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准确地说应该是经济贫困生(以下简称贫困生)。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学校中,贫困生人数约24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10%—20%,特困生人数约16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10%。
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界定标准不能等同于我国一般的贫困标准,其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从其构成可以分成固定人群和非固定人群。固定人群一是指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在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下,高校贫困生大多数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等经济不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还有部分从经济落后地区来到沿海等高消费地区就读的学生,收入与支出标准差距较大,使得生活更加拮据。二是家庭收入不稳定者: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只靠土地为生,收入随着自然环境时好时坏,生活不稳定;来自城镇家庭,父母无固定工作,收入微薄且不稳定,难以承担学生的固定生活和学习开支;家庭负担沉重者,多是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弟妹要抚养,家庭经济不堪重负。非固定人群如家庭变故,近年来较多出现的下岗职工家庭,断了经济来源,固定开支受到冲击,无法承担高额学费支出;经济变故,家人或本人病重需要支付高额医疗费,甚至负债累累,生活难以继日;婚姻变故,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不断攀升,部分学生因父母离异导致生活学习费用供给不正常,学习生活费用也就成问题。另外还有由于不可抗力的天灾人祸,使一些学生失去经济来源,加入贫困生行列。
现在贫困大学生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个家庭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贫富差距拉大,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增多。在“高校贫困生”群体中,他们由于经济压力较大引起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也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因此,相对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一部分贫困生在缺乏基本的学习、生活条件和身心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他们或者因四处奔波打工学习时间不能保障,或者因身心压力和生活困顿而不能集中精神学习,由此学业受损而影响其长远发展,从而成为高校中的“多困生”;还有一部分贫困生因家庭经济的过度拮据、生活的困苦无助以及心理上的焦虑抑郁,而对未来迷茫悲观,感到前途无望,由此进一步引发了他们对社会及当前改革的态度看法等问题,个别出现以自杀或伤、杀人等形式来报复社会的极端行为。近年来,由于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忧心的不可轻视的问题,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及其人格发展,已经成为高校育人和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一、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第一、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我国一般高等学校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针对扩招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的现状,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各高校要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抓紧抓好。贫困生在高校中占到将近20%的比例,从心理卫生的角度,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获取心理健康是在高校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
第二、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校帮困育人体系。为帮助贫困大学生减轻经济压力,国家不断健全助学体系,推出包括奖学金(含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困难生补助、学费减免、社会无偿资助等一系列积极措施,但相比于庞大的高校贫困生群体,这些仍是杯水车薪,只能缓解一小部分亟待解决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的压力,另一方面由此引发的关于贫困生隐私、依赖社会和受资助产生的心理压力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高校“育人”工作的本质要求我们在完善国家助学体系过程中,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贫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贫困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以积极的姿态战胜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第三、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社会的人口素质。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贫困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抱着通过求学改变命运的想法,他们在艰苦的生活、学习条件下顽强拼搏,但一部分贫困生由于各种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以发现和疏导,就会影响到其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高。高校中的贫困生终究要走上社会,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前提条件,如何发现问题并培养贫困生健康的心理,是我们大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贫困生中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第四、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和谐社会发展的大局。当前我国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对于高校要建立和谐校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如何促进贫困大学生群体与整个学校、整个社会的融合和谐。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明显增多,这背后也暴露了整个社会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阶层分化等问题。和谐社会应该是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能够得到妥善协调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措施,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困难的同时,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不仅在物质上进行资助,更重要的是针对其心理特点进行精神资助,通过全面、高层次提升其素质,使其获得知识、增强能力,不仅有利其长远发展,而且有利于帮助贫困地区老百姓从根本上脱贫致富,这是一种根本性的“造血”式的社会扶贫工程,因为通过扶助一个贫困生,往往能带动了一个贫困家庭、家族,甚至带动所在乡、村、地区的发展,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果是巨大的。
