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许两年来的牛市,让人们淡旺了新股上市首日也会跌破发行价,开放式基金也会跌破面值,笔者注意到,截至8月21日,共有四只基金出现了跌破面值的走势,其中长城品牌优选跌幅最大,净值仅为0.9785元,其他三只基金分别是交银施罗德蓝筹、泰达荷银市值优选和金元比联宝石动力保本。而这四只基金中,均为8月份发行的新基金,除了金元比联是保本型基金外,其他无一例外都是股票型基金。
而如何看待这些跌破面值的基金?这些基金还值得投资吗?是申购新基金好还是申购这些便宜的基金好?笔者认为这些生动的案例本身就能给投资者以启迪。
首先,基金作为一种投资品种,风险是与生俱来的,可连年翻番的基金整体走势使得很多新进入这个市场的投资者对于投资风险的认识是不足的,投资理念上也是更多的借鉴了股票市场投资的经验,因此,更多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便宜的基金或者说新发的“1元”基金,我们从近期的中邮创业核心成长首发100亿份,当日即获600多亿资金超额申购的热情就足见一般了。因此在面对价格2、3元之上的老基金和只有1元的新基金,投资者并没有意识到一份基金中所包含的资产价值,只是主要到了价格绝对值的高低,而这种理念就好比,投资者在沪指4900点上不敢投资股票,却敢于投资建仓在4900点之上的新基金,很明显,一味追求低价格的基金是不足取的。
其次,基金作为一系列有价证券的投资组合,单位基金净值的计算不简简单单的是其组合的盈亏的多少所决定的,还涉及了诸如交易成本等一系列因素,简单来说,就是基金净值是由基金组合的效率和交易成本所共同决定的,这与基金团队的管理水平有关,也与当时的市道有关,而这些跌破面值的基金,建仓期均在沪指4600点之上,且必配的是那些蓝筹品种,虽然股指在随后的时间是不断向上的,但随着场内热点逐渐由蓝筹股票向题材性个股蔓延,并伴随了一次较大幅度的调整后,这些基金的股票资产组合必然受到了一定的拖累,加之高点为快速建仓必然带来了较高的交易成本,这些新基金跌破面值,吸引眼球也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横向比较,同样是新基金,发行期的不同决定了其股票建仓成本的不同,因此在不考虑资产组合效果的前提下,与本周已经结束发行的光大保德信优势配置基金相比,这四只破发基金的股票建仓成本所对应的大盘点位一定会更低,因此对于热衷投资新基金的投资者而言,轻松申购这些跌破面值的新基金远比按比例配售进行申购的新基金优势多得多。而如拓展到发行期更早的老基金,从建仓成本角度出发,老基金的优势无疑更为明显。这也是基金投资中“熊市买新,牛市买老”格言的由来。
而纵向选择投资基金,仅仅考虑基金的建仓成本是不完善的,还需要一系列外部指标作参考,比如说历史成绩,基金经理的职业素养,著名基金评级公司的评级等等,而新基金在这方面与老基金相比,显然可供参考的外部指标并不完备,因此笔者更倾向于建议投资者选择经过市场考验的老基金,毕竟在混沌的沪指4600点之上,投资那些历史表现稳健的老基金远比那些建仓在激情大于理性市场环境中的新基金更能给投资者带来心理上的安慰。
由此,此次新基金的再度跌破面值,既给投资者带来牛市也有风险的提示,也对投资者青睐投资新基金提供了一个鲜明的反面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