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54|回复: 0

一支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6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燕俊是位年轻人,与我有师生之谊。排除情感因素,客观地看,《逝者如光》是一篇很好的小说。

  小说笔锋走势沉着,没有耍什么花腔,使的是很规矩的叙事笔法:铺叙、回溯、楔入,平平使来,轻松而略显大气。也没有故意加大后二者的分量而造成乱花迷眼的效果。三个独立的故事分述着“我”经历的三个女人:陈露、阿琪与谢佾,一个是由学气未脱向融入社会转变的进行时,是一朵渐次打开的初放的月季;一个是商海纵横的冲浪好手,是一朵热烈开放的国色牡丹。如果说后者是一盏葡萄美酒,可以借机醉人,可以沉入忘乡,那么,前者就是一泓清泉,只是这泉的清冽渐渐沾染瓢尘。还好,我们陶醉于酒的麻痹神经,也接纳泉的凡俗口味,尽管抱着不得纯粹的遗憾。倒是陈露是一个谜一般的女子,也不是毒罂粟,也不是刺蔷薇,而是情人节那天售卖的异域玫瑰,因为代价不菲,所以只合娇贵。陈露除了同时撑起故事,还起到药引的作用,孕出其他故事并直接作用于另两个女子的情性,影响她们的命运。故事的层次感把握很好,人物性格里若隐若现似不存在却又浓得化不开的对死亡这一存在状态的偏私潜行于故事底层,而前后故事之间的节榫弥和得很自然;深夜里的电话有着提高读者心脏的作用,既是对好莱坞经典“情节剧”的成功戏仿,又一定程度地切合主题:恐惧(某种程度上是偏好)会不会继续?故事会不会重演?迂回和留白建筑起思考空间,也提升了文本价值。

  我以为,文字里流露的宿命感是本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而宿命描摹的火候也拿捏到位,文字既没有过热地介入,也不曾剥离而显得过冷。叙述的语调分寸感很强,难得在作者现有的年龄段和阅历上能拥有如此冷峻的笔调。一般说来,大学校园里的习作者们难脱“学气”,这也就是我们通常以“校园文学”目之的缘由。《逝者如光》似乎少了这个阶段特有的扑鼻而来的青涩浪漫,而显得凝练持重。

  暗夜与网络成为“现代人”生存的情感避难所。在虚拟和窗帘遮掩下的情感是相对袒露的。但黑夜总要迎来白昼,网络亲密总敌不过推拉到现实的强烈冀望。现实生活的虚浮浅表和内心对深层生存的热望构成相与制衡的两极,我们一面过度挥霍生命,吞噬快乐、顶点、浅表、短暂,享受生命点燃之后袅袅升起的烟圈,一面在肌肤深处张大着灵魂的嘴巴寻求悲哀、虚脱、深度、永恒,并因为虚空而焦渴不已。其实对立的并不是生存境遇与内心体验——短暂的也可以是深层体验极点,永恒的也可能是空虚无聊——而在乎我们体内的饕餮:因为寻求,所以矛盾。矛盾的不可调和不能不说是悲哀,但同时何尝不是上苍的恩典:正因为对归属感失乏状态的不满和自觉弥和的奢望,才将我们与动物区分开来。

  如果说到遗憾,我对文题不太满意,无论是《逝者如光》,还是开初的《光缝》、《沐浴死亡之光》,我都认为与本篇不很合契,确切一点儿说,是太切合文本了一些,显得略为老实而不够落拓——如正文走笔。

  行文之初,我点燃一支烟,原本以为一支烟燃尽,千字文也该出炉了,但不得不忍痛一次次掐灭,因为我发现自己思维突然滞涩,以快手自居的我竟然需要花费三天时间打磨出一千来字。点了又灭,灭了又在上一次留下的痂上看红色一点一点亮起来。我知道,是小说的魅惑。等我终于写下最后一个字,才吸尽最后一口红,再看它在烟的阙无里消散。这种执意打造的完整是不是也是人生一态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漳热线 ( 鄂ICP备2021000082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62402000199号 )

GMT+8, 2024-11-28 14: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