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旅行的时候,跟团居多,总避免不了纪念品商店一行,看着好多小物件不丑也不贵,便想着也算是到此一游的见证,于是总有一笔预算要花在纪念品上。
这样的经历本想是一种恋物癖的收藏,结果有一次朋友旅行回来送我的那只号称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玉饰品,怎么越看越像我当年赶上店主生娃全场特价淘回来的那只?最后……
这次小编就来盘点那些年我们一起买过的旅游纪(keng)念(die)品(huo),保证下次练就火眼金睛躲坑避雷再也不花冤枉钱!
第一种
义乌工艺傍身,走遍天下都不怕
小编我年少时在鼓浪屿瞎文艺,喝奶茶,摆自拍,一副“连这里的空气都甜甜的”样子,临走还挑了些符合我身份个性的纪念品——贝壳饰品,一边把手串戴上一遍想象着夕阳下老奶奶把拾了一天的贝壳串成饰品的认真样子,简直都被自己感动到。
不久我朋友从云南旅游回来,还给我们带了纪念品,打开一看竟然和我在鼓浪屿买的一!模!一!样!嘴上骂朋友缺心眼云南哪来的贝壳,心里却也意识到那个串贝壳老奶奶大概不是坐在海边,而是坐在南方的一家商贸城里。
丝巾也是天南海北各个旅游景点的热销品。在南方,丝巾是苏杭标志;在北方,丝巾可以保暖防风;在海边,丝巾可以当作纱笼;在沙漠,丝巾可以裹头防沙。简直居家旅行必备。于是在景点,丝巾成了和玉米茶叶蛋一样常见的商品,殊不知那些号称苏绣湘绣粤绣蜀绣的织品,都来自同一个地方——中国小商品之都义乌。
除此之外,各类民族风饰品包袋,香包,此起彼伏的招财蛙,折扇甚至T恤,都是“伪特色”。在欧美的纪念品商铺,标签赫然印着“made in China”也早已不稀奇。
不得不感慨,义乌实在是中华儿女勤劳智慧最突出体现的地方。当年大元朝金戈铁马杀到欧洲已经算是丰功伟绩,而如今义乌小商品横扫全球已然实现了统领世界的意图。
小编防剁手的方法就是,在自己犹豫不决时,果断用某宝查一下,那遍地商品的批发价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二种
本是同根生,价差何太巨?
北京恭王府基本上是跟团旅行的必游之处,而恭王府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康熙御笔的福字。因此也衍生出了许多福字纪念品。当年小编和家人一起在导游的介(hu)绍(you)下买了几个号称开过光的福字挂饰,每个大概好几十的样子。结果游览结束走到出口,连门还没跨出去,就有一大帮小贩涌上来,手里一把一把的福字挂饰高喊“开过光的啊!十块十块!”我只能安慰自己景区里买的肯定更正宗吧。或许小挂饰自己也会感慨,只有一墙之隔,本来是一模一样的东西,凭什么人家就比我值钱?
真假难辨是价差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景区常见的牛角梳,它的真伪就让人难以分辨。很多人用了之后满头静电还不如塑料梳。小编在这里就支几招帮大家分辨牛角梳真伪。真正的牛角梳有天然的弧度,摸上去比塑料梳重,可能会有轻微的血色或纹路,闻上去有牛角的腥味。还可以用烧的方法鉴别,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真,但这招只能买回家再用咯。
除此之外,玉制品,珊瑚制品等都是造假重灾区,如果不是行家,尽量不要听信导游或小贩的一面之词。
第三种
被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麻痹的舌尖
说好的八大菜系各有特色呢?说好的南甜北咸口味独特呢?为什么到哪里都是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龙须酥,水饺,茶叶蛋,玉米……
另外,那些号称中华老字号,XX一绝的所谓特产,要么是原本就名不副实,要么就是随着销量的上升精心制作变成了流水线生产,价格却见涨不见跌。于是变成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当地人眼中的坑爹货。比如XXX包子,XX桂花鸭,XX芡实糕……
所以,在选择特产食品时,最好询问一下当地人。小编我在旅游时就总爱跟出租车司机聊天,通常他们都很愿意帮助游客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
第四种
别把麻烦带回家
风铃是景点常见的纪念品之一,随着工艺的精进,现在的风铃也越来越美观。尽管风铃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假如把它挂在卧室,那可能就麻烦了。因为不时摇曳的风铃,会在夜里带来各种令人难以承受的声音,造成梦频或睡眠浅。
许多游客在西藏或尼泊尔等地旅游时会买一些精致的小工艺品,然而却有人对一些特别的制品感兴趣。在奴隶制时期,西藏等地的巫师或贵族取用奴隶的骨头,器官进行祭司或用来制作物品并不罕见,比如腿骨号,骷髅碗等。这些骨头制品非常邪门,为了避免麻烦,还是要多加注意。
类似的还有不明来历的铜钱,泰国佛牌,日本神社娃娃等。尽管有些并没有研究的科学依据,但是带回家的东西还是多加小心为好。
此外,那些寄了从没收到过的明信片,买了从没穿过的民族服饰,还有帮小孩买却被他丢在一边的玩具,每一件都让人分分钟想要剁手。
在旅游的时候,你是否也曾经躺枪买过这些纪(keng)念(die)品(huo)呢?下一次出游的时候,可要把小编出的方法记在心里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