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37|回复: 3

刘树红:演绎“芝麻开门”新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6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恭喜,楼主发此新帖随机获得 3 金币
2006121514361469534.jpg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刘树红常常这样对着芝麻“发呆”。 

    为芝麻走出那个“门”

  1996年6月9日,那是现任水镜油脂有限公司经理刘树红永远记得的一个日子。他什么也没有带,走出了南漳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的大门。熟悉的单位在背后距离越来越远,市场的轨道在眼前一步一步踏进。他知道自己不能回头,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要走,就彻底!

  这一天以前,他是这个集体性质公司的保卫科长。1989年高中毕业后,他在襄樊日报当过城区发行班长,在市公安机关干过特警队员;1992年,他回到南漳,在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当保卫科长,正宗的商品粮户口。可是,他没有想到,这个有着30多名员工的公司,9个月才能拿一次工资,每月工资263元。半饥半饱地拖到1994年。这一年,刘树红实在不想再继续这种工作状态,公司没啥业务,天天就是放假,天天就是端个茶杯看报纸,想干点事也找不到。

  1994年,在“半上班半放假”的状态下,不甘心“混日子”的刘树红在相隔县城不远的老家榆树岭投资买回打米机、打糠机,办起一个小型加工厂。这一年,凭加工费他赚了1000元钱。尽管赚得不多,他还是很满足。这已是半年的工资了!

  1995年,形同虚设的单位已很少有员工去报到:有事来一下,无事在家听候通知。而刘树红抢抓一切时间继续干加工,这一年他赚了5000元。5000元,虽然来得辛苦,却踏实与甘甜,与在单位上玩着拿工资相比,他感受到了价值所在。这也使他对自己将来之路有了清楚的认识:与其在单位上赖着当“包袱”,不如到社会上创造“财富”。

  当时,榆树岭有个40多人的油脂化工厂,专门生产芝麻油、桐籽油,已处在倒闭状态。刘树红总是有意无意地光顾这个厂子,了解油料加工市场和利润空间,准备进军榨油业,走上“卖产品”的路子。因为仅靠赚取加工费,利润空间和市场空间都不大。但是,能不能赚到钱?厂里的技术员明明白白告诉他:“‘七十二行,赶不上打榨熬糖’,利润空间大。”“既然有利润,为何厂子要倒闭呢?”刘树红反问。技术员毫不隐瞒:“公家在办。”就是这一问一答,刘树红做出了投资芝麻油深加工的决定。

  1996年,刘树红找到城乡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当时的经理,坦诚了自己心中一直以来的想法:“我不想上班了。这样也可以给单位减轻压力。”当时,单位上已有两个人“下海”,单位实行的政策是停薪留职可以,但每个月需向单位缴点钱,以留住本人的商品粮户口。袁望清却舍不得刘树红走,因为刘树红办事利索。他告诉刘树红,公司准备派刘树红出去培训再予以重用。前后谈了3次,袁望清都没同意。最终,1996年6月9日一大早,刘树红来到办公室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自己的物品,便毫不迟疑地走出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门。那一刻,他心中还有最后的一丝心理保障:就是赚不到一分钱,妻子在医院上班,也不至于没有饭吃。

  艰难过后开始“芝麻开花

  回到榆树岭,刘树红一狠心扔掉所有的来料加工设备,贷款6.7万元,买回了成套榨油设备,在和榆树岭老油脂厂相隔100米的地方建起了年产6000吨芝麻油的厂房。一个是已停产的集体性质老油脂厂,一个是新建的私营油脂厂。

  在这个地方建厂,刘树红还有自己的考虑:一是在老家,各方面都比较熟悉;二是这里芝麻种植量较大,不愁原料。与此同时,刘树红以前所未有的气魄,以一天50元的“高薪”聘请了技术员,全面负责生产技术和设备管理。

  但是,市场经济那只神秘的大手并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就能掌控的。从1996年7月扔掉加工厂建起榨油厂到1998年7月的两年时间,刘树红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亏进去3万多元。自己的油纯质量好,可就是卖不出好价钱。推着个三轮车,拖着几百斤的油,他走大街串小巷,一斤只赚5毛钱也没人要。很多人闻也闻了,尝也尝了,就是不掏腰包,最后几百斤油从哪儿拉来的仍拉回哪儿去。人家说:“自己说是最正宗最纯的芝麻油,谁相信?”“咋办?难道真的没有出头之日了?”

