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曝光正确是一张好照片的必要条件之一,如何才能做到曝光正确?相机的测光?自己的经验?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
其中有一条法则相信大家都听过,就是“白加黑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画面里白色比较多的时候,要曝光正确就有加补偿;而画面里黑色比较多的时候,要曝光正确就有减补偿。
有人就奇怪了,白色比较多的时候还加?不过曝了?黑色比较多的时候还减?不欠曝了?怎么恰恰相反的呢?但是事实的确就是这么奇怪,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相机的测光表对它所“看”到的任何景物都会告诉相机说:“你给我把这张图象调整成为18%灰。”于是相机调整快门和光圈到达那个组合。
例如,极端一点,“看”到全白的纸,相机也会调整快门光圈使白纸成为18%灰图像,(由于白纸反光强烈,光圈快门自动减少曝光使用小光圈和高速快门,)白纸拍成了“灰”纸,相当于欠曝,想拍成白色,就需要人为增曝光补偿。
“看”到全黑的纸,它也会要相机把黑纸拍成18%灰,(由于黑纸没有光线,快门和光圈就要自动增加曝光使用大光圈和慢速快门,)黑纸也拍成了“灰”纸,相当于过曝了,若想拍成黑色,就需要减曝光补偿。
“看”到18%灰的纸,它会告诉相机这就是18%灰,灰纸拍出来还是灰纸,当然就不加不减曝光补偿。这就是“白加黑减”说法的由来吧。
最近又翻看了很多大师的作品,又结合了自己最近的拍摄,对白加黑减和曝光补偿又有了些新的认识,当然这些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意识阶段,并没有到具体量化阶段。简要说一下吧。
白加黑减的道理就不说了吧,百度一下,解释会很明白。如果环境很亮,发白(如雪景),那么相机测光时会觉得环境光线很足,测光数据(光圈+快门)就会比实际偏低,所以我们在照相时就要正补偿。相反,黑减的道理。但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大黑大白的场景,补偿也往往只是0.3,0.7这样的小补偿,这个时候我们什么时候加什么时候减呢?我总结了一下拍摄人像的一些经验。
人像照,那么主体是人像(脸),还有背景,这个时候的白加黑减的运用,应该转换为人像(脸)和背景颜色之间的大小和反差关系来确定正补偿还是负补偿。比如一张逆光场景,往往背景会很亮,而脸很暗,那么很多人会说要正补偿,多给脸上打光。但我认为,这个不是完全正确,这个要看情况,一般有2种情况:1.给正补偿。就像大众想的一样,正补偿,但这种情况是有特定条件的,就是一般全身,半身人像,背景的面积远大于人脸部的面积,这个时候(也是大家经常拍摄遇到的场景)才使用正补偿;2.负补偿,这种情况,同样是逆光的情况,但是拍摄人物脸部的大特写,人物脸部的面积远远大于背景的面积,此时人物脸部是暗的,此时给稍许的负补偿,因为整个画面暗部面积远远大于亮部的面积,机器测光值会偏高,我们就给负补偿。
所以总结下来,白加黑减不是绝对的,还是要看你拍摄的主体和背景,他们二者的相对面积和反差。换句话说,“白加黑减”中的“白”和“黑”往往被人单纯的以为是“背景”,但这个“背景”往往是相对的,有可能主体变成了“背景”(例如脸部大特写),即这个“背景”就是指占整个照片幅面较大的部分,可能是背景,可能是主体。所以,在应用白加黑减的时候,要剖开背景和主体的概念,而是应该着眼于相片中幅面较大的区域的亮度来运用白加黑减。
不懂这种口诀的基本上经验不太足,不必解释得太复杂。它的大致意思是:拍风景时,大多数时按标准测光值即可,因为一般风景表现为18%的中灰效果;在拍摄较浅色的景物时,要在标准测光值基础上增加曝光量,越浅加的越多;拍摄较暗色的景物时,要在标准测光值基础上减少曝光量,越深减的越多。这样才能较正确地还原被摄物体的明暗层次。
中灰指的是18%的灰,据说这个灰度是自然界物体的平均灰度,还据说我们黄种人的手背的皮肤的亮度比较接近于这个18%的灰,但是这个18%的灰具体是怎么得出的我也不清楚,但还是比较准确的。相机在决定曝光的时候是以此为标准的,也就是说在没有曝光补偿的前提下,以相机的测光值为依据时拍出的照片无论被摄体是高亮度的还是低亮度的,都将被拍摄成18%的灰的亮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拍摄风景的时候要以中灰的亮度做为测光的依据,拍白色的被摄物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拍黑色的被摄物的时候要减少曝光量,这个问题详细论述可以参考一本叫做《A·亚当斯论摄影》的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