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17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半县 上.下
相传两百年前,李庙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主人家叫李范贤。
李范贤乃地方一霸,他承接老祖宗的丰厚家底,妄自尊大,欺行欺市,凭借金钱势力坑害地方百姓。
一天,李范贤来到县府,想找县老爷捞个政绩。县老爷早闻得其名其势,心里划算:要征缴西北山区钱粮任务,还正需此人,但要出题经考验方能利用。于是发令道:“你若能在一天之类给我弄一只活老虎,我将封你半个南漳县的“都管”。”李范贤求官心切,不假思索满口答应。
在返回的路上,低头闷想,毫无把握。不知不觉,他来到白鹤山中段的铺子沟,忽闻山林中一声狂吼,抬头一看,一只老虎正张开血盆大口,领着两只小虎拦住去路。
李范贤吓破了胆,浑身发麻,一起跪在老虎面前,连声叫喊:“请老虎爷爷饶命!”
算是李范贤命大,老虎改变了凶狠的面孔,闭上双眼。
李范贤这才出了一口长气,双手合十,朝老虎重重一拜,立起身来轻声说道:“多谢老虎爷爷绕我一命,若我们之间有缘,请您陪我走一趟,我用我的性命来保证你们母子的安全。”李范贤说完,回头便走。
说来不能让人相信的事出现了,;老虎真的紧随李范贤径直来到县府。
县老爷一看大惊:李范贤竟独自一人两个小时之类领来三只虎,恐怕他不是凡人。随即宣布李范贤为南漳县西北的都管,虎的事情也不敢再提了。
李范贤领职后带领三只虎走出县府大门,老虎行至原处,大吼一声,归山去了。
李范贤取得半县都管正名,从此“李半县”便叫开了。
李半县得名之后,更在穷苦百姓中横行霸道,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最为卑鄙的是每逢这一带年轻人娶亲的喜庆日子,都必须先到李半县庭院周围热闹一圈,共李半县饱赏新娘容颜,凡是李半县看上眼的,就得留下过上三天三夜,方可娶走。
说来奇怪,李半县喂养了一条黑色的狗,与他长子同龄。这狗吃罢食物,拉完屎尿,便蹲在李半县正堂房脊上,朝朝如此。
有一天,一位过路人劝告李半县应立即灭掉这条狗,说这是条丧家牲畜。一番理论,说服了李半县,叫人拿来火枪,黑狗一命归天。从此,李半县万事不如人意,眼看家境日渐衰落,于是请来八卦先生整治家境,要在附近兴建太山庙,火王庙,土地庙三座气势壮观的庙堂,求神仙保佑.李半县随即广招天下能工巧匠,拉开阵势,破土动工。
离李半县不远处居住着一户姓赵的人家,门前有一畈肥沃良田,他凭着这畈良田起家,所以自取地方名为“赵家畈”。
这姓赵的家业不大,但也称的上是远近惹不起的人物。李半县的家境日趋不吉,早被姓赵的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暗算着“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日子快到了。日下,李半县修庙求神,治理家境,还把土地庙建在赵家门前的土地上,也不经过商量妄自行动,岂不是欺人太甚?赵家决定招来一批人帮忙,出这口难咽之气。
待李半县完成一半工程后,找家人一起上阵,一夜之间将庙夷为平地。连续三个回合.李半县伤透脑筋,自知亏理更亏财,便主动找上门来调节求和。早已做好对付准备的赵家人立即拿出和解方案,方案规定:李家在赵家土地上无理修建庙堂,限定一天之内完成修造总工程,赵家人可以宽宏大量,概不追究,倘若有误,随建随拆,毫不含糊。李半县摸摸了后脑勺,答应要求,返回家中。
李半县叫来画师,要他在两天内用白布按照建筑要求画出庙宇的外貌展开立体结构图,其他工匠备好竹竿和火把,准备动工。
