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bj市国土局公布了首都城郊79个小产权项目名单。但很多正在销售的小产权项目,并不在列表之中,竟成打击小产权的漏网之鱼。仔细研究一下名单,不难看出两点:一是公布的全是老旧项目,业主已入驻;二是如火如荼的在建小产权项目只字不提,如通州区就有很多。老小区不敢打,新小区绝不打。其中深意有谁知?”
而就在去年同期,市规划委对“bj市城乡规划条例”进行了官方解读,该“条例”已从2011年10月1日执行。在条例中有这样一句话非常值得人玩味,那就是“乡村违法建设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这句话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小产权房”将由乡镇来负责查处。把查处“小产权房”的权限下放到乡镇政府,相关领导对此的解释是:bj很大,但规划和城管部门的执法力量有限,乡镇政府了解当地情况,能更有效地查处违法建设。从上述解释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兄还是说了实话的。所谓的“县官不如现管”就是这个道理。
小产权自诞生那一刻起,就因为土地违法而被大众称为“2老婆房”,实质上这个“2老婆”的拥有者-购房者一直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因为按照法律规定,小产权房一旦查处,就有可能被强拆。但是害怕归害怕,小产权还是如雨后春笋般在京郊涌现,大有农村包围城市的感觉。此次国土局公布的79个小产权项目,其实只是冰山一角。
近年来,严惩小产权房的口号虽然喊声震天,但实质上真正采取强拆措施的,全国也没有几例。这其中最大原因就是“规划和城管部门的执法力量有限”,人家规划部门高高在上,干点什么不比又脏又累的拆除小产权房强。而城管部门,城市里还有那么多小商小贩等着去抓呢,而且还有罚款这样的美事等着他们。
如果拆除小产权房,则要面临很大的风险,人家几十万买的房子,您说拆了就拆了,搞不好还有“极端分子”版煤气罐上楼,高调宣称“人在楼在”。这样出力不讨好、影响和谐稳定的麻烦事谁愿意干啊!得了,干脆把这差事推给乡镇政府把。他们充分了解当地民情,让他们查处起来更有效。
但在笔者看来看来,乡镇政府领导不仅熟悉小产权的开发情况,而且恐怕很多人还参与其中,甚至有不少人得到了小产权开发的好处。随便走进京郊一家小产权的售楼处,售楼员会万分热情的向你介绍,买我们的房子没有问题,我们的房子绝对不会被拆?理由何在?理由有三:一是项目是和镇政府(或乡镇府)联合开发;二是老板是镇长或乡长的儿子或亲戚;三是我们县里或市里有人。
听到这里,各位看官就明白了。其实执法者和被执法者是蛇鼠一家,大家其实是一丘之貉。
小产权项目和当地乡镇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然是一个老鼠洞里出来的,都不是什么好鸟。所以,让自家人查处自家人,最终的结果还是无疾而终。回国头来,今日国土局公布的79个项目,都是老旧小区,业主已经入住,说白了谁也不敢去查处。而那些没有上榜的,为何没有上榜,其中深意有谁知?各位仔细慢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