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754|回复: 129

水镜先生什么时间住进了白马洞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0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镜先生和南漳的缘份应该是来自《三国演义》上面那半页千儿八百的文字,没有错吧?罗贯中也当真了得,只是将手中的鹅毛笔那么轻轻地摇了二下,一副斑斓炫丽的画卷就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历史,供子孙后代阅读瞻仰凭吊,南漳现今的政府还指着这半页纸把南漳人民带进“天堂”哩!我作为南漳人有点觉得罗老前辈真是吝啬——怎么都不多写几句南漳?怎么不把卧龙岗写到南漳?怎么不把貂蝉小乔的出生地写到南漳?哪怕是在写曹操死时多加那么几个字“曹贼有一疑冢在荆山”足矣,不可想象这将是个怎样的情形?别的不敢乱猜,至少在南漳父母官的GDP上会有很多增长点了——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诸位,您说哩?       

          我想比我熟悉三国演义的人可以车载斗量,用不着我在这里唠叨,但有一点我想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罗贯中是把骑在的卢身上阿斗的爹指向了南漳,并且也在南漳的“水镜庄”与“好好先生”谈了一席让他“胜读十年书”的话,从此这个“阿爹”“站起来了”,问题是南漳八百里,恰恰罗老先生在这里似乎也语不甚焉,毕竟是伟大的小说家“伏”一笔也是可以理解的,水镜庄到底在南漳的那个角落哩?这一“伏”真可谓委蛇“千年”啦,不对,是数百年,洪武永乐离现在没有千年吧?——唉,我也糊涂啰。

         不管怎么说,白马洞就像百草园于鲁迅,边城于沈从文,四合院于老舍,上海滩于木心,白马洞就是我的百草园我的边城我的四合院我的上海滩,什么时间住进了一个仙风道骨的“好好先生”,这是我多年来都想一探究竟的夙愿。

       怎么样,诸位,有工作的尽管去忙,有老婆需要陪的去陪老婆有小蜜泡的去泡小蜜有恋爱谈的去谈恋爱,剩下的没有事的又上网的又是南漳人的并且又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不妨我们一起去白马洞探探险,说真地,我一个人进去还是蛮怕的,好啦,今晚我就不啰嗦了,愿参与的朋友们请你们打点好行装,带个火把电筒什么的,对,关键莫忘了带一根打“蛇”的棍子。不想进去的朋友站在洞口看看热闹也算是给我壮胆了,我这里有礼了,先行谢过!

明天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不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想说啥呢,是真的想找出真相吗?白马洞不用你探了,小时候我们都探过,现在可以直接从洞里上玉溪山腰。。。。还带什么手电?看了半天,楼主好象是用这篇文章来证明水镜先生当时不住在南漳,你想说他到底住在哪个县或市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尸还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不错呢!
熟人 发表于 2010-5-10 17:09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想说啥呢,是真的想找出真相吗?白马洞不用你探了,小时候我们都探过,现在可以直接从洞里上玉溪山腰。 ...
迷途羔羊 发表于 2010-5-10 17: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尸还魂
南漳土土 发表于 2010-5-10 18:23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三国演义》大约是明朝永乐年间见诸于人世,那个年代不像现在资讯发达,书倒是畅销书,但要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地步估计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到大明完蛋,女真人入主中原,经过二百年的传播,三国故事差不多就是妇孺皆知了。
       
          估计大约在明清交替之际南漳人基本也知道了我们这块土地上居然还住过如此的高人雅士,对不起呀,慢待了!

          真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全国人都知道的事,怎么我们当地人糊涂起来了?该给水镜先生安个“窝”啦!

         这个窝到底安在南漳的什么地方,安家的时间大约在哪朝哪代?

