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子
镇子所在的地方,是古代楚文化传播的第一站。相传楚文化发源地就是从位于镇子丘陵地带的西边,传至幽深的山里。就在那山里不远的地方,发现过和氏壁。
什么时候形成的真实历史是追寻不了的,有记载的就是秦白起大将修建过白起渠。白起号武安君,解放前的镇为武安堰。那条引蛮水淹鄢城的白起渠,至今还在。小时候在里面玩水差点丧命,所以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
总觉得有必要写写这样的一个古镇,如今没了古迹,都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飞机轰炸的干干净净。但,人还是有着古风的,有着些质朴,还有着蛮横。
风水已经断了。原来的镇上人都靠水吃饭,有着数不清的船帮。山里的货,必须由这地方才能进武昌运往九州各地。江湖上的事,可能是一抱拳,道个歉,就能解决的恩怨。也可能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你死我活。可是这风水断了,要怎么办?江湖上的事终究归于江湖,是人们改变不了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上游修建了三道河水库,这蛮河就此成了一条小溪。98年大洪水时水库开闸泻流,有幸一见那澎湃的远古蛮河展现在眼前。果然蛮!两米多高的鱼被一旁的岩石撞的血肉横飞,浪花四溅。看得我热血澎湃,俨然自己和这蛮河成了一体。也就领会那久别的做为楚人的兴奋,有着带有血腥水味的妖气。看那浑浊的水冒着古老的可以摧毁一切的浪花,奔流东去。仿佛自己成了那神鸟九凤,在天空中凝视着一切。它已经厌倦了这个镇子这片土地。这蛮水的发威,也是发泄那古老的几千年来积累的的哀怨和阴气。见着远方的天幽幽的黑色。这九凤乘着水,去了很远的地方。我还是我。镇还是镇。
镇子是有着浓厚的底蕴的,一些子古怪的传说和鬼故事都会不时的在镇子孩子们耳朵边响起。老一辈的人,总是会经历些希奇古怪的事情。有的时候镇子被大雾笼罩,自己也能亲身体会到别样的阴深,可却没了恐怖。有着的是一种亲切的感觉,仿佛自己走在那古老的街道上,周围都是古老的人。
弟弟说他曾经在雾的夜里见到鬼,记得他所说的见鬼日子很少开口说话。奇怪的是,我的记忆里为什么镇子很长时间都是被雾气笼罩呢?一年中总有那么几天,连续的笼罩。从早上到晚上,从晚上到早上。我始终不曾见到弟弟眼中看到的东西。到是在我进山里教书的时候见着了,但还不知道是不是。
镇子上的人蛮横是有名的,这点我觉得占了小小的优势。在县城城关的小孩如果想欺负你,请报自己是武镇的,他们就会放你一马。而来自花庄或者更深山里的娃,就会被那些混混们欺负,敲诈。蛮横的镇上人每年都会死上几个,因为打架,因为争吵。记得最清楚的是曾经有个卖瓜的,卖给一个人瓜,是白瓤。买瓜人来找卖瓜人凭理,卖瓜人把买瓜人杀了,用他那把刚刚杀完瓜的西瓜刀。当时我初中暑假,在镇子录象厅里看《蛊惑仔》,一帮小兄弟们穿着奇装怪服。对这杀人的事情我们见怪不怪,反正每年都会死的。去年是镇子唯一的舞厅三四个人被捅,前年是……。
长大了,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镇子上的人不像周边的小村小镇上的人那么淳朴呢?最后终于想通了,因为我们这地方有着白起的魂魄,我们是白起后人。还有着船帮行水走南闯北的历史,能不狠点么?具体上而言,觉得自己还行,不是太狠。上次广州火车站手机被抢,我硬是又把它抢了回来。事后有些后怕,不需怕才对。
有意思的是,镇子盛产一种金黄色的辣椒,远近驰名,在外是吃不到的。把那辣椒放到盐水中泡几天,然后拿出切丝,掺肉丝炒,就是一道很好吃的下酒菜。
我还怀恋镇上的臊子面,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别的的地方吃不到。朋友们带他们江苏的新疆的全国各地的女朋友回镇上吃这面,她们都说好吃。想想口水就掉了下来,今年过年回去没吃到,去了县城一家曾经在镇子开过面馆的面馆吃,那面已经没有了镇子上吃的面的味道。难道说真的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镇子水好的缘故?
镇子的水好,所以养育了一大帮俊男美女。我觉得镇上的小伙子一挑那就是一个帅,女孩子一挑那就是一个美。基本上小一朝的我们都在外打工,基本上都会在外找女朋友男朋友的。而那镇子也就在我们外出的时间落寞起来。我们都飞了,留下着一个寂寞的苍老的古镇。
初八从镇上出发,要行往广州,发觉前天晚上下了场小雪。走在路上,看着脚下踩出的脚印,弟弟在一旁帮我提包。他马上要毕业了,刚刚入了党,还是大学里的学生会主席。我问他,毕业了回来么?要不要继承家里的修理部(机修农配件的店面)?他说,不回来了,他要在外面发展。
我也不回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