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25|回复: 0

评论大赛4号作品:麦田里的守望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9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心中的周庆和他的诗歌

                     

    我第一次见到周庆,是在一个诗友聚会的饭桌上,周庆眼镜片后面的眼睛,让我忽略了光学镜片的价值。那是有着朴实纯净的一汪湖泊,足够蓝,让我忘记了那一天雾霾很重,满脑子只剩下纯净的蓝天!我这样的感觉让我自己也不敢相信。

    周庆是一个守望者——就像美国的J. D. 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叙述的那样,这样的时代,我们需要守望!从周庆的诗歌中我看见了两种守望:一是对于汉语言写作的守望,一是对于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守望。

    对于当今的写作,其多元化的缤纷和由多元化带来的困境,在这就不多说了。我们守望蓝天草地,守望周庆诗歌中的那一抹颜色和一句简短的动宾结构,是想守住汉语言的美。在《阿娜告诉我的消息》中,周庆写到“美丽得病了”,这是一个陈述句,当然这是一个有歧义的句子,相信是诗人有意为之。“美丽,得病了。”亦或“美丽得,病了”,不管怎么断句,诗人对于美的怜惜,都让我感到一个热爱生活,歌唱自然的歌者的热情。还有对于时光流逝的叹息,以及对于有限生命的悲悯。后面有动宾词组“守着美丽”为证,他变陈述为主动,希望自己的行动可以“改变”,抑或是“影响”“一个小小的误会”。在两个“咋会这样呢?”的提问之后,作者再次用动宾短语“揉着眼睛”,给出遗憾的答案。也许生活就是这样的,“守着美丽”后面有无尽的无奈,所以“揉着眼睛”。愿望和现实之间无法用天平衡量。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这算不算智慧呢?

    周庆在表达情感的时候,没有用标题党,口号语言或者广告词。他在记录那些生命体验的时候一次次把形象描述推到新高度。启功老先生说“《诗经》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吼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按照老爷子的说法,宋诗接近口号语言,接近抽象的说理。诗经和唐诗大抵是以形象取胜的。贫穷之于周庆肯定是有深切感受的,以他的年龄,他一定经历过那饥饿的岁月。在《永远的记忆》中,诗人用“油条”“父亲茶色的脸”“母亲爬满皱纹的额头”给大家留下了“永远的记忆”。在《一朵花的温度》中,诗人说“一朵花开了”,说“解冻的河水舒展了身子,起伏的曲线清晰毕现”,而且有三处用到表达色彩的词——“此时远山泛绿,一日绿过一日”“那个季节大雪无垠”“一朵花开了,结果他先做了我的红颜”。色彩对比,在字里行间几乎被读者忽略,只是可爱的诗人巧妙的用可爱的笔记录了四季的变迁,记下在色彩变换间,人生的收获!你看,那个柔情蜜意的妻子,“像水一样把我包围”。

    在周庆诗集《千百次的爱》新书发布会上,我有一个朋友说,周老师,你的诗歌把修辞用的悄无声息。我回来仔细读读,觉得周庆的确是修辞的高手。在《那天晚上的风很凉》中,他把星星、月亮、黑夜、风都当成了亲密伙伴。它们如此善解人意,“当最美的夕阳出现以后”~~~星星,月亮,这些夜的天使,就会粉墨登场。“夜幕拉开以后”“黑夜就看不见人间的羞涩了”。在情人约会的现场,激动“只有夜知道”。忽然间,我眼前的周庆有如蝴蝶,在庄公的梦里唱“亲爱的你张张嘴”,人和物已经不用分别了。因为“那天晚上的风很凉,因为这是夏天”,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风”,然后“这样的风真的出现了”,也因为“他们善解人意”!在《千百次的爱》这首诗里面,为了给”一百次”的故事陈述一个场景,周庆说“那个时候,风的手异常温柔”“真的有蔷薇花,很想次第开放”。为了给一千次的爱约定一个“支付宝”位置,诗人把“黑夜”请出来做美好的见证。“月华当空,黑夜睁大眼睛见证奇迹”。这是使用拟人手法的两个例子。可贵的是诗人在平实的写作中化解了修辞的痕迹,让我们只是记住了美,而忘却了他带我们到达美的方法。当然,诗人还在一些詩当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但整体看来,他运用拟人要多一些。我在这里面读出诗人的童心,只有童心未泯的人才能赋予万物人格,和他们平起平坐,共同在宇宙间欢笑歌唱舞蹈。

从结篇上看,一些诗歌也有对汉语写作的传承和发扬。如运用重章叠句来布局。如《那个时候》“那个时候,我坐在月下,沏一壶绿茶,似琼浆玉液/那个时候,风刮得小心翼翼,走过来走过去,不露痕迹/那个时候,最后的一朵云了无踪影,我知悉,月华芳菲”。这种写法最早在诗经《王风·采葛》中运用,一咏三叹,不仅从形式上增添了美感,还让语义不断推进,掀起情思的高潮。以上只是管窥之见,不能详尽罗列。不过,周庆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坚守可见一二。当西风渐进,传统写作被多元化的今天,周庆的守望,让我肃然起敬!

另外让我很感动的是诗人对于中国传统审美理想的坚守。风、花、雪、月无一不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出现。他们有着温柔的脸庞,和诗人一起欢笑哭泣陪诗人一起恋爱心伤。那些打着深深农耕文化印记的麦地、玉米缨子、谷物对于诗人来说”只一口,就知道是不是故乡的味道“。乡愁在《桃花时节》,”风一韵三唱,把杨柳收拾得绿波荡漾“;乡愁的《野花》开在田埂上,”我发现我睡在一张大床上,床的周围遍布野花,野花好像从来没有睡意,对我正眉来眼去“。对于田园,诗人有深深的眷念。我想起我们的先人在这块土地上留下的不朽诗篇,那些诗歌把目光一次次投向山川河流,投向蓝天白云,树林小鸟~~~而这些意象一次次在诗歌里面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心如此恬静安详。外边是工业时代的雾霾,在周庆的诗歌里,只有绿水青山,月华雪霁,我愿躲进诗人的作品里,因为周庆的守望,我们是多么有安全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漳热线 ( 鄂ICP备2021000082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62402000199号 )

GMT+8, 2025-1-23 0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