999年起对钢铁行业实施“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益”的工作方针,并推行“淘汰落后工艺,加快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在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国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消费钢材较多的建筑、机械、轻工、汽车等行业快速增长,有力地拉动了钢材需求的增长;此外,经济机构的调整导致了对优质钢材需求的不断增长,汽车、家电、集装箱、压力容器以及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输送等对高档钢材的需求十分强劲。
二、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行业集中度低,生产专业化程度低,尚不能达到规模。我国钢铁生产企业集中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钢铁企业的集中度偏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同时,我国钢铁企业也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钢铁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专业分工不明确,产品生产专业化程度低以及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等原因,将导致我国钢铁产品生产率低、成本高。
(2)钢材产品结构性失衡矛盾突出
就我国的钢铁产品结构而言,一方面,目前国内普通钢材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另一方面,高附加值和高技术难度的品种(“双高”产品),如不锈钢板和冷轧、热轧薄板、硅钢片、镀锌板等,有的国内不能生产,有的虽然能生产但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三、“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
“十五”规划将进一步改善钢铁质量,推动钢铁产品升级换代。目前生产能力不够、应加快发展的主要钢材品种有冷轧薄板、镀锌板、不锈薄板、冷轧硅钢片、热轧薄板;目前生产能力已能满足、需要重点增加竞争力的品种主要有:小型材和线材、无缝钢管、重轨、中厚板、合金钢钢材;能力大于需求、应严格控制发展的品种主要有大中型材、焊管、热轧窄带钢、镀锡板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