           这个问题或许放在有经验的民俗学家或者当今楚史三国专家们的面前不是个问题,但对我们一般人来说确实是个问题,正史里面应该是没有的,我没有查过,只是如此推测一翻,诸位请想,当今有多少人在吃故纸堆或者说吃老祖宗的饭呀,就说南漳吧,多少年了不知道有多少专门的人在引经据典的查南漳的来历南漳的辉煌,如果有的话,早应该被他们翻出来了做文章的。

        虽然我孤陋寡闻,学养更谈不上,但从小都有个莫名其妙的想法,水镜先生是怎么住进白马洞哩?

         直到最近我闲来无事,看了一本残缺不全的清朝同治版的南漳县志,才从中瞧出了一些端睨,线索主要是从这本县志中收录的咏南漳的历代诗文和碑帖里得来的。

         这些诗大约有三至五百首,最早的可以上朔到南北朝时期,要说哩这些诗人中最有名的应该是经宋齐梁三朝时的江淹了,他就是历史上那个大名鼎鼎的江郎才尽的江郎啊,他的封地在南漳,有个封号:临沮开国伯,食四百邑。
         有唐人有宋人的,虽然寥寥无几,算是代表吧,主要的还是明清二朝的南漳人咏南漳的诗。

         碑文大部分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明清二代,这里面撰文者在历史上叫得响的应该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了。

          我在这些诗文中读出了许许多多关于南漳千年前原始的风貌,诗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咏唱南漳山水的,而这些山水中数白马洞玉溪山最胜形,其次当然算巡检的玉岩崖,几乎每一个诗人都有一首甚至多首咏白马洞的诗,仔细地研读就可以发现不同时代南漳地理山川和民风民俗的一些变化,进而可以窥探出一些南漳历史的“影子”来,比如怎么白马洞咏着咏着就改了口成水镜庄了哩?

         我在这里说白马洞真可谓是典型的“城南旧事”。
         
         敬请诸位原谅,莫怪我不一下子说完,我也没有准备,上得网来想起一点说一点,至于谬误大大的存在,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LZ,那个洞早就被重新修整过来,有水泥台阶通半山腰,打个手电就OK了
还探险!你不是在搞笑吧
老爷子住山洞,正说明人家有远见呀,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呀,
人家早就知道南漳房价会高,提前告诉我们,没房子住,住山洞呀,冬暖夏凉,环境好,还低碳,
绝对响应ZF号召,弄不好评个南漳县文明市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镜先生是公元前207年荐诸葛的也就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0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LZ,那个洞早就被重新修整过来,有水泥台阶通半山腰,打个手电就OK了
还探险!你不是在搞笑吧
老爷子住山 ...
猪油饼 发表于 2010-5-10 22:29



    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敬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LZ,那个洞早就被重新修整过来,有水泥台阶通半山腰,打个手电就OK了
还探险!你不是在搞笑吧
老爷子住山 ...
猪油饼 发表于 2010-5-10 2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镜先生是公元前207年荐诸葛的也就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吧
伤代表一切 发表于 2010-5-10 22:42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无语泪三行 发表于 2010-5-10 22: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敬重!
晚枫 发表于 2010-5-11 10:40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马洞 于 2010-5-11 20:05 编辑

接止到大明结束,白马洞依然是白马洞,它大部分时间是被和尚与道士交替占居着;在明以前所有的关于白马洞的“吟”、“怀”都没有三国的影子,吟当然是吟山水,怀哩?按一般为诗的套路当然应该是“怀古”了,可惜地是没有一首诗“怀”司马德操哪怕是只言片语也没有“怀”到水镜的身上,这就不合常理了,反之则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白马洞此时还没有和水镜先生扯起来。这与后来的白马洞“怀古”可大相径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清中晚期一直到我们现在,古人也好,今人也好,吟得好也好,吟得不好也好,古诗古词也好,现代自由诗也好,当地人也好,外地人也好,但凡吟道白马洞,便去怀水镜庄了。最最可怕的是所有的内容都离不开“荐贤”二字,以至于人们在欣赏这些写水镜庄的诗有些审美疲倦,我个人是很怕读写水镜庄的诗,连现代人写的文也逃脱不开“荐贤”的巢窠,千篇一律就没有意思了,诗和文都忌讳雷同是不是?

