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民生群声 于 2017-6-21 22:00 编辑
6月19日和20日,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以近60分钟的时长,对南漳古山寨群进行科考发掘式报道。南漳县和襄阳市方面在节目播出前,做了大量新闻宣传,称该片是南漳县有史以来在央视获播时间最长的纪录片。但是,笔者观后的感觉是遗憾居多,甚至认为该片是荒诞之作。
首先,该片立意之错。拍摄者从南漳大量古山寨群荒废的原因展开调查,用近50分钟的篇幅东扯西拉,试图从地质构造、地质化学成分研究打开突破口,并牵强附会和地震、神农架野人扯上关系,丝毫不提及古山寨的军事防御功能,实在令人可笑。仅在片末,用十分钟左右篇幅,揭秘南漳古山寨的军事防御功能,是十分令人遗憾的。没有把南漳古山寨的具体成因和建造历史背景搞清楚,没有把南漳在历史上的战略地位搞清楚。
笔者居住的地方巡检镇,是古山寨群落的核心地区,周边分布着各类大小山寨不下30余座。在笔者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老人们传说,土匪来了,人们会拖家带口上山寨躲避,用土铳、刀斧、石头做武器,还有用木筒炮轰击,没有木筒炮,就用竹席卷成筒状,外面用锅烟灰涂黑伪装成炮吓唬敌人。在漫云古村落那里,有三座山寨,据当地老人说,土匪来了,人们就逃上远处的两座山寨,把牛圈在最近处一座山寨里面,因此这座山寨叫“牛寨”。由此可以推断,山寨并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居所,只是躲避匪患的临时场所,纪录片中的日常居住说是站不住脚的。山寨都建造在悬崖峭壁之上,水和食物取之艰难,不易于日常居住生存,山下数量众多的古代民居就是例证。
几年前,笔者在一座山寨发现一块石碑,上面记述了此寨的建造过程,年代为清朝咸丰年间(咸丰元年是1850年),据此不过一百余年,那时候正是太平天国运动烽烟四起的时代,统治阶级权利覆盖薄弱,导致群雄称霸民生艰难。有很多山寨的寨名用姓氏开头,如陶家寨、夏家寨等,可以说明这些山寨不是朝廷政府军修建的,而是当地乡民以宗族势力为单位修建用于自保。笔者还在漳河流域山间发现很多古代农田和人类活动遗迹,这些都足以证明此地重要的历史地位,从而给古山寨的成因考察指明了方向。南漳古山寨荒废的原因,是因为社会趋于稳定以后,寨民不再进行修缮保护而经年累月腐蚀所致。所以,笔者认为,该纪录片应该用大量篇幅介绍古山寨在南漳的成因、地理分布和历史时期的政治状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