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的商业化成了目前最头疼的问题,资本市场估值一天天下降,也把新浪逼得什么招都使出来了,卖广告、会员服务,前两天又开始和大号分成,但这些行为效果都很有限。 互联网商业化的特点 事实上,纵观互联网领域,2C的钱是很难赚的(除去游戏)、网购的直接钱货交易外,任何虚拟服务收费都会遭到用户不同程度的抵制,因为用户对虚拟服务(大多数)付费以后获得的收益是分散在一段时间内的,就是说用户不能立即得到全部的收益,这会造成交易不对等的感觉,用户产生付费顾虑。我们可以从中国各大互联网巨头的情况看到:除去游戏,2B业务其实才是支撑收入的绝对主力,无论阿里、淘宝、百度、360和各种大网站等(腾讯情况特殊),然后才是2C的很小一部分服务费。 新浪微博商业化的两条路 新浪微博最核心的身份是媒体,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信息。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是不能直接卖钱的,况且信息不产生于新浪微博本身。新浪更像是一个渠道商而不是生产商。就如同商铺拥有者不直接向消费者收房租而是通过向租商铺的卖家收租,但房租最后依然由消费者承担一样,所以新浪微博商业化的思路应该是2B而不是2C。 选择阿里还是百度 对于移动端的布局来说,专业网络公司的阿里和百度要想到达新浪微博的布局程度几乎不可能,因为我们观察移动应用的现状,就会发现社交媒体一类独大,下来才是游戏和工具类应用,并且社交媒体平台化倾向明显,用户越来越像其集中,以后会逐渐整合游戏和工具性应用。从阿里和百度的情况看,一没有用户关系网,二没有产生内容的匹配的生态环境,即使“淘宝”或“百度地图”等应用拥有大量的装机数,但皆因缺乏用户关系网而沦为工具,工具型的应用不可能自成生态,因而不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所以这两家短期内想成功布局移动端会很难,并且如果错过这个窗口期,机会微乎其微。短期内也不会出现有潜力自成生态系统的移动应用了,因为强关系链弱媒体性的微信和强媒体性弱关系链的新浪微博死死守住了黏住用户的两条关键路径。由于微信已具有自成一生态环境的可能,那么对于阿里和百度来说,新浪微博成了唯一和必须的选择。 本文由www.mzdzsw.com转载,提供大家交流学习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