        在所有写水镜庄的诗中从古翻到今,有一首诗的水平最高,那就是清朝嘉庆十三年南漳籍进士罗梦元写的“白马洞怀古”,需要提醒地是到了罗进士这里,白马洞已经和水镜庄扯起来了,进士毕竟是进士,并且还是清一朝南漳唯一的一个进士,乡试的“亚元”,相当我们现在高考湖北的第二名呀!罗亚元诗的名字和内容都有得一说,放到后面,我专门找个时间来品品这首白马洞或者说吟水镜庄的“诗魁”。


        现在我们来欣赏二首明朝后期的南漳人是怎么吟白马洞怀白马洞的诗,看看白马洞当年究竟是一番什么模样。


白马洞感怀
   明   鲁宪学

邑负郭诸胜,白马洞称最,比缘歌舞、赛神,渐生人厌。而好事者更城之关,之龛,之穴,几为剥肤,廼於荒亭废阁修葺,阙如何也;今春斋宿此中,偶成二韵,聊复拈及,后之览者当有感於此言也。癸酉三月九日。

名山狎耳目,如士处乡井。
高可使人忘,奥不急人倾。
人以不() 仙,女以无妆靓。——括号里缺一字。
返照落河西,山自爱其影。
十年以前山,此意犹耿耿。
及见未雕时,吾生亦已幸。

        鲁宪学是明崇祯二年(1629年)南漳举人,作过苏州通判和襄阳府学,他这首诗本身就很有意思,最有意思的是居然诗前有序,很难得,应该说诗和序已经明确地描述出白马洞三百多年前的风貌,癸酉三月九日,我查了一下万年历,具体的应该是1633年农历三月九日,距今377年。

      从序中“比缘歌舞、赛神,”这一句还可以证实南漳的一个风俗,那就是农历三月三白马洞有庙会,我听南漳的老人说过,这个风俗习惯一直沿袭到上世纪中叶,我朝开国后才逐渐湮灭。

       从形式上来说鲁的诗算五言古风,写的基本通俗易懂,虽然我这里第五句缺了一个字,但也不妨碍我们理解全篇旨要,鲁举人应该不会有“环保”呀,“低碳”的什么概念吧,但他本着诗人的本能对人们在玉溪山“之关之龛之穴”是很不以为然的,就这么着他也比我们幸福多啦,毕竟他还是见过白马洞玉溪山“未雕时”呀,所以鲁诗人感慨自己“吾生亦已幸”。

       白马洞玉溪山是自然赐给南漳的“形胜”,在鲁举人的时代“好事者”们好象还没有把水镜先生的这张“名片”贴在她的身上,是不屑?还是孤陋寡闻?——这个问题留给现代的“好事者”们去考证吧!

        我说个犯忌讳的话,关于白马洞玉溪山的诗或文,但凡扯到三国呀荐贤呀基本是千篇一律如同嚼蜡,相反单纯歌咏山水的也就是白马洞玉溪山本身的自然倒可以一观一赏,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翻翻这本县志,古人写白马洞水镜庄的不下百首,对比着读一下就知道了。

       趁水镜先生还没有“搬进”白马洞之前,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明人的诗,看看白马洞在没有借司马大名前是以什么为“名”的。


白马洞怀清溪
明  方叔壮

盘盘磴道草芊绵,手版迎来丈室悬。
白马经过来此地,赤鸟僧往是何年。
石嵌雪乳沾衣上,鸟衔山花落座前。
因忆苏门清啸者,洞灵千载借丹铅。

      方叔壮是明万历四十年南漳举人,当过嵊县令,在介绍他时还专门加了一句“享上寿”,虽然没有具体说他活了多少岁,既然称“上寿”,总在八十以外吧。万历和崇祯间夹了一朝是天启,天启没有多少年,稍微推一推方叔壮是鲁宪学的前辈。

