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8|回复: 1

板桥——神秘的土地,神秘的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8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板桥是一块神秘的土地,神秘之处就在于她所拥有的外延和包容的内涵与众不同。这几年,我一直用好奇的心态和目光关注着这里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目的是想从中得出一种规律性的结论。这期间,尽管自己读书不多和孤陋寡闻,难于对其中的奥妙进行深层次的揭示,但是,朝夕相处和耳闻目睹之中对一些表象特征应该说有了一定的认识,诸如我已经熟知的这里的风与水,这里的山与石,这里的人与物,这里的形与貌等等,便是板桥神秘的缩影…….。

“朝天石”——七村媲美  

“朝天石”,是板桥的自然景观之一,遍及板桥的南湾、晏山、谢家川、木桥、樊家河、瓦屋场和西冲七个村。从体形上看,虽然其不能与云南的石林相提并论,但其小巧玲珑和婷婷玉立之态犹如雨后春笋,实属让人在惊叹不已之余而又对其形成过程百思不得其解。当地人由于对它认识不足或者是习以为常的因素,故不约而同的称之为“倒插石”。直到1998年秋,武当山的现任道长徒步来到嘉庆年间皇帝授封的板桥“中武当”(又名“九龙观”)时,人们才知道这样的石头叫“朝天石”。当时这位素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安度平生”的道长看见这种石头后,一反常态,顿时欣喜若狂,说是道教书中有言,凡生长有“朝天石”的地方便是出“达官贵人”的人杰地灵的地方。现在,我不敢肯定和否定这种道教理论的对与错,但是,这里确实为党和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并且以中高级领导干部居多,冯哲夫、张怀念、伍荣显、陶雨伦、周善亨、冯祖强、刘友明、冯泽学、张道山、杨才举、陈高贤、李世久等等县(处)以上的人士,还有南漳民主革命以来考入中央黄埔军的冯应楚、吴思炎便出生在这些地方,事实究竟如何,应该说他们是最好的印证。

“西流水”——随处可见

记不清是哪部古书说过,“西水倒流十二里必出贵人”。现在,我不打算去寻找这种观点的论点和论据,单纯就“西水倒流”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而言,人们很可能要问在地质时代发生地壳裂变的时候为何殃殃中华大地偏偏出现了南漳县板桥镇如此东高西低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地质奇迹。时至今日,虽然受植被破坏的消极影响,西流水量故然有所减少,但是从镇东九龙山流向镇西二十多公里的清澈如镜的三股泉水流仍然常年滔滔不绝。在曲经通幽与保康县的冯家岭村匆匆接吻之后,又在板桥镇的潮水河急转直下向东掉头80公里汇入漳河流域。说到这里,我想下一个“漳河源头是板桥” 的定义,但又怕薛坪镇的“小武子”不高兴,只好就此打住,这个定义是否成立,相信在读者亲眼目睹“西流水”以后定会产生与我们相同的观点……。

“潮水河”——三涨三落

潮水河,是从板桥镇潮水村穿越而过的一条河流,也是板桥镇镜内的“西流水”自东向西的交汇地。这里有两个形似“牛鼻子”的泉眼,年复一年的膨发出清澈的泉水,而泉眼的背后又是无依无靠的万丈深渊。说远一点,辛亥革命时期武汉国民临时ZF的内务部长冯哲夫就出生在这里。说近一点,“潮水河”也得名于这里。它一日三次潮涨潮落,近观之,潮涨之时泉水汹涌澎湃,似忍辱负重的汉子驮起大山的希望;潮落之时泉水缓缓隐退,像含苞待放的少女给人以无限的爱恋。其豪迈壮观的气势和恬静斯文的状态,是如此的成熟和美丽。过去,我只知道海的潮涨潮落,茫然于山泉的此类现象。后来才从书本中发现,离月亮最近或最远的地方是导致潮水涨落的直接因素。有鉴于此,又使我联想起板桥虽然是离县城最远的地方,但是党和人民心目中时刻装着板桥,板桥是全县大家庭中的一员,所以同样是离县城最近的地方。我和我的同仁们愿用思索的潮落胸怀和实干的潮涨精神来开创板桥美好的未来。

