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叫什么 于 2013-5-27 14:11 编辑
春天未到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媒体普遍掀起求实风
文章来源(天涯社区 天涯论坛 )
一批批严守专业的媒体人,不顾受惩处的危险,撑大自由资讯的边界范围,仿佛一股呼之欲出的破茧力量,正在汇聚实事求是的风沙¨¨¨
“忽 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好像是偶然发生,也好像是相约而至。12月中旬,大陆媒体突然连续发生好几起媒体充当新闻对象的“突发事件”:令人目不暇接。 紧跟着2011年的脚步悄然来到。
《时代周报》挺赵连海遭整顿
12 月13日出版的广东《时代周报》,推出了2010年“有影响力的时代100人”,“结石宝宝”之家的创始人赵连海被评为“年度民间人士”,并排在特刊的第 一位。赵连海是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受害者家长,因带头维权,今年11月他被北京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两年半徒刑。
《时代周报》在颁奖辞 中称,赵连海的遭遇反映了中国民间维权风险和困境,反映了中国民间人士对公平正义的信念“非镣铐和囹圄能够阻挡”。赵连海的原辩护律师李方平对海外媒体表 示,为了维护中国30多万毒奶粉受害者的权利,赵连海和他的家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次《时代周报》将赵连海评为“年度民间”人士,意义重大:“只有每个 人都去捍卫自己的权利、去发出声音,才会汇成一种强大的力量,促使政府的改变。”
15日,《时代周报》的主管副总编辑被要求写检讨书,虽然 该报已有不少报纸流出市面,但剩余的全部秘密回收。参与策划该系列报导的一名编辑表示,他们事前已经做过一番“风险评估”,最初的评选中,艺术家艾未未被 选为“年度艺术家”。但考虑到风险,最终将艾未未去掉。2009年8月《时代周报》因刊登“**子女占超亿元富豪人数91%”的文章,被有关当局痛批过。
无惧封杀 《河北青年报》刊艾未未专题
也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陆人都知道,近年来艾未未积极参与维权事件,包括收集四川大地震遇难学生名单、豆腐渣校舍资料、声援遭判监的四川 异见人士谭作人,声援刺杀警察的北京青年杨佳等。声援中,他曾在成都被警察殴打,德国医院检查发现是“重挫造成的外颅与脑体间大面积出血”。一个月前,艾 未未在上海的工作室收到当地政府发出的“拆迁决定书”,目前艾未未已被政府列入重点“异见人士”之列。
明知这个话题是个烫手山芋,12月 16日,《河北青年报》还是在副刊“文化人物”以“艾未未:寻找一切可能性”为题,对他进行了正面专题报导。文中不但推荐了艾未未的艺术成就,更以不少篇 幅介绍他介入的社会事件:“互联网的兴起让不擅长文字的艾未未产生了表达的欲望和可能,这让他除了在当代艺术领域之外,新增了一块重申个体和生命价值的 ‘阵地’。艾未未对时事的批评,也延续了他在设计领域的出发点:维护个体尊严。”
《华夏时报》挑战发改委
12月12日,《华夏时报》女记者吴丽华怎么也想不 到,那篇她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详细调查写成的《价格调控困局:食用油企业被逼停产》,竟会给报社带来那么大的风波。当她从食用油的经销商那得知北京汇福 粮油集团停止生产后,她以记者的职业敏锐迅速利用各种管道得到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并深挖出发改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价格所扮演的角色。
《华夏时报》刊发此文后,《重庆晚报》、《第一财经日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第二天13日,国家发改委批评该报导“严重失实,纯属主观臆测”。按照惯例,只要中央部委一呛声,下面媒体马上反省、认错、改正,不过这次可不同了。
