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9|回复: 5

(随拍)直击干旱洞庭湖底变草原风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有媒体报导称长江中下游大面积干旱已致洪湖干涸、潘阳湖底成了大草原,实际上作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的洞庭湖同样为干旱所困扰,水面面积从250多万亩锐减致50多万亩。目前已至正常年份的洞庭湖汛期,本应该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湖面,仿佛还处于冬季的枯水期一般,所不同的是那些枯水期的湿地俨然已经成了辽阔的大草原,野草和芦苇成片成片的疯长。
             周末专门到湖区感受这难得一见的洞庭湖汛期枯水场景,虽然5月21日到24日出现了一段降水过程,加之三峡水库放水的作用显现,5月27日,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到洞庭湖水体面积增加577平方公里,但水面积仍处于低值范围。有媒体就惊呼,洞庭湖腹地昔日一望无际水域的地方,现在却变成了一片辽阔的绿色草地,犹如南方的“呼伦贝尔草原”。
           春夏连旱,使得湖区水面锐减,与历年同期平均面积比较偏小六成,洞庭湖的湿地生态受到严重影响。表面上看湖水减少露出湖底,时间一长,野草连片生长,貌似生机盎然,实际上洞庭湖区正常的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用生态危机来形容也不为过。鼠患成灾且不说,鱼类资源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现在正是洞庭湖汛期各种鱼类繁殖期,也是洞庭湖鱼类人工养殖最关键的季节,但干旱的现实,湖面的缩水,使渔民们变得生活无以为继、无所事事。大量的渔船只能无可奈何的停泊在狭窄的湖汊内、甚至直接搁浅在已变成大草原的湖底。所以不仅是目前的水产鱼类资源遭到灭顶之灾,其实这种生态的危机,将来也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恢复。
            湖底成了大草原,看起来很美,却凸显出目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多年来虽然因为三峡大坝的建成而消失了年复一年的洪水泛滥,但这一定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事,过去人与湖水争地盘增耕地,人为的减少了洞庭湖面积,现在仍然是人为的原因筑坝蓄水,一但遇到干旱气候,洞庭湖出现目前的状况也是理所当然;出现湖区生态危机自然也是天灾加人祸。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发表于 2011-6-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4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4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4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wzg22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漳热线 ( 鄂ICP备2021000082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62402000199号 )

GMT+8, 2025-2-22 13: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