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求职欺骗如何破?
“有德有才 破格重用,有德无才 培养使用,有才无德 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这是企业家牛根生先生的著名观点,并且得到了很多管理者的认同和推广。因此,企业招聘人才要的是“有德有才之人”,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招聘中我们往往会正面遭遇“无德无才之人”,一不小心就可能着了他们的道儿,就是我们常谈的“求职欺骗”,!
在一般的应聘者简历中,最常见的谎言不外乎就是,薪资造假、工作经历造假、工作时间造假(闪辞)、伪造证件/文凭、夸大自己的技能和业绩、夸大自我评价、编造获奖情况等。
当然,我们更不能忽略一些段数更高的造假者!很多人可能认为,在应征高管职位的求职者中,简历造假现象不太常见——因为如果被发现,他们的损失会更大——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高管通常比普通职员接受更多的现场面试,实际上他们凭借领袖气质更容易被录用。而他们的谎言也更隐秘,难以被发现!如泄露企业商业机密、恶意跳槽、商业利益冲突、金融违规等等。
过去,虚假陈述的“保质期”要长得多,而现在,因为互联网以及其他技术手段的进步,夸大之词则很容易被揭穿。比如个人诚信档案,它们存在于网络——“全国个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上,不是本人的“一面之词”,而是由企业、学校、社会组织、政府机构等对其的全记录,可以看成各方对个人的教育背景、求职背景、技能甚至道德品行进行的“社会化背书”,可以起到防止个人作假的情况。
当企业遭遇求职欺骗时,通过平台的即时查询功能,认证身份学历、查询个人的职场、学习及社会诚信记录、还有更深入全面的雇前背景核实,能迅速揭穿欺骗者的“真面目”! 求职简历造假之人,仍有可能具备完美的能力,但是诚信决定一切。如果他们在简历中说谎,在实际工作中又会怎样呢?
2、 看业绩看经验不如看诚信
目前,企业人才招聘还是以传统的“简历招聘”为主,一到毕业季跳槽季,各种个人简历遍布求职“江湖”,求职者为展现自己的能力,博得用人单位的青睐,便使出浑身解数在简历上做足功夫,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自吹自擂的简历真的可信吗?
我们常说“兼听则明”,如果人们从其他人那里听说你值得信赖,那么,他们就更容易信任你,正如法庭上的第三方证人!
大数据时代让企业更能快速便捷的获得关于应聘者多方面的信息,通过“全国个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除了可以查到应聘者个人基本信息、身份学历校验信息,还可以通过档案查询看到其历任雇主、学校对他工作、学习表现的真实记录,了解求职者从业经历中有无不良记录,判断应聘者离开原单位的原因,进而询问跳槽的目的。
同时,还能查询社会机构、政府机构为其建立的社会诚信档案,了解应聘者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一些好的行为记录,如慈善捐款、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最重要的是看看他有没有违规记录,如交通违规、不文明行为记录、劳动纠纷等。这些关系到一个人基本的诚信,能帮助企业判断应聘者到底是不是真正的“人才”!
诚信对招聘者的重要性,体现在企业的招聘工作是要花费相当成本的,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对应聘者进行选拔,在花费这些成本之后,如果招聘的新员工不能符合岗位的要求,甚或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就会造成浪费,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和长久发展,甚至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正因为此对企业来说获得一个忠实可靠又有才干的员工事关重大,因此企业在招聘工作中应该谨慎从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