12 月14日,《华夏时报》发表声明反驳说,上述报导为《华夏时报》记者现场采访而成,并有相关录音及文字记录,对于有关方面声明这则报导“严重失实,纯属主 观臆测”的说法不能认同。《第一财经日报》也同一天在它的网站刊发声明,证实关于食用油企业停产的真实性,还表示,作为一份始终坚持“对时代负责”的报 纸,对发改委的有关说法持保留意见。
媒体人自创“王小山新闻奖”
12 月13日,北京知名媒体人王小山针对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奖的不公正,首次设立了“王小山新闻奖”,奖励在过去一年里发表的新闻评奖记者和新闻人 物。光看这五个大奖的名字就别有寓意:“大铁锤奖”奖给年度最有力度的重磅新闻;“八爪鱼奖”关注有宽度的独家新闻;“稻草人奖”奖给有厚度和人道关怀的 新闻报导;“水产蟹奖”是鼓励那些有力度并被和谐的新闻人;“乌鸦嘴奖”是给有准度的评论人;而全年大奖也叫做“南美羊驼奖”,则奖给年度新闻人物。
王小山谈到他创立该奖的初衷:现在中国评的新闻奖,大多不靠谱,“不如在网路上网友大家自己 评一个,看看有什么效果。”消息传出,受到网民的热烈支持。为此王小山专门开通了一个帐号,征集大家对奖金的捐赠。“最少有捐七分钱的,多的有一两千的, 就这么凑起来了,现在有两万多元了”。
《潇湘晨报》纪念辛亥革命
今年11月,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潇湘晨报》推出了系列特刊。在特刊卷首语《所谓天下大势》中写道:“某个暴躁的士兵开枪后,武昌起义爆发了。这是99年前的一起偶然事件。
如 同一切宏大的历史,偶然事件的背后,一定是必然的逻辑在作用。大清帝国不是因为甲午海战才腐朽败落,苹果即使不落在牛顿的头顶也会落在其他科学家的头顶, 欧洲列强决不会仅仅为了萨拉热窝那个冲动的中学生就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辛亥革命的基础,是孙中山的执著、黄兴的冲刺、宋教仁的理想,是康有为的探索、梁 启超的思考、谭嗣同的牺牲,是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的《天演论》、容闳的《西学东渐记》。”
接下来文章谈到清朝统治者为了私利而否定宪 政,从而导致与民对立:“人民要电报以利资讯,人民要办报以彰思想。清廷越处处修墙,人民就越善于翻墙,‘面壁十年图破壁’。这近在眼前的历史,实际上就 是翻墙者对抗修墙者的历史,修墙者的心魔之墙高到一尺,翻墙者的攀越之道必然暴涨一丈。……中华民族错过了很多机会,中华民族还有很多机会。这就是我们纪 念辛亥革命的意义。”
发刊不久,《潇湘晨报》就遭到停刊,总编辑刘剑、执行总编辑龚晓跃亦遭到处分。外界评论说,孙中山先生的遗嘱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如何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这也正是《潇湘晨 报》的编辑主题。
还有媒体爆料说,10月13日《潇湘晨报》率先用半版的篇幅报导了《温家宝接受CNN专访谈政改》,除另一家快报外,全国 其他报纸都没有报导。按大陆不成文规定,凡事涉及中央领导人的消息与讲话,一律采用新华社通稿,没有通稿就不能报导。《潇湘晨报》出刊后,被解读为内 部发生分歧,引起多位政治局常委震怒。于是中宣部草草说“秋后算总帐”。
旺报专访长平
今年 九月,台湾《旺报》专访了大陆著名媒体人长平(张平)。在谈到最近官方对媒体的管制时,长平表示,十年前在互联网的管制方面缺乏技术时,纸媒常收到禁 令:“不要转载网路上的谣言”,现在反过来了,网路会收到禁令:“不要转载《南方都市报》的新闻”。这个转变体现了大陆媒体业。现在 虽然管得紧了,但也看到新的裂缝在出现,新的光亮在照进来,一切都在变化中。
因为媒体必须面对市场,哪怕是《人民日报》,也要想到读者是否 愿意看,是否有广告收入。比如两会期间湖北省长李鸿忠抢夺记者录音笔引发连署抗议,那个被夺录音的记者就是《人民日报》下属的《京华时报》记者。现在很多 媒体人追求专业主义的独立性原则,讲求新闻独立,比如13家报纸关于户籍制度改革发表共同社论,媒体人连署抗议《重庆晨报》在三名记者被警方拘传时的表现 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媒体人的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