二、对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异同的调研
1、调查目的:
了解贫困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以及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异同点;分析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2、调查和统计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27个条目)、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六个量表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系统等多方面进行调研。问卷采取统一下发。共下发问卷1800份,回收1768份,其中有效问卷168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结果采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
3、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来自全校16个学院,1688名本科生(其中贫困生728人,非贫困生960人),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年级、专业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4、调查结果:
表1.1 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生活事件比较
项目 贫困生 非贫困生 t值
频度 11.79±5.56 11.61±6.24 0.599
应激量 26.64±15.04 25.31±15.53 1.774
人际关系 6.66±3.92 6.50±4.17 0.792
学习压力 7.59±3.64 6.07±3.53 8.663**
受惩罚 3.47±4.87 3.63±4.82 -0.664
丧失 3.24±3.29 3.02±3.15 1.369
健康适应 3.66±2.41 3.56±2.40 0.861
其他 2.40±2.82 2.90±2.97 -3.512**
注:* p<0.05, ** p<0.01(以下表格同上)
表1.2 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应付方式比较
项目 贫困生 非贫困生 t 值
解决问题 0.71±0.20 0.69±0.20 1.937
自责 0.32±0.21 0.30±0.22 1.491
求助 0.46±0.25 0.50±0.25 -3.265**
幻想 0.45±0.20 0.45±0.21 -0.549
退避 0.42±0.19 0.41±0.20 0.221
合理化 0.40±0.16 0.40±0.17 -0.282
表1.3 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社会支持比较
项目 贫困生 非贫困生 t值
客观支持 9.83±3.17 9.66±3.07 1.033
主观支持 19.45±3.16 19.22±3.38 1.143
支持利用度 7.48±1.76 7.56±1.87 1.377
支持总分 36.75±6.02 36.44±6.29 -0.934
表1.4 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项目 贫困生 非贫困生 t 值
躯体化 0.44±0.49 0.39±0.45 1.831
强迫 0.98±0.62 0.87±0.53 3.853**
敏感 0.85±0.64 0.69±0.56 5.405**
抑郁 0.70±0.61 0.61±0.55 3.213**
焦虑 0.60±0.56 0.51±0.49 3.727**
敌对 0.56±0.58 0.54±0.59 0.395
恐怖 0.40±0.50 0.35±0.44 2.459*
偏执 0.62±0.59 0.56±0.53 2.147*
精神病性 0.61±0.55 0.49±0.49 4.433**
表1.5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入学一年后对待生活的态度比较
由表1.1至表1.4,可以看出:贫困生比非贫困生的生活事件水平高,其中学习压力维度统计学差异十分显著(p<0.0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应付方式相比较,求助维度分值较低,统计学差异十分显著;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没有明显差别;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除了躯体化和敌对维度外,其他七个维度分值都高于非贫困生,其中恐怖、偏执维度差异显著(p<0.05),强迫、敏感、抑郁、焦虑维度差异十分显著(p<0.01)。由表1.5自编题目可以看出,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相比较,贫困生在经历大学一年后对待生活的态度反而相对于刚入学时消极失望了很多。
5、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非特困生差,其中抑郁、焦虑、强迫和敏感、精神病性尤其明显。和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而贫困生处理应激情境时求助的应付方式用的又较少。这些结果提示我们对贫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从减少贫困生的学习压力;完善其应对策略,尤其是鼓励其多求助于学校和他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重点关注等方面努力。
在自编问卷中,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题目“你是否在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做家教、兼职等)”,42%的贫困生选择“是”,只有19%的非贫困生选择“是”,二者比例相差比较悬殊。这个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贫困生群体面临的较大的经济压力,以及由于经济上的差距而带来的心理不平衡和学业压力。在对“你对大学生活的态度”问题进行调查时,一年级选择积极乐观态度的贫困生占57.0%,非贫困生占55.7%,选择消极失望的贫困生占到10.0%,非贫困生占到8.4%,二年级选择积极乐观的贫困生只占到36.0%,非贫困生占63.9%,选择消极失望的贫困生占38.3%,非贫困生占16.7%。这个结果反映贫困生在入学一年后由于经济问题引起的心理压力导致一部分学生对待大学生活不再积极乐观,这不利于高校贫困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对于贫困生的“心理扶贫”需要社会、学校多层面、多部门的努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虽然,此次调查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没有显著差别,这可能有测评工具的有效性、题目设置的合理性等原因,需要进一步的进行研究。相对于非贫困生, 作为心理健康状况处于弱势的学生群体,贫困生仍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当贫困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强健有力时,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有更好的保障,大学校园里因贫困带来的心理不平衡造成的恶性事件会有所减少。
