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定投的基金暂停申购了,怎么办?不是说好了可以每个月都定投的吗?"昨日有基民向记者询问,他手里的基金暂时不能定投了,可是什么时候打开申购却并不知道,这使得他分外焦急,因为他从媒体上得知,定投是比较好的理财方式,可是昨天刚刚查了下自己的户头才发现不能定投了,而什么时候能打开申购却没有确切的消息。
这是自11月4日证监会基金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基金公司作出的举动带来的直接影响。多只基金暂停申购,部分基金还暂停了定投业务。随后记者采访了多家基金公司,在被采访的基金公司中,大部分公司有1到2只暂停申购的基金。南方基金公司表示,南方绩优成长和南方成分精选都暂停了申购,而什么时候重新打开申购目前还没有确定,不过并不影响定投。据悉,这2只基金在净值高的时候规模都为300多亿元,属于规模较大的基金。
和南方基金一样,大成基金公司也在自己的网站上挂出公告,其旗下的大成创新成长和大成蓝筹稳健都暂停申购,并且都停止了定投的业务,而重新开放的时间也并不知道。大成基金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对基民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由于证监会作出了如此规定,他们也是照章办事。
此外,东方基金公司旗下的东方精选也暂停申购,这个规模为100多亿元的基金在拆分后达到了规模上限,在封闭了一个月建仓后打开,当日又出现了大规模申购,只能暂停。银华基金旗下的优选基金也暂停申购,公司方面称是因为证监会作出的新规定要求大家不要做持续营销,因此他们也按照新规定来办事。华安旗下的两只超过百亿的基金--华安创新和华安策略优选也因为规模太大暂停申购,不过并不影响定投。和动辄上百亿和200多亿元的基金相比,中海旗下刚拆分的优质成长基金规模在80亿元左右也被勒令叫停,因为证监会要求必须严格控制规模。
据记者的统计,这些暂停申购的基金规模大都在100亿元以上,并且很多是拆分后进行持续营销后达到的规模。专家表示,很多基金公司都希望基金规模越大越好,尽管基金经理大多比较理智,希望基金规模能适中,但随着基金公司规模的日益扩大,更多的基金公司希望能在基金发行扩容的热潮中分得一杯羹。不过,通知的下发则对此类风气"急刹车"。
"这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基金规模在半年时间增长这么快,和基金公司持续营销以及对规模的盲目求大有关系。并且一些基金公司花样翻新的持续营销活动使得基金业发展有如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基金业的发展。
可以看到,在证监会基金部下发的通知中,针对新基金募集、基金封转开、拆分以及其他限量集中销售活动,首次明确规定基金公司在发布公告或相关宣传推介材料之日起6个月内,保持基金规模控制在向投资人承诺的范围内。这也是对整个上半年发展迅速的基金规模进行控制的针对性条令。
数据显示,我国基金行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投资基金踊跃,基金资产规模成倍扩大。截至10月底,我国59家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基金341只,基金总规模为20553.38亿份,基金资产净值达33120.02亿元,分别为年初的2.8倍和3.8倍。快速的增长带来了更大的风险。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目前基金规模占据了整个流动市值的很大部分,基金业占据了市场的话语权,因此监管层希望基金能对整个市场起到稳定作用。多只基金暂停申购进行整改,不但显示出了监管层的坚定信心,从长远看,这些政策出台的最根本目的还是保护基民的利益,让他们的收益可以更加稳定地增长。 (国际金融报 胡芳)
监管令首次剑指基金持续营销 风险监控提上日程
在新发基金停了两个多月之后,管理层的"调控棒"又伸向了基金的持续营销。11月5日晚,在证监会发布一系列基金公司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通知后,已公开进行公告的汇丰晋信旗下的汇丰晋信升龙组合基金产品突然被证监会临时叫停,让准备认购的投资者空欢喜一场。对此,有市场分析认为,在市场处于关键点位时,证监会此举应该还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希望在规范市场的同时,投资者也能够作出理性的判断。
升龙组合突然被叫停
