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风从指尖过 于 2012-2-11 17:10 编辑
襄阳日报数字报 > 2012年02月07日 > 7版-古隆中 >
正文民间情事——李道立诗歌集《一直在等》的南漳情怀
2012年02月07日 肖棣
李道立是一位与南漳殊难剥离的诗人。诗歌集《一直在等》,覆盖其生活、工作状态及足迹所到之处,于南漳多元的文化语境中,创作出理性沉思和感性激情双重叠合的情致作品,精神气度与思想分量融汇交织,诗歌修辞视野直指“南漳情怀”。
李道立的南漳情怀,不仅仅只是地理界定性质的单向度书写,还有题旨的形而上的重构与表达——人文精神的抒发、文化源流的气象、生命的传承蕴含、自然与人生的融汇——“意象”的深挚。这在十余年前已经做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且富有激情和个性。
创作于2000年的《一直在等》一诗,从洛阳圣诞夜大火切入,撕肝裂胆、悲天悯人,却不沉溺,“火会烧向我吗?我一直在等”,对生死这一终极命题的思考之中,彰显出批判性建构的质感,飘逸之中又达顿挫的重量感、空灵中敛藏诗歌的体积感。《寒夜》一诗最为显明的艺术特色,是对现实生活的高强度介入和创作主体的全方位在场,细节捕捉生动扎实,二句一节的建行,犹如血脉的律动,堪称生命鲜活痛切的体验。稍后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爱要说出来》等等作品,更多的例证了作者质地坚实的生活的维系。
李道立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参与了气势磅礴的改革开放过程,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深刻变化。第三辑《通知》和第五辑《秘书之歌》,即是对这一过程与变化的记录和思考。现实题材的诗歌创作,需要破解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坚冰,可以依据现实作时代的发挥,张扬人性的主体精神诉求,则更加重要。对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尴尬和滞后,李道立并不回避也不掩饰,而是凭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敏锐地捕捉鲜活的民间现实,直面百姓生动情事。无论写人纪事,都向爱、向善、向温暖,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里,保持内在的一致性。《深圳,我接到一个电话》即是这种内在一致性的明证,饱含现实情感的图景,情义充沛,寓意高远,完美的凸现了本真的坚韧的熠熠生辉的传统农业人性的美好的品质。
李道立是南漳山水视野的守护者,也是祖国山川入“我”怀的漫步者。第六辑《凤凰之约》,第四辑《看着您笑》,犹如双调嵌套同声吟唱,山水相映的自然的诗页上,空间跨越和立体互动的气象观照,悠悠荆楚南漳因此多了些许灿烂、浪漫和神奇,笔底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因此与大地、与人生气韵生动。山水游记是诗歌写作的传统,这一传统,在于以对山水的描述,将山水内在化,强调主观分析,最终呈现出写作者的人文情怀。入目即佳景,自有天趣,静坐听水声,自见性情,入诗于山而不限于山,用意于水而不拘于水,以主观的感性表现客观的理性,表达出自然的生命力。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李道立触目皆诗,将山水之乐带给我们。
我们从李道立的“南漳情怀”里,窥见其人谦和儒雅的风度、俊朗洒脱的风格。其丰厚创作的精神向度,显现出对于历史和大地的敬重,是诗人精神品质的自然流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