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家住沙坪坝凤天路的伍女士很发愁,她刚生宝宝,奶水不够,急坏了一家人。老公栗先生托熟人介绍来一名催乳师,原以为能解决问题,可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催奶后奶量没增加
栗先生通过熟人找的催乳师姓曾,大约四五十岁。
4月9日,曾女士来到伍女士家。想着是熟人介绍的,栗先生一家没有查看对方的“职业资格证”。
双方讨价还价,商定500元按摩一次,并跟踪回访服务两次。
催乳师的一番推推揉揉,一家人也看不出她到底是不是行家。不过,伍女士发现,她的奶水量并没有增加。一家人越发焦急,开始怀疑催乳师是不是浑水摸鱼。
此后几天,伍女士的出奶量一直没有变化,反倒感觉被催乳师按过的部位有些隐隐作痛。
伍女士的婆子妈打电话给曾女士,对方起初说很忙,并建议产妇要坚持让婴儿吸吮,产妇要多喝菜汤、瘦肉汤。
“你说的,我们全部都照办了。”伍女士的婆子妈有些生气,坚持要对方来查看,双方在电话里吵了起来。
催乳师被拦住不让走
4月12日,应栗先生的要求,曾女士上门检查。
栗先生认为,曾女士做的催奶没有效果,要求她出示“催乳师从业资格证”,并要求退钱。
“那怎么可能呢?我做了很多客户,没见过你们这样的。”曾女士说,催奶后一般需要一周左右才能见效果,栗先生一家人太过心急了。
“怎么不心急?宝宝的口粮!”栗先生说,“她上次建议的催乳食谱,我们全部照做,婴儿吮吸也足够,怎么能反怪我们?”
双方说着说着,再次争吵起来。
“还要再观察一阵再看催奶效果。”曾女士说完打算走,栗先生和母亲拦着不让她走。随后,曾女士报了警。
催乳师:个体差异
很快,110警察来了。
曾女士很委屈,她对警察说,已多次向顾客及家人解释,产妇之间有个体差异,并不是她手艺不精。“我在医院有很多顾客,今天不让我走,耽误了我很多时间。话说回来,如果我是浑水摸鱼的,你的朋友肯介绍给你吗?你打电话问你的朋友啊!”
“你别转移话题。”栗先生说,她拿不出职业资格证,还拒绝出示身份证。
曾女士说,她不拿出身份证,是担心被对方收缴不还,要当着警察的面给他们看。她说,个体差异很正常,催奶效果要过一至两个星期才能验证,同时还要配合催乳饮食。曾女士称治疗是一次性的,她不答应客户“退钱200元”的要求。
当着民警面,曾女士承认她还没取得催乳师资格证,但她坚称一直从事催乳行业,很多顾客的效果都很好,生意都靠熟客介绍。
民警认为,当初栗先生请来曾女士时,并未要求她出示资格证,双方自行约定,现在已治疗,催奶效果暂时难以评定。
民警建议曾女士返还客户100元,如果有效果,栗先生可以请她,如果没有效果,则另请其他的催乳师。双方对此表示认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