三、高校贫困生异常心理的具体表现
第一、因学习压力较大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心理。贫困大学生把取得高学历作为日后提高就业水平,从而让家庭和自己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他们希望通过发奋学习而努力成才,彻底改变现实命运,所以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而现实生活中,贫困生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在拼命学习以期获得奖学金的同时又不断寻求勤工俭学的机会。一方面,较高的学习目标需要付出相对多的学习时间和因勤工俭学而不能保障学习时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急需通过勤工俭学自立与许多现实问题难以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的拼搏得以解决的矛盾,都使贫困生身心俱疲,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使在学期间学习压力更大,久而久之,部分贫困学生可能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甚至人格发生变化,出现精神病症状。
第二、自卑、敏感、不稳定心理。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感情,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面对经济贫困的现实,由于自卑缺乏承受挫折的忍耐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从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具体表现为很少与同学交流,不常参加集体活动,消极地对待人生,看待生活中的一切。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贫困生的心理特点。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内心极为敏感。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波动。另外,对于贫困大学生,他们的上学费用要靠家长借债或自己贷款供给,将来要靠自己的薪水偿还,面对就业压力,可能对自己的未来产生忧虑或没有信心,外在情绪表现抑郁消沉,言谈举止具有不稳定性。个别贫困产生退学、轻生的念头或行为。
第三、因人际交往困难而产生的抑郁、孤僻心理。在目前教育体制中对一个中学生的评价和认可主要依据的是其学习成绩。这样,无论是城市贫困生还是农村贫困生,都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优异的成绩,从而赢得同学的羡慕和老师的喜爱,即得到较高的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然而步入大学后,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让贫困生的成绩相应地失去了明显的优势,且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校园中凸显,而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感情的沟通,常伴随着一些物质联系,对于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同学可能出手阔绰,交际面广泛,而贫困生由于经济匮乏难以支付这类额外开支,如果不能另外开辟人际交往空间,易导致一部分贫困生索性采取“自我封闭”,失去与他人交往的热情;如果因“寒酸”形象遇到歧视或冷遇,强烈的自尊心也可能使他们产生对社会文化的敌对态度和强迫症状。由于贫困生时时为经济拮据所困扰,长期处于郁郁寡欢的不良心境状态,且又缺乏调节情绪的能力,故造成抑郁孤僻心理。
第四、虚荣、嫉妒心理。少数贫困生好攀比、讲究衣着打扮,追求享乐与高消费,生活上不勤俭节约,也不愿参加稍微艰苦的勤工助学劳动,他们虽然也属于贫困生,但却由于图虚荣,往往打肿脸充胖子挤入阔人之列,想让大家刮目相看,常用资助的钱或者父母辛苦借来的钱大肆摆阔,而对家庭经济困难视而不见。还有些贫困生自尊心极强,且心胸狭窄,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从而因不满、不服气或者羡慕对他人产生嫉妒情绪。
第五、行骗、犯罪心理。个别贫困大学生在个性心理方面,表现为自私自利、占有欲强、自我素质低、自制力差、法制观念淡薄,经受不住贫穷的磨难或者对社会及富裕的人抱有抵触、敌对、报复心理。无视校规校纪,在校内外从事行骗或者进行刑事犯罪,这类贫困生虽然人数极少,但对社会影响很坏。
综上可见,贫困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强烈的自卑感,极度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拘谨压抑的性格,尴尬的人际关系,因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学业压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就会引发问题行为。在贫困生的问题行为当中,比较突出的除了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失败以外,还有出走、旷课、偷窃、打架等。
四、导致高校贫困生出现异常心理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
1、来自弱势群体身份的压力。贫困生来自贫困家庭,其作为社会上所定义的弱势群体的身份会直接给贫困生带来诸多压力,社会部分人群对贫困家庭的偏见或者人们无处不在的同情都会给贫困生带来压力。
2、社会评价标准的变化和社会亚文化的冲击。中学时几乎以成绩作为对学生个人评价的唯一标准,贫困大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学习使成绩优异就能获得社会尊重和重视,而大学中评价体系的多元化使贫困大学生失去成绩优势,又因为家庭教育资源的匮乏而缺乏其他评价所需资源。另外,一方面,大学生中不时泛起的各种各样的消费热点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社会贫富差距在校园中的反映以及社会“一切向钱看”的亚文化的冲击,都给贫困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3、来自择业、就业的压力。当今社会就业竞争越来越大,大学生为了保证高质量就业,在大学期间通过各种途径如考证、培训、考研等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这些均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贫困生如果要获得同样的机会必须比别人付出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同时,他们对高薪酬的渴望而自身综合素质培养条件相对缺乏与社会高薪酬对应相对综合素质较高的矛盾,社会转型期间就业市场中存在的部分不正之风,都使贫困大学生产生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4、公开资助方式的压力。当今社会越来越关注贫困生的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这本身是件好事,但如果资助方式不当,善意的举动也会造成贫困生的心理失衡。由于我国的慈善事业尚不发达,机制尚不健全,再加上贫困学生的心理不够成熟,导致一些学生虽然经济上得到了救助,自尊心却受到严重伤害,甚至导致自卑、抑郁、嫉妒心理加重。
(二) 学校环境
