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南都周刊
联想到2008年,三鹿“毒”奶粉事件的曝光,让公众知道原来添加三聚氰胺是整个中国奶制品行业的潜规则,并给后代创造了数以十万计的“结石宝宝”。更令人想不通的是,今年11月20日,石家庄法院作出裁定,终结了三鹿集团的破产程序。裁定显示,三鹿对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为零。这意味着,那些结石宝宝已经无法从三鹿获得任何赔偿。
世上已无三鹿奶粉,但三聚氰胺的阴魂还未散去,今年9月,陕西金桥乳业仍卖出了五吨三聚氰胺奶粉。
对孩子的健康威胁不仅仅是“病从口入”。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以及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导致无辜的孩子成为GDP增长的牺牲品。今年8月,陕西凤翔县长青镇的两个村庄,有615名儿童确认血铅超标,其中166人属中度、重度铅中毒,需要住院进行排铅治疗。而制造血铅的正是当地一家年产铅锌20万吨的冶炼企业。
如今,凤翔“血铅事件”已经过去几个月,但记者回访发现,大多数孩子因症状相对较轻,享受不到政府的药物排铅,只能使用政府定时发放的苹果、牛奶、海带以及大蒜等食物治疗,这些孩子的排铅效果令他们的家长颇为担心。
即使是孩子最为信任与依赖的学校教师,有时候也可能变成摧残学生的“凶手”。今年,不仅一所学校、幼儿园发生老师严重体罚孩子的事件。最新的一则新闻说:山东潍坊临朐县的一名教师,发现一名学生夜晚走出宿舍买方便面,就令其在宿舍门口罚站,而自己却外出喝酒,将罚站学生一事忘得干干净净,导致这名学生被活活冻死,而校方坚称这是一起意外,一名老师竟称“这孩子,躺得很安详,死得很舒坦”。
你们为什么对保护下一代如此不上心?众多中国家长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对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人们不相信任何陌生人。
事实上,1989年公布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条第1款就明确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
一个民族连自己的下一代都保护不力,恐怕也没有人会觉得生活幸福。当然,中国民间已经自发形成各种组织,家长与家长之间也在传递着如何保护孩子的常识,在呼吁相关政府部门能从源头重视儿童安全的同时,总结以往的悲剧,总是一件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