一天过去了,两天仍没有动静。待夜深人静时刻,李半县一声令下,开始了建庙大行动。
只见那火光中,有的用竹杆扎骨架,有的围上用白布画的砖墙和盖瓦。五更时分,假相制造完毕,李半县把所有的人召回假庙内院,烧起大火烘烤起来,等待天明。
那赵家人猛地醒来,打开大门一看,正对面五层院落的土地庙气势壮观,里面冒出浓烟,分明是李家烧起的竣工香火,全家人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主人气的满脸发紫,就地倒下,成了阴间人物。
李半县镇下赵家气焰,接着,号令工匠在布庙内隐蔽地展开建庙活动,一年时间,李半县脱下这土地庙堂的伪装,露出了实体土地庙建筑群。
李半县将这三座庙命名为“李家庙”,远近求神者络绎不绝。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小集镇以“李家庙”为名叫开了,后来又被人们简称为“李庙”,即现在的李庙镇,直到现在,部分老年人还是用“李家庙”的叫法。
七 李半县(下)
李半县为了治理家境,阴谋斗败了作对的赵家,终于建起了三座富丽堂皇的的庙宇,家境确实有转霉为发的好势头,一时名声远扬。
当时的李庙,受地理条件限制,仅只有一家店铺,货色也不齐全。像李半县这样的大户人家,有钱没处销,不能说不伤脑筋。较繁华的集市还在离这儿六十多里地的石门街,拨山涉水,全靠步行。李半县借助都管权势,一声令下,数千民众刀劈斧凿,修造了一条李庙通往石门的跑马道{现在的石桩河}。
李半县买来枣红马,整天随着闲游,马上风光石门集市。
在马道中段地方,有一座闻名的“四龙庙”,这庙宇远古修筑,气魄壮观,远近信徒在这里烧香许愿,络绎不绝。庙堂前有一排古老的槐树,枝干横生,景致迷人,李半县的跑马道正从树下通过。
说来事怪,李半县每次行至树下,马总是腾蹄嘶叫,曾多次在这里跌落。李半县很想砍掉这排挡道槐树,只因是庙堂景物,不敢随意行事,恐招惹祸根,还是进庙卜上一卦,看四龙神允许与否,再作决定。
李半县走进庙堂,顺手捡起卜卦一丢,是个立卦,李半县想了一会儿,悄然大悟,好像明白了神的旨意。
不一会儿功夫,一排古槐倒在百人的刀下,仅留下几十个立卦高矮的槐树桩,收拾清扫路面完毕,李半县才纵身上马。
李半县骑上枣红马,一声吆喝,这马顿时眼放红光,腾身一纵,李半县跌下马来,但一只右脚却挂在鞍上,脱不得身,马在飞速奔跑,李半县拖地嚎叫。
马道上,一路血丝肉浆,李半县终于得到应有的下场。
李家后生收回李半县的尸骨,决定拿出大半家当殉葬老祖,以示孝敬。为了严防盗墓人,按李半县生前吩咐,用十二副相同的棺木,同时安葬在十二个不同的地方,用一副棺木安放遗体,五副装宝物,其余六副空棺安葬,并指定一百二十名葬工和一百二十名监葬。
李家大院内,十二副土漆棺材油黑发亮,顺序摆开。家人在哭喊,巫婆在嚎叫,十二班吹鼓手各显功夫。帮忙的,听歌的,看热闹的人不计其数,七天七夜水气不通。
次日凌晨,一声长号,只见十人一簇,抬着棺材全出了院门,由监葬护送开路,分别进入高山深处。
这一百二十多名葬工全是地方上体力较强的贫苦人,每十人包抬包葬一处葬点。柏木棺材又大又重,加上监葬棍棒沿路催促,总算进入葬区,监葬命令立即挖坑。
每个葬区都是上山十里以外,葬工一路艰辛,耗尽体力,接着还要挖两米深的葬坑,真是累饿交加。
监葬是李家收买的刽子手,待坑挖毕,一阵乱棍,十名葬工成了殉葬品,消除了所谓的“后患”。
各葬区把十名葬工尸体排列坑中,再放棺材,掩埋无痕。
葬工家属见不了回归的主人,怎能平心?他们一齐上告省城,经查明,情况属实,随即派来官兵一一捉拿,就地枪决。李半县的墓穴到底在哪儿,宝物在哪,至今还是谜?
农业学大寨,劈山改田的当儿,已发现两处李半县的空棺墓穴,木质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