1、环境变化的压力。每一位大学生初入校园,都需要有一个生活环境上的调整适应的过程。由于绝大多数大学设在大中城市,贫困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这对贫困生来说,是相对困难的。且较之其他大学生群体,农村贫困生适应期的压力更大,因为他们所感受到的新环境与旧环境之间的落差最大,所需要学习掌握的能力也相对宽泛。而与这一状况相对的,却是短缺的物质支持和社会支持,这无疑不利于贫困生对新环境进行认知调整,同时,如果出现认知偏差,还会影响到他们早期的人格发展,可能出现偏执的人格。
2、经济生活的压力。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每年上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往往是靠亲友筹措、社会资助、助学贷款等途径来维系的。因此他们长期处于有形的巨大经济压力中,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将自我封闭起来,造成心理脆弱、敏感、焦虑等不良心理体验。
3、学习压力。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那里普遍存在着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学习起点低(特别是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等客观情况。进入大学后,由于经济原因,他们既不能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随身听、甚至电脑等自学工具,又要在课余时间千方百计寻求勤工助学机会,他们在学习上的投入比其他学生要少得多。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期望通过努力学习获取高额奖学金以改变自身经济困境。这使他们经常处在一种想勤工助学又怕耽误学习、想学习又需要勤工助学的矛盾心理冲突中,而面临巨大的心理考验。一旦因勤工助学影响学习成绩时,这种矛盾冲突就会更加激烈。久而久之,这种无法解除的心理冲突使他们在个性与人格上发生改变,甚至引发诸多心理问题。
4、人际交往压力。贫困大学生和其他同学一样都有强烈的交往需要,但由于整日为学习、生活奔波,而且缺乏扩大交往的经济实力,使贫困生在人际关系上趋于封闭,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有的贫困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着师生善意的同情;有些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封闭,还有些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另外,与普通学生在生活习惯、言行举止、甚至艺术修养上的差异,也常使贫困大学生相形见绌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暗示。
(三)个人主观环境
1、耻于贫困。对于绝大部分贫困生而言,家庭经济贫困都不是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贫困既不是缺点,也不是耻辱。但有些贫困生却把贫困当成无能、丢人、耻辱,并因此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即由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
2、依赖贫困。有些贫困生认为,作为贫困生就应该得到学校的关心和大家的照顾,“等、靠、要”思想较多,一旦自己认为得到的关心和照顾不够时,心理就会不痛快,烦恼、哀叹甚至愤怒的情绪也随之而生。
3、败于贫困。所有贫困生如果能够把贫困看成是一种考验,思想上就会正确对待,行为上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但部分贫困生不愿意把贫困看成是磨难,而把贫困当成生活中难以承受的挫折,生活态度消极,并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问题。
五、我国高校针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高校贫困生的消极心态不仅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而且极易造成人格的不健全和偏执心理,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应结合国情以及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实际,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经济救助与心理救助有机结合起来。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根据贫困生的具体实际,高校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鼓励他们在困境、逆境面前不低头,能够正视困难、积极进取。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要让贫困生认识到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毕竟有限,要彻底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问题,还需要他们个人及其家庭共同努力,不能一味地等、靠、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力求使每一位贫困生都能主动承受由于经济窘迫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第二,全方位的经济资助是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针对高校贫困生问题,国家为使家境贫困的学生上得起大学,从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等五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高校在认真落实这些政策措施的过程中,应该提倡经济资助以“自助为主,他助为辅”,“先自助、后他助”,“有偿在先、无偿在后”,“以酬代补”的原则来建立高校学生经济资助运行机制,设法使各种补助通过劳动的方式来兑现,让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的贫困生获奖受补,以利于克服“等、靠、要”的消极依赖思想,树立自立自强的奋斗精神,以利于鼓励学生艰苦求学,勤奋上进。要合理安排、优先安排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园和社区参加勤工助学的公益劳动,既获得报酬、弥补经济困难,又得到锻炼,促进学习。让贫困生在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第三、加强典型事例的媒体宣传,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运用高校贫困生(特别是本校贫困生)中依靠自身努力,顽强拼搏而获得成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增强贫困生发奋成才的自信心,是他们以健康和上进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第四、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大力拓展高校的育人途径。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也应遵循这一宗旨,高校要十分注意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特别是对服务于贫困生的社团,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使贫困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深刻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地消除经济贫困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管理工作,倡导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真诚接纳、共同成长的理念,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第五、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高校贫困生健全人格。