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磷”而居
四川省磷肥行业磷石膏污染现状调查
作者:绿色和平 编辑:阳阳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磷肥生产国,磷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庞大的磷肥产业在中国的大地上留下了三亿吨含多种有害化学物质的工业副产——磷石膏,这些产量巨大而再利用率非常低的固体废物对磷矿和磷化工业集中的四川、云南、湖北等省造成了长期的污染。
从2012年3月开始,绿色和平历时数月,对磷化工大省四川的磷石膏污染状况进行了采样调查和检测,调查对象包括四川什邡、绵竹当地的五家大型磷化工企业,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检测的磷石膏渣的浸出液都含有氟化物、重金属等有害化学物质,由于氟化物含量较高,超过一半的磷石膏样品,属于危险固体废物,而所有属于危险固体废物的渣堆的处置和管理都不符合国家标准。
巨量磷石膏的堆存除占用大面积土地外,还带来巨大的环境风险,除了普遍的粉尘污染外,堆存场在极端降雨下有溢出和滑坡的风险,富含有害物质的磷石膏在雨水侵蚀后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而部分磷石膏含放射性物质也会对周边社区造成放射性污染。
震后"空城计" - 灾民的再伤害
位于什邡市石亭江畔金花镇的仁和村,有几十栋 “无人居住的小区”。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前,这里的村民与一墙之隔的磷化工企业蓥峰实业已“相处”了20年。因为地处山谷谷底,工厂的废气在这里不易飘散,以致整个村庄一直生活在烟气笼罩下,不仅人会感觉呼吸困难,很多树木和蔬菜也都枯萎死亡。于是在汶川地震后重建村落时,村民首要的要求就是移走磷化工厂。在被告知蓥峰实业即将搬迁的消息后,才同意在原址修建安置房的。但事实却是,安置房建起5年后,化工厂仍在生产,并未有搬走的计划。
因为污染严重,仁和村的大部分村民已被迫搬到别处,有几户人家仍然守着自己的土地,用灾区残存的席子、木板“原地原料重建"棚户房,与本属于他们的“新家”相望。除了化工厂的烟气污染,堆放在石亭江边的两个规模超大的磷石膏渣堆散发着刺鼻的酸味,周边缺乏加固防滑坡的设施,也是村民担忧的安全隐患。
十米之隔 比"磷"而居
紧邻金河磷矿化工厂的什邡市双盛镇亭江村,距离金河的磷石膏渣堆最近不过十米。渣堆的灰尘与工厂排放的含液滴的废气、粉尘一直伴随着村民的生活。因渣堆缺少防风措施,磷石膏灰又常被风吹到农田里,加上工厂排放的烟气影响,临近工厂的农田菜地里的作物长势与产量都受到影响,菜叶附着磷石膏灰而叶片发白,难以出售,并在2005年曾出现过绝收。靠近工厂一侧的行道树的落叶严重,有的甚至已经枯死变黑。一些村民表示,曾因为作物绝收从企业拿到过少量象征性的经济补偿,但从未有人调查过化工厂对他们造成的健康危害。
愚公移山——奈的移“磷”之路
在四川绵竹市的白衣村,三位村民,为了自己及下一代不再受污染的侵害,一起走上了“愚公移磷”之路。
2007年10月,四川龙蟒集团开始在绵竹市白衣村边缘,紧贴马尾河的一块地皮上堆放磷石膏。渣堆高度超过20多米,长度近1公里,宽近50米,距白衣村的居民住宅最近的不过百米,而水源保护地马尾河则紧贴渣堆流过。该渣堆不仅没有专人看管、不具备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存放条件,而且距离居民区和水源的距离也远远小于国家危险废物管理的规定。
据村民介绍,渣堆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多面的影响。在龙蟒集团开始堆放磷石膏后,邻近渣山的村民家中井水烧开后水垢异常地多。因为怀疑是雨水与磷渣的有害成分一同渗到地下水造成污染,村民只能购买桶装矿泉水,但迫于经济压力只能继续依赖井水洗浴、洗衣、煮饭和饲养家畜家禽。渣场与绵竹市母亲河——水源保护区马尾河仅相隔一道浅沟,据村民介绍,曾发生过渣堆坍塌污染河水的情况。
虽然多次向龙蟒集团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反映情况,但龙蟒集团对于村民们移走渣堆的要求始终置之不理。
从 2011年10月开始,三位村民贷款购置了一台挖掘机,将磷石膏一车一车拉走运给建材商。虽然渣堆气味刺鼻并且时常扬尘,为了尽早移走无人管理的渣场,挽回安全的生存环境,三位村民表示:要坚持继续做“磷渣吸尘器”,哪怕花上十年时间,也要将磷渣全部运走。
“每天在上头,毒的灰我们也吸进去了,我们就像磷渣吸尘器。”这个自比吸尘器的男人姓赵。全村数他和两个邻居的家离渣堆最近,受的影响也最大。因为上访无门,在一年多前打听到可以把废渣运走有建材商愿意回收磷石膏后,哥仨每天开着凑钱贷款买来的挖掘机,把这些磷石膏一铲一铲挖起、一车一车运走。每天最多能运20车。按他们的估计,也许十年可以搬空这座大山。
同样的方式对全国三亿吨存量的磷石膏,一辆载重10吨的卡车需要搬运30,000,000次才可以运完。而即使这三亿吨被处理殆尽,中国在磷肥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依旧膨胀庞大的磷化工产业还在以每年上亿吨的速度继续堆积磷石膏,末端治理的思路是无法解决这一长期问题。倘若不能在根源上减少磷石膏的排出,“毒山” 被移走只能成为努力挽救生存环境的村民的一个美好的幻想。
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村民的行为令人敬畏,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尽力改善着所处的环境。面对这一座座由磷肥堆积而成的毒山,有谁又能协助这些村民重塑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