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1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第一家 神奇义门陈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长河中,被史学家称为“世界奇观”的天下第一家——江州义门陈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与九江市之间的德安县车桥镇,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庐山脚下,依傍着的鄱阳湖。这里青山逶迤,博河环翠。得其钟灵毓秀之精气的德安县义门陈像谜一般美丽神奇,被人们世代传颂。
一千多年前的德安义门陈氏实践了孔孟儒家思想精华,构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代和谐社会,成为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历史典范。这个家族创造了十五代、三千九百余口、历时三百三十二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饮,和谐相处的人间奇迹。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和谐团结最紧密的大家庭,唐宋时期被誉为“天下第一家”,受到唐宋两朝七代帝王的旌表。唐僖宗李儇御笔亲赐“义门陈氏”匾额,并赐赠柱联:“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宋太宗赵光义敕赐?“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大批文人墨客、官宦大儒,如苏东坡、欧阳修、晏殊、寇准、文彦博、吕蒙正、陆游、朱熹、岳飞等,更是挥毫吟咏,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锦绣诗篇,有史书和文献记载的就达三百余篇。义门陈氏以其勤劳智慧的义聚实践,成为封建家庭和谐、忠义的典范而名动天下。
公元731年,义门陈开庄始祖陈旺因官置产、造屋兴家于江州德安县常乐里,陈旺及其子孙以孝道治家,撰家法,立家范?置田产,办书院……建立了一个具有高度文明和谐的大家庭。他们一代代繁衍,一代代发展,创造了神话般的美丽和繁华,方园二十多公里的区域里,旌表台、百柱堂、御书楼、议事厅、德星楼、文昌阁、接官厅、东皋祠、永清寺、九里殿等宏伟建筑栉次栉比?都蚕院、秋千院、寿安堂、百犬牢、义门酒坊、廨宇、大公堂、刑杖厅等华美建筑参差逶迤,连成一片。
北宋丞相吕端于988年游义门陈东佳书院,纵览义门奇景?心旷神怡,欣然赋《赞义门》诗一首:
八百头牛耕日月,三千灯火读文章;?
永清潭底观鱼变,东佳岗上听莺吭。
诗句逼真描述了义门陈这个“耕读之家”的和谐氛围和自然生态。白天,商贾往来、环珮珊珊,“八百头牛耕日月”,渔稼耕猎,一派繁忙,入夜,文人雅聚、书声琅琅,“三千灯火读文章”,琴棋书画,雅韵横溢。
北宋宰相寇准有诗赞曰:“文明魁天下,孝义盖乡闾”。义门陈氏,家风醇厚,大小知教,上下谦和,家无私财,人无贵贱,族产共有,诸事平等,家法严格规定,义门陈人不置仆,不纳妾,不赌博,不斗殴,不淫酒色,忠、义、孝、悌,同亲和。
义门陈山环水抱,乐里层峦叠翠,林掩映下的农舍依山傍水?溪水缠绕的农田阡陌纵横。义门陈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和谐社会,这里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公有制——“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这里团结和谐——“丈夫不听妻偏言,耕男不言田中苦”。义门陈先祖历时三百三十二年,在自己三百多处田庄里,三千九百余口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演绎出一个真实的桃花源仙境,构建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代和谐大家庭,成功的实践了孔圣儒家“大同世界”的理想,成为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历史典范。
唐大顺元年(890年),为了代传孝义,世笃忠贞,义门陈第三任家长陈崇立“家法三十三条”,随之又订“家范十二则”、“家训十六条”。义门陈家法、家范和家训起到了修身齐家的决定性作用。自此,义门陈世守家法,诚奉家范,严依家训,忠孝传家,义风浩荡。成为闻名天下的德义之族,真良之家。该家法成为中国古代家族法规的典型,受到千秋赞誉。
《宋史》、《全唐书》、《中国教育通史》记载:公元890年,义门陈第三任家长陈崇在义门东佳山麓创办了我国古代最早的私立书院——东佳书院。东佳书院是历史上最早具有完备体制和较大规模的学校,它早于著名的庐山“白鹿洞书院”五十多年。学院体制完备、教学门类齐全,院舍建筑气势恢宏。学院有“藏书楼”号称“天下第一藏书楼”,是唐宋时期蜚声全国的藏书求学及游览胜地。史书中记载的义门陈“三宰相”、“十八朝官”、“二十九地方官”、“五十八进士”、“八文龙”、“九才子”……都是这所学院培养出来的,据《中国姓氏通史》记载:东佳书院培养出来登科举任官吏的人数到咸平四年时已达430人之多?这是古代家族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
义门陈光辉的文化历史还孕育出神奇的酒文化,义门陈酒坊始建于唐广明元年(880年)。此酒,味香扑鼻,醇厚宜人,有“江南琼浆”之誉。淳化四年冬?宋太宗赵光义诏见义门陈第七任家长陈兢,赐一梨一鸽,陈兢碎鸽入酒,合家三千余口以猪鬃蘸酒,共尝御赐。谁料以鸽入酒,竟使酒醇异香。为谢皇恩,陈兢以酒三担,贡于太宗,太宗饮后龙颜大悦,当即赐赞酒诗一首:?
玉液醇厚耐品尝,空盏尚留满室香;?
风来隔壁引人醉,雨后开瓶百步芳。
传闻琼浆天上有,不知何时到汴梁;?
今宵畅饮义门酒,恰似李白卧云床。
自此,义门陈酒奉为贡酒,为历代皇宫御用。据传,今义门陈酒与五粮液酒配方同源于陈氏秘方,成为名扬天下的美酒。
江州义门陈的文明发达、和谐繁荣名动朝野,誉满全国,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唐僖宗李儇御笔赞道:“金銮宴罢月如银,环珮珊珊出凤城,问道江南谁第一,咸称唯有义门陈”。
宋真宗赵恒敕联赞曰:
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
宋宰相文彦博题诗“赞义门陈氏”
御笔亲题灿锦霞,满村官职遍天涯。
名垂万古应不朽,庆衍千秋丞相家。
北宋大学士黄庭坚游东佳书院,题赠?“义门流芳” ……
历史,总是曲折迂回向前的,久合必分,盛极必衰。公元1062年,朝廷对田庄达三百余处的义门陈大家族实施大分析〈分家〉,将三千九百余人分为二百九十一庄,分迁全国七十二个州郡,144个县。大分析的主要原因:一是封建王朝为了抑制义门陈氏“朝野太盛,恐其危及朝廷统治;二是把义门陈氏作为封建家庭的样板分迁各处,教化天下,以维护其封建统治”。
1063年3月,义门陈古镇的石板街至古驿道上,车杖滚滚,轿马辚辚,义门陈人就这样迈着沉重的脚步,离开了自己一石一瓦建起的家园,离开了生活一辈又一辈的土地,这支迁徙队伍绵延几十里,持续几个月——人类历史上最大家族最悲壮、最恢宏的大分家、大迁徙开始了。从此,一家繁衍成万户,万户皆为新义门。
江州义门陈这个大姓望族素以文风昌盛,才俊辈出而著称于世,陈独秀、陈潭秋、陈毅、陈昌浩、陈赓、陈士榘、陈锡联、陈奇涵、陈丕显、陈明仁、陈铁军、陈立夫、陈诚、陈永贵等这些当代名人都是义门陈后裔。这些灿若繁星的豪俊与义门陈美妙神奇的历史相互辉映,璀璨瑰丽。
?选自2008年《中华义门陈大成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