11月5日晚9点多,记者突然收到汇丰晋信方面发布的紧急通知,称汇丰晋信升龙稿件即日起停止发布,具体时间等待相关公告。而就在此前的几天里,这一创新产品还在被大力宣传。
昨天,一则关于暂停"汇丰晋信升龙基金组合"持续营销活动的公告也挂在汇丰晋信的网站上。公告显示,公司原拟于2007年11月8日至2007年11月16日期间联合 交通银行开展"汇丰晋信升龙基金组合"(组合中包括两只基金:汇丰晋信2016生命周期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前端申购代码540001;汇丰晋信龙腾股票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申购代码540002)持续营销活动,鉴于市场因素,公司决定暂停"汇丰晋信升龙基金组合"的持续营销活动。
基金组合产品带有FOF(fund of fund,基金中的基金)概念,基金公司根据投资策略选择部分基金,按照一定比例构成一个组合,资金按比例配置在相应基金里。据了解,作为持续营销的尝试,事实上,基金组合在业内酝酿多时,升龙组合的推出填补了这一空白,同时也成为业界在持续营销上的重要突破。
然而,进行了半年多的研发探讨,第一只基金组合升龙基金就这样"胎死腹中"。对此,有知情人士透露,与一般的持续营销基金不同的是,升龙组合虽然是两只老基金组成的组合产品,但募集完成之后将有一个单独的账户,净值也是从1元计起,因此与一只新成立的基金有相通之处,这也可能是该组合被突然叫停的最主要的原因。
风险监控提上日程
截至昨天, 上证指数已经连续收出五根阴线,股指也从五天前的6000点上方一路下探至昨天的5536.57点,管理层在此刻对持续营销加以限制,无疑对市场雪上加霜。国金证券基金分析部主管张剑辉认为,监管层还是希望市场能够健康发展,避免过度膨胀。
张剑辉表示,最近一年以来,基金发展的速度之快令很多市场人士始料不及,但与此相对应的却是投资者教育并没有跟上,盲目的跟风以及对基金的了解还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对风险的考虑严重不足。
证监会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基金行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投资者特别是个人投资者投资基金踊跃,基金资产规模成倍扩大。截至10月底,我国基金资产净值达3.3万亿元,较今年年初增长了3.8倍。对此,张剑辉认为,发展如此迅速,风险也会随之引发。
事实上,当一只基金规模过大时,一旦市场下跌时投资者大量赎回,不仅对市场的稳定不利,基金本身也将面临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层提前下手对基金的营销加以限制,实际上是提前对风险布控。
知钱理财俱乐部总经理向贵成也表示,眼下最担心的就是,如果市场继续下跌,基金净值缩水,将势必引发一些不成熟的基民大量赎回,尤其是前期收益比较丰厚的老基民。一旦这种趋势形成,将会和此前的储蓄搬家一样很难阻挡,而赎回将迫使基金进一步卖出股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这种风险教育十分必要。
监管令牌连出
据记者了解,到目前为止,有几十只基金都在排队等待证监会的审批,而更有基金公司向记者表示,乐观估计,明年春节之后才可能开闸。
众所周知,新基金停发、持续营销受限等措施对于老基金公司而言损失不大,但对于一些新成立的或是规模尚小的基金公司而言,无疑是断了财路。对此,国内基金业的老大---华夏基金副总张后奇认为,管理层无疑是从整个市场监管的角度来进行规范,出发点是好的。另有市场分析认为,种种迹象已经表明,管理层决意加大基金公司的监管力度,无论是营销方面,还是公司内部的治理方面都需要加强。
记者注意到,11月5日,证监会就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下发一系列的监管通知,这在业界尚属首次。其中提到强化基金市场风险管理,防范基金销售、基金投资等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要避免基金规模盲目扩张,禁止在销售过程中错误引导消费者,禁止投资中的投机行为,督促基金公司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对此,张后奇认为,很明显在经历了今年基金业大发展后,证监会此次的提示将使基金公司更多关注基本面、遵循价值投资的原则,做到量力而行。 (京华时报 敖晓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