  1998年7月底,推着三轮车在大街上叫卖自己的芝麻油的刘树红,看到花石桥有个油厂生意特别好。这一发现,让他开始深思自己的发展思路。又是难眠的时段,辗转反侧的结果是:自己差的不是质量,差的是一种信任。自己的厂子在乡下,买家看不到,警惕心理会让他们收缩购买欲。再说,谁会相信一个游街叫卖的?1998年8月,刘树红在县城小西门租了一间60多平方米的门面。这成为刘树红与芝麻之缘的“转折之旅”。10月,这间门面开始投入生产。10月、11月、12月,刘树红赚了多少?赚了4万多元,他掘到进驻县城的“第一桶金”!

  为此,他也付出了艰辛的汗水。榨油机、炒锅,还有销售的柜台全挤在这60平方米的空间里。早上天一亮,眼睛一掰,他和两名帮工就投入生产中,在县医院上班的妻子和才上幼儿园的孩子都得起床,被套叠放在老式柜子里。这个柜子白天既是衣柜又是柜台。他进驻县城后采取的关键性策略就是“现榨现卖”,顾客因此成群结队等着买现榨的油。屋里热烘烘,油烟迷漫,大汗淋漓一直到晚上10点。然后,一家三口再摞起芝麻饼,放下铺板,睡在芝麻饼搭建的床上,在又香又热的“特殊卧室”里入梦。这样的几个月,直接效益是他还清了所有的欠款。

  初尝芝麻甜头的刘树红,进入更深层面的思索。品牌意识、宣传意识开始成为他思考的主线。

  1999年春,他在小西门找到一个150平方米的门面。在这里,他用自己的名字“刘树红”注册了商标,推行芝麻油罐装和礼盒装,全面上档次。从此,他的芝麻油销售一年比一年火爆,犹如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到2000年,他的芝麻油在南漳市场上的占有率高居榜首,大家开始称他“芝麻大王”!

  “芝麻大王”演绎开门新传

  随着效益一天比一天好,150平方米的租房已不能满足他的需要。包装盒放不下了,储藏间不够了,3个5吨的油罐无处可放,生产、仓库、储备、包装等都告紧,这些助推着刘树红朝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2002年底,他在县城水镜东路买下882平方米的土地,投入资金于2003年5月建属于自己的厂房。这时,他的心变大了:要走出南漳,带着南漳的芝麻油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就在他“野心勃勃”地扩张时,一个更大的商机向他走来。武安镇油厂破产,“水镜庄”商标成为闲置资产。精明的刘树红用6000元购得“水镜庄”商标使用权。有了这个金牌商标,2005年10月,刘树红组建了水镜油脂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水镜庄牌”黑芝麻油、纯芝麻油、香芝麻油等系列产品。从一个小作坊步入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刘树红终于破茧成蝶!

  南漳传统有种植白芝麻和黑芝麻的习惯。但以往都是零星种植,农民自种自用,没有把它摆上“增收大席”。刘树红借助这一优势,大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实行“包种子、包配料、包技术、包价格、包回收”的“五包订单”政策,签订“水镜庄芝麻订单”一万亩。按照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40元的“订单价”现金收购。这样,刘树红不仅有了自己稳定的原料基地,还带动了农民增收,更重要的是,他把南漳的芝麻做成了一个产业。2005年底,“水镜庄”牌系列产品迅速在襄樊走红。好邻居、雅斯、美联等超市,还有南湖宾馆等星级宾馆,都是直接配送。2006年9月,沃尔玛武汉分公司食品采购部的张瑶找到刘树红:“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水镜庄’系列产品占有率高,评价好,你看能不能与我们合作?”就这样,“水镜庄”系列芝麻油打入了全襄樊市所有的超市,同时远销到郑州、上海、武汉等地。

  目前,水镜油脂公司虽才组建一年多,却已是南漳县最大的专业化生产加工芝麻油的企业,先后获得QS认证、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还获得湖北省放心食油等多项荣誉。更为可喜的是,今年公司的销售收入已突破千万元大关,当年那个走街串巷卖芝麻油的穷小子已不见了,“芝麻开门”的新传还将继续。

[ 本帖最后由 深山红叶 于 12-16 20:09 编辑 ]
发表于 2006-12-1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此回复帖随机获得 1 金币
:) 不认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6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刘总可是南漳人看着 “长大” 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18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漳人的骄傲,榆树岭人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漳热线 ( 鄂ICP备2021000082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62402000199号 )

GMT+8, 2025-1-22 15: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