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2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hubei.gov.cn/zwgk/llysj/201004/t20100429_116453.shtml
南漳县委书记PanSJ: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湖北省政府门户网站www.hubei.gov.cn2010年04月29日来源:湖北日报
PanSJ
为积极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挑战,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制约,南漳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和服务现代化,正在探索一条特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科学发展新路径。
建设特色工业园区,走特色发展之路
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南漳坚持把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土地集约、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的重要平台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全力推进。同时严把企业入园门槛,积极引进一批高投入、高科技、高就业、高附加值、高税收,低能耗、低污染项目。
突出特色建园区,坚持集约发展。依托特色矿产资源、特色农业产业和工业基础,规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引进资金100亿元,将南漳经济开发区扩建到10平方公里,打造涌泉、青龙湾、城南三大工业板块,建成磷化工、建材、森工、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电等六大特色工业园,形成“一区六园”,年产值达到190亿元。
突出项目壮园区,坚持集群发展。坚持一个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大力招商引资。去年以来共引进项目163个,引资总额123.7亿元;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6.9亿元。园区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20个;华新水泥、威华股份、三特索道、鸿烨控股、大唐发电5家上市公司先后落户南漳。
突出培育兴园区,坚持规模发展。大力实施“骨干培育工程”、“企业成长工程”和“全民创业工程”。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走和谐发展之路
城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高度集中的载体,更是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平台。为尽快提高城市承载力、扩大城市吸引力、提升城市内动力、增强城市竞争力,南漳按照50年不落后的理念,致力建设“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宜居城市。
着眼未来发展,大力拓展城市。力争10年内新增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总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15万人,总人口达到25万人。正在规划建设金漳大道和发展大道,五横三纵的城市道路骨架基本形成。
着眼品位提升,大力建设城市。经过几年努力,一座“城在山中建,水在城中流,楼在绿中立,车在林中行,人在画中游”的靓丽的山水园林城市已具雏形。
着眼高效开发,大力经营城市。充分发挥城投公司、交通投资公司、旅游投资公司及各商业银行的融资功能,扩大融资投资,加快城市建设。坚持科学经营城市,加大凤凰大道两侧城区土地“招、拍、挂”力度,提高城市自我滚动发展能力。
建设新农村示范片,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
农业是强县富民的重要基础。南漳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扩大内需、促进农村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以此统揽“三农”工作全局,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示范片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学习借鉴湖北仙洪试验区经验,规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先以305、306省道沿线四个镇(区)36个村为重点,整合项目资金5亿元,撬动农民投资5亿元,建设新农村示范片。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抓住全省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的机遇,坚持做大做强梅园米业、威利邦木业、水镜茶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民市民化。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创业园区建设,鼓励农民进城进镇务工创业。近年来,进入小城镇的农民达11万多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5.9%,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进程不断加快。
建设生态文化旅游长廊,走绿色发展之路
南漳文化底蕴厚重,是楚文化发祥地、三国故事源头、和氏璧故里、古山寨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廊道。全县上下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和最大的低碳经济,加快发展。
打造精品景区,提升旅游魅力。变破坏性开发为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变小打小闹、浅层次开发为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县内景区规模不断扩大、景点品位不断提升。
打造特色文化,提升旅游内涵。生态是基础,文化是看点。央视七台播出了《民间文化遗产廊道南漳行》专题片,展示了县内春秋寨、高跷艺术、沮漳巫音、端公舞、漳河源原生态和古法造纸技艺。
打造品牌服务,提升旅游形象。树立以“特”引人、以“新”迎人、以“奇”悦人、以“优”留人的理念,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品牌。
建设智力支撑体系,走创新发展之路
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地区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结合经济发展和产业、项目实际,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提高人才待遇,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确保人才引的进、留得住、作用发挥好。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把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拓新市场作为经营的中心环节。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绩考核体系。(作者系襄樊市委常委、南漳县委书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