       应该说方知县比卢通判还“幸运”,何也?——鲁说“十年以前山,此意犹耿耿”,他已经连忙表示说“吾生亦已幸”;方叔壮大鲁宪学绝不止在十岁以内,从他们各自考上举人的时间上看,中间隔着一个天启;如此说来,方睹的白马洞可不止鲁的“十年以前”啦!有意思的是方县令特别在诗的结句中强调白马“洞灵千载借丹铅”啊,——何为“丹铅”?道士呗。

        需要指出一点,丹铅还不能单一的理解成道士或者说和尚,这只是字面的意思,换句话说是“玉溪钟毓秀,白马自天来”呀。

         或许有些朋友会说,你为了自己的文字只摘取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材料,明以前就没有人写水镜庄呀?告诉您,还真没有,一直到清雍正,甚至到了乾隆前期也只有白马洞没有水镜庄。要证明这一点很简单,我看到的版本不是孤本,我相信现在南漳很多人手中有比我更完整的这个本子多得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翻阅。

        对照人物传和科举生员贡生及历任南漳知县的名录,我检查了一下诗文排列的顺序,即不是以姓氏笔画多少排的,更不是按官衔的大小排的,写南漳的这些诗人在这本志中还都不是无名之辈,大部分都能查到出处,基本是按诗人出生所处时代先后排的。什么时间开始有了水镜庄的说法,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有个很有趣的情况向诸位通报一下,从白马洞到水镜庄的历代诗歌咏叹中,有点类似我们现代体育竞赛中的一个项目:接力;从古诗词专业欣赏的角度,这一“棒”传得极其分明并且也很精彩。

      历史上是哪个诗人把“白马洞”这一棒交到“水镜庄”的手中呢?

       明天再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成了传说中的穴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谁说水镜先生住在白马洞吧?不是住在水镜庄吗?那应该是在洞下面的一片庄子。现在自然是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wzg24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住在水镜庄的时候他天天都可以进,因为隔的近,不需要买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故乡水
他和那卖门票的是哥们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无言的结果


    我听说是情人,不过没有考证!wzg27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成了传说中的穴居人
南宫剑 发表于 2010-5-11 2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谁说水镜先生住在白马洞吧?不是住在水镜庄吗?那应该是在洞下面的一片庄子。现在自然是没有了
红色抑郁 发表于 2010-5-12 09:53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姑洞矿泉水 发表于 2010-5-12 10:45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住在水镜庄的时候他天天都可以进,因为隔的近,不需要买票。
故乡水 发表于 2010-5-12 16:15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故乡水
他和那卖门票的是哥们啊?
无言的结果 发表于 2010-5-12 16:51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2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马洞 于 2010-5-12 18:54 编辑

昨天我为什么说要从古诗词专业欣赏的角度来看“白马洞”变成“水镜庄”哩?

        大家都知道,在古诗词的写作中有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形式:唱和;也叫步韵奉韵等。简单点说就是前一个人写了一首“律”或者词,另一个人就按前者的“韵”再写一首,所谓的“律”通常指七律或五律。

          在吟南漳的几百首诗中,不乏这种形式的唱和。

         在我欣赏这些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节点”,白马洞在变成水镜庄时居然是用古诗词步韵的形式完成“交接”的,真乃令人拍案叫绝。下面我们来具体地品读一下原诗文。


白马洞
   清   僧 古悦
       
古洞云深豁太虚,端堪百拙老夫居。
灵源水绕环金带,仙女峰高献宝珠。
鸟弄春风谈般若,猿啼夜月译真如。
自从白马生驹后,红日三竿梦亦馀。


水镜庄怀古-----步古悦原韵
     清 朱志学

腰山一洞信嵌虚,就里清幽水镜居。
旁插太鸿云作翼,中烘夕照佛成珠。
悬空岩上人偏适,绝顶枝头鸟自如。
莫道鸣琴听未得,庄前流水韵馀馀。

           严格来说,古悦和尚这首诗有点用岔了“韵”,虚,居,如,馀是上平六鱼,珠字是上平七虞,好在是“邻韵”也没有“岔”得太远,习惯上还是允许的,至于平仄粘对问题更多,我们这里不是来专门论诗的高低,这些问题都可以忽略过去不提。


