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樊日报》数字报 > 2009年03月26日 > B4版-旅游·地理 > 正文
土楼印象
2009年03月26日 秦慰 [字号 大 中 小 ]
秦 慰
闽西南的土楼是我向往已久的去处。戊子年一个暖暖的冬日,我终于前往土楼采风。
闽西永定县和闽南的南靖县、和平县的交界地方,这里崇山峻岭蜿蜒几百里,一片莽莽苍苍。在这些客家人生息繁衍的山村、山坳里、溪流旁散布着一座座土楼。第一次见到土楼,惊叹与激动洋溢心中。土楼那恢弘的气势、那古拙而精致的形态、历经沧桑的斑斑陈迹,令我久久不敢说话,生怕一说就浅薄了。
闽西南乡村的土楼大大小小,数以万计。主要是圆形和方形,另外还有椭圆形、八卦形、弧形等多种形状。同一形状又有单环式、双环式多环式之分,可谓千姿百态。每一座土楼都有一个名字,大都取自族谱的祖训。登上石门槛,走过楼门厅,里面便是宽阔的天井。天井中间有一口水井。楼门厅对面是祖堂,这里是土楼里祭祀、婚丧、议事的地方,显示了浓厚的家族血缘色彩。所有的土楼,一楼都是灶间,是每家每户做饭用膳和会客的地方;二层则是禾仓,放置谷物和各种农具杂物;三楼才是卧室,对外开一小窗。所有的房间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由一条畅通无阻的走廊把它们紧紧地连成一个整齐的圆环,或者一个巨大的“口”。
这些土楼最早建于唐代,宋、元、明代的建筑也有不少。但现存最多的还是清康熙年间至20世纪70年代的。其建筑材料是红壤土、砂石、竹片、土纸浆,其中红壤土为进一步加强黏性,加入了红糖、蛋清和煮熟的糯米饭,用足够的水彻底搅拌均匀,这也正是为外人所津津乐道的地方。客家人就是用这些材料,用简单的工具夯起了一座座气势宏伟、神奇无比的土楼。
在众多的土楼里,最具特殊与震撼力的当推南靖县书洋乡田螺坑的土楼群。我们到达山口,向下向远望去,四圆一方的五座土楼环环相抱,犹如一朵盛开的梅花,又像一群神秘的飞碟漂浮在青山绿水之间,令人赞叹不已,又引人遐思无穷。这五座土楼分别是圆形的瑞云楼、振昌楼、和昌楼、文昌楼以及方形的步云楼。从视觉上来说,圆形是无始无终的,给人一种不确定感。四座土楼建在一起,环环相连,令人无法分辨东西南北,但是只要居中建一方形楼,方向感就立即明确了——步云楼便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把四座圆形楼揽在了一起,形成一个和谐而完整的整体,没有超凡的想象力是做不到的,你不能不佩服民间建筑匠的奇思妙想。
客家人建造土楼,一些学者认为,土楼人的先祖从中原迁徙而来,落户异地他乡,“惟恨所居之不远,所藏之不密”,为防盗匪的骚扰和土著的进攻,便聚族而居,筑起了土楼。这种“防御说”是一般普通旅游者十分乐意接受的,看着土楼,便浮想联翩地想起了刀光剑影的战斗故事。其实仔细一想,“防御说”是根本不成立的。听人介绍说,土楼客观上固然有抵御作用,但实际上建造一座土楼短者要两年,长者要数十年,盗匪洗劫只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谈何防御?其实,从史料分析来看,客家先民南迁定居,远离了中原战火纷飞灾祸连年的环境,得到了相对稳定与发展,其所处的山区与沿海地区更少匪祸天灾,收成更有保障。一座土楼造价不菲,若无相当的积蓄,是建不成的。客家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主要是源于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认同。
闽西南土楼乡村民风纯朴,客家人热情好客,你到土楼人家做客,全土楼的人都会把你当作客人。我和同行的张先生就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在一个姓郑的人家的灶间吃饭,每户人家都有人过来打招呼问好,有人还把家里的好吃的菜端过来共享,当地话叫做“凑碗”。说到吃饭,主人总是将一碗饭盛得相当满,如有高高耸起的小山。你接过饭碗,拿起筷子,可以摇着头说,这么满我怎么吃得完啊,然后往主人碗里拨,主人会很高兴的,因为你吃不完就是“剩”,当地话里读“春”,即是年年有余的意思。要是你面对满满的饭犹豫不决,或者将筷子插在饭碗上,那就惹得主人倒不高兴。
土楼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文化圈,博大精深,不是一下子就能廓清它的全貌。如果想品咂土楼文化那绵长的滋味,有时间在土楼住上几天,坐在楼门厅与土楼人拉家常、吃客家人的饭包、喝客家人自酿的红酒,那真是一种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