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期本是辛苦了一个学期的老师们放松的好时候,但就是有一些和部分老师息息相关的终身大事闹得他们睡不好觉,吃不好饭。是什么大事如此厉害?职称,一个决定老师个人价值和资本积累的玩意。
若干年前,职称随个人工龄的递增和学历的提高自然晋升,许多从那时期过来的老师不知不觉间职称已晋升到他们想晋的职称,没有产生过些许矛盾,也没有什么巨大的心理反差,和职称挂勾的工资也没有特别的差距,他们的德能勤绩也确实名副其实。尔今却有了很大的不同,晋职称如同高考,万人争渡独木桥,一个乡镇三两个指标,数十名需要指标的老师谁个不望穿秋水?分管这些指标的领导也大伤脑筋,指标屈指可数,找关系的层出不穷,这自然派生出矛盾。要我说很好办,就像高考录取一样,从高到低择优选拔,照章办事,哪个不服?用得着跑吗?可事实就是这么复杂,有关系的眉开眼笑,没关系的脚蹦手跳。只寒心了那些一丝不苟工作一个人缘没有的老师,乌烟瘴气了本是该清风一片的教育阵地,弄的好好的老师今天找这个领导搞个市级骨干,明天求那个领导要个优秀教师指标,原本公平公正的事情却搞得事与愿违,老师间矛盾重重,领导间貌合神离,老师无心教学无暇教研。大家数数看,现在还有几个好老师愿意一心扑在教学上?有职称的什么也不在乎了,更不用说追求卓越了,把晋升职称的本意完全搞反了,反而衍生了许多腐败,前刘宗会局长不就栽在这些事上吗。今年,县教育局把职称评定的大权和因此带来的风险也一同转移给中心学校,实际上也把矛盾和责任推到了风口浪尖,同在一个黑板下教书育人的老师谁个不知根知底? 想想看纸能把火包多长时间?到时谁负得起责任还不一定呢。
如今,职称已不能证明一个老师的真正价值,即使能说明一些问题也是短期的。目前,我市事业单位改革已经启动,一些激励政策相继出台,打破职称终身制,工资协商制和岗位工资制等等也在操作之中,无论这样那样,对最基层的老师来说需要的是公正公平竞争,需要解决的是老师最需要的实质问题,或者说老师个人的民生问题,个别单位和个人借此生财可别自毁前程坏了教育的百年大计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