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肠胃炎
多发于春夏或夏秋之交季节,传染性很强,死亡率较高。
1病因:栖息环境不清洁,水温,气温变化急剧。
2症状:初期急躁不安,乱钻乱爬,常常往泥里钻,后期不食不动,反应迟钝
3防治方法:保持栖息环境清洁,用漂白粉溶液清洗容器,保持水温气温稳定,将酵母片搅拌入水盆中。连续喂3-5顿,基本可以治愈。
二,烂皮病
也称蜕皮病,从蝌蚪到成体都有危害。
1病因: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病菌感染。
2症状:患病的蝌蚪体腔积水,内脏器官病变,体表皮肤脱落,患病后初期表皮失去光泽,皮肤湿润程度减低,腐烂,逐渐脱落,继而扩展到整个背部和躯干,眼球也变色失去视觉。
3防治方法:投喂饲料要多样化,保证营养丰富全面,富含维生素较高。同时,结合抗生素药物,灭菌消炎,患病蝌蚪用3%食盐水浸泡10-15分钟,每天两次。成体用5%食盐水清洗患部。
三,红腿病
最为常见的和危害最重的疾病,蛙和蝾螈都会有。
1病因:捕捉,运输过程中,挤压受伤,加之栖息环境不佳导致细菌感染。
2症状:腿部充血发红,皮肤下肌肉充血,严重者发炎溃烂。可扩展到肠胃,肾,肺等内脏器官,发病期行动困难,食欲不振,死亡率较高。
3防治方法:切勿使皮肤受损,密度要适当,用3%盐水浸泡12-20分钟,用高锰酸钾兑水浸泡30-40分钟。
四,水霉病
1病原:淡水中发现的水霉菌有10余种。
2症状:感染了水霉菌的卵,蝌蚪或成体,幼体,在感染部位肉眼可以看到棉絮状白色的菌丝,并逐渐从感染部位向四周扩大,菌丝根部深入卵内,蝌蚪和成体,幼体肌肉内,吸收寄生体内的养料,导致胚胎死亡或卵坏死,患病期行动缓慢,食欲不振,最后消瘦死亡。
3防治方法:注意上手时动作要轻,不要造成表皮破损,对患病的卵及蝌蚪用20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分钟,每天两次,对成体和幼体可用10%的紫药水,或用5%的盐水涂抹患处至痊愈。
五,鳃霉病
1病原:在蝌蚪期非常常见,由鳃霉菌感染蝌蚪而致命。
2症状:患病的蝌蚪不摄食,游动缓慢,鳃组织出血,最后导致呼吸受阻死亡。
3防治方法:凡有鳃霉病水质恶化较多,有机质含量过高,水体变臭而诱发该病。因此,要注意勤换水,保持水质清洁,用0.7mg/L的硫酸铜加硫酸亚铁合剂(5:2)溶液浸泡10-25分钟。
六,气泡病
1病因: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和气温过高,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及有机质分解,水中的氧,氮呈过饱和状态,以气泡的形式从水中冒出,附着于水草等固体物上,蝌蚪在摄食过程不断的把气泡吞入体内,使肠胃充满气体,引起腹部膨胀而致病。
2症状:患病的蝌蚪肠道充满气体水肿,腹部鼓胀,身体失去平衡,仰俯于水面。
3防治方法:注意调节水质,水质不要过肥,经常换水,发病时将蝌蚪取出放入清水区域,不投喂,几天可恢复正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