首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工作,在贫困大学生中,多数人的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失衡,可以随着诱发情境的消失或经过同学的帮助或心理辅导老师的辅导而恢复正常,只有少数人属于心理失常或心理疾病。因此,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各种专题讲座等形式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活动,让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其次,加强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辅导,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各种教育使贫困生对贫困问题有正确的认知,并进行必要的行为指导。另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就应考虑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尽早加以矫正。
六、天津大学在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
我校在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坚持在做好物质资助的前提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有机结合,实际情况表明,只有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一个计划——“2567资助计划”,加大物质资助
“2”——为贫困同学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共计2000多个,这些助教、科研助理、机关管理、图书管理等岗位都是学校人事管理体制中核定的固定岗位,此举一改过去为困难学生安排临时性工作来解决生活困难的做法,使资助培养贫困生规范化、长期化、制度化,实现了助困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校整体事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5”——从2002年起,每年划拨助困基金500多万元,用于设立特困生奖学金、为贫困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发放营养早餐、水果等,让贫困生深切体会到学校的关爱。
“6”——设立各类奖学金60多种,其中许多是专门为贫困生设立的,如曾宪梓奖学金、刘永龄奖学金、曙光爱心基金、“寸草”济困助学金、新长城助学金等。
“7”——积极与银行协商,联合制定了风险共担的解决方案,为贫困生申请到累计总额达7000多万元的助学贷款。到目前为止,该校获得助学贷款的学生累计达3400多人。
(二)、两条途径,增进身心健康
为促进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校从2002年起启动了“身体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条途径并举”的健康教育计划。在摸清贫困生普遍存在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学校利用德育课、学生网站、校报、广播站、学生电视台等各种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并邀请医学和心理专家在校园开展咨询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亚健康状态的危害,培养其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校在全体学生中提出了“健康从营养早餐开始”、“多吃水果有益健康”的口号,每年拨出专款30万元,用以改善同学的膳食营养结构。针对不少特困生因经济困难不常吃早餐的问题,该校免费为全校2000多名特困生提供牛奶、鸡蛋等早餐食品;针对男同学普遍不吃或很少吃水果的情况,学校每学期都统一购买并向全校4000多个学生宿舍配送水果。
针对贫困同学大多心理压力大、性格内向、自卑心理较为明显等实际问题,我校为每一位贫困生都设立了心理健康档案,成立心理研究所,引进执证心理医生,开设心理门诊,形成了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健康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学科研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仅2003年,就有800多名学生前来咨询,累计咨询时间超过1000个小时。
(三)、三项举措并举,促进人格提升
贫困生群体大多来自偏远农村,与来自城市的同学相比,他们普遍存在综合能力差、自卑感强、自我封闭等弱点。为此,我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施了贫困生素质教育工程。
——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面对贫困,认识其自我发展潜力。
——通过开展爱心回报社会的义务家教活动,鼓励贫困生发扬艰苦奋斗与义务奉献精神。
——面向贫困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他们创造轻松自在的交流锻炼机会。
《阳光、雨露和我》、《贫困奋斗成才文集》、《寸草文集》是天津大学出版的3部文集,书中收录了自1994年天津大学贫困生资助培养工作开展以来,历届贫困生征文中的优秀作品。在这些文章中,贫困生们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回顾了各自艰苦奋斗的成才历程,抒发了对国家和学校的感激之情。其中一首诗这样写道“倾情栽培木千章,参天高枝出前堂。十年铺筑成才路,玉成寒士作栋梁。”
总之,贫困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全面发展,这里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是一群优秀青年的健康成长问题,是我们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的健康发展问题。深入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不断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仅仅是贫困生人格培养的问题,更是在强调建设和谐社会、强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探索如何发挥高校育人功能,如何形成和谐成长氛围的问题,注重对高校助困育人工作各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和高校刻不容缓的事情。
参考资料:
[1]:《中国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和人格发展问题》,郑敏燕、廖柏珊2005年11月8日
[3]:《浅谈大学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杨志恒,陇东学院教科所 甘肃 庆阳 745000
[4]:《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李海星,中国高校学生工作之窗2003年3月22日
[5]:《谨防贫困生“心理贫困”》,方文晖等,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