“哲夫墓”——风雪无缘

辛亥革命时期的武汉国民临时ZF内务部长冯开浚,字哲夫,板桥镇潮水村果木冲人,是国共两次合作时期的高层民主志士,其早年留学日本,后于30年代开始,利用祖辈遗产坚持走实业兴教救国的路子。解放前夕,又配合中国共产党大搞减租减息,令其家人善待百姓,共种共享,因此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知己。1951年,湖北省人民ZF主席李先念邀请其出席当时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的湖北省政治协商会议的途中于襄阳病逝,享年81岁。现其安葬的地方即其当年请工开恳的宅基地后面的果木冲山岗上。此地风水独特,既使北风呼啸,燃放一根蜡烛置于墓地,火焰安然无恙,垂直无绕;既使大雪纷飞,落在墓地自融自化,毫不堆砌。因此,当地村民概括为“刮风不过风,下雪不落雪”。如今,虽然哲夫先生垂古千秋,但是他的“出污泥而不染”的民主革命思想和“思富裕于民众”爱国爱民行动却流芳百世……。

“中武当”——香火燎绕

中武当,又名“九龙观”,是湖北省境内继武当山之后,列于保康祖师顶之前的第二大名观,位于板桥镇谢家川村九泉并涌的九龙山顶,是嘉庆初年板桥乃至秦巴山脉的道教信徒遵照皇帝授封的旨意布施兴建的,也是早在解放初期经市、县宗教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法道教场所。400多年来,“九龙观”饱经战乱痛苦,几兴几废。但是,尽管如此,善男信女仍然常年云集于此,香火不断,燎绕千里。问何故,香客答曰:九龙仙观,庥泊人间,要财赐财,要福得福,要子赐子,要官得官。若民众在此许下夙愿,定能心想事成。

1992年,谢家川支部SJ王明学作为领首人,集全村之力,按照当地老人回忆的历史原貌,迫于资金压力,只好因陋就简地修复了九龙观。8年来,共为集体创造旅游财富10万余元,拉动火纸、鞭炮、菌耳等地产品销售达80万多元。仅今年正月初九的祖师爷生日这天,来自荆门、宜昌、襄樊及本县的香客就达75辆农用车4000多人,那场面真是钟声、木渔声悠扬悦耳,爆竹声、鞭炮声响彻秦巴北冀。

现在,板桥镇本着尊重原貌、滚动开发、修旧如旧的原则,斥巨资于九龙观建设。其中,12月20日前完成牌坊、宫殿、小观和游道建设任务以及佛田、停车场征用工作,并于同月28日举行开光仪式,大观和钟楼的复修工程也将于明年6月正式接待香客。相信到那个时候,人们到此既能感受“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快慰和愉悦,又能运用民俗科学寻求人生的闪光亮点和寄托人生的精神希望。

古民居——四十八处

古民居,是板桥最为壮观的人文景观之一,现存完好的48处徽派古建筑群遍及全镇的43个村,其中以冯氏民居为代表的徽派建筑群占居半数以上。在这48处古民居中,从其建筑风格、工程造价、建筑工艺和建筑规模来看,国内的任何一处现代民居包括欧式别墅在内均无法与其一比高低。特别是板桥镇冯家湾村的冯氏民居,虽然历经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是“我自岿然不动,”那石鼓、石坎、石框、石窗,那耕读图、子孙图、状元图、百鸟图,均用高级石材精心雕作而成;那渔跃龙门、女子纺纱、麻姑献寿、金瓜高悬,那青箱世业、自讼吾身、望子成子、天赐洪福又以珍稀树木刻制而蹴,那涂料、那瓦砾、那地板、那踏步,除了岁月的侵蚀之外,几乎完好无损。亲眼视之,我们在为我们先人的聪明智慧和才能倍感骄傲的同时,也为冯氏民居的主人当时所拥有的巨大财富而唾涎羡慕。不信在你看了之后,剩下的只有点头称是和不可思议了…….。

受篇幅和版面的限制,我想说而不能话多。关于“长寿星——户平一位”、“老百姓——毛笔写字”、“待客人——两茶并施”的故事,只有在山乡民乐的伴奏下以后慢慢地再叙了……。  


作者:迎河子
2001年10月6日
发表于 2007-7-8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wz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漳热线 ( 鄂ICP备2021000082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62402000199号 )

GMT+8, 2025-1-22 15: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