        需要解释一下的只有二个词,一:般若,佛教专用语,梵语音译,大意为“智慧”,般是多音字,这里不读ban ,  读bo第一声(通波音),大家熟悉的佛教经典《心经》是简称,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也。二:真如,也是佛教专用语,大意为“真谛,究竟”的意思。

         虽然诗从“律”上说有问题,但并不妨碍我们认识白马洞的原始状态;单从诗要表达的意思论还是很清楚很明白的。

         古悦和尚所处的时代是清乾隆晚期(这一点稍后论证),此时民间已经有水镜先生就住在白马洞的说法了,为什么诗中不见司马的影子?莫非这个和尚是个得道高人,不屑和前辈雅士攀亲带故?我给自己出这个题目还真不好考证,但我们只要再把这个和尚的诗多读几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僧人也能揣摩个八九不离十的。

       从诗律上说和尚“功力”有限,再看他用的“豁”字太俗,几近不堪入目,又“老夫”一词简直就不合他“修佛念经”的身份,至于结句“自从白马生驹后”还隐隐约约的道出和尚的一些俗念,由此,我判断该僧未得“般若真如”。

         如此诋毁藏否一个几百前的和尚是很不厚道的,——对不起呀,老和尚!我关键是要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白马洞在和尚您老这里还是原始的白马洞,虽然当时南漳民间已经有水镜隐居此地的风言,但还没有达成普遍“共识”,您说是不是?换句话说:“好事者”们还没有把司马氏抬进庙坛供奉起来,此时此刻只是在议论酝酿之中;按常理您老与水镜先生是“同道”啊,有个前辈高人在这里“戳”着,您怎么把这大个“茬”给忘啦?如果说我们一般人吟水镜还是隔靴搔痒的话,作为“同道”再怎么说也应该好好感叹吟一番的。

      所以我下个结论:古悦并不是超凡脱俗不愿意和人家攀龙附凤,而是没有想起或者说压根就不知道这档子事。只有这样推理一番,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和尚的诗中为什么只见“白马生驹”而不闻“琴鸣流韵”哩。

     一声弥陀消万障——阿弥托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上面这段“孽文”,我罚自己今晚诵一百遍“大悲咒”。
      

        还需要交待地是白马洞千百年来一直由僧道占居,但以出家人身份写诗的,莫说白马洞这个特殊的题材,就是其它吟南漳的诗也只见“炊烟袅”,鲜闻“般若蜜”呀。僧古悦在南漳也算千古一人啦。非常有意思,在南漳历代诗歌接力赛中白马洞“传成”水镜庄的这一“棒”居然是由一个和尚给“递”过来的,僧俗唱合,洞庄成趣,俨然一段佳话。

         好啦,“交棒者”我们已经说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接棒者”是如何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镜庄应该找你去写点旅游宣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2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水镜先生泉下有知,知道以他命名的水镜庄现在用他之名收门费,他一定会非常伤心的,并会大声宣布“早知道这样,当年我就住到美国去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镜庄应该找你去写点旅游宣传的
心之蓝 发表于 2010-5-12 18: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水镜先生泉下有知,知道以他命名的水镜庄现在用他之名收门费,他一定会非常伤心的,并会大声宣布“早知 ...
水镜正义之手 发表于 2010-5-12 19:36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马洞 于 2010-5-14 00:27 编辑

水镜庄怀古-----步古悦原韵
     清 朱志学       

腰山一洞信嵌虚,就里清幽水镜居。
旁插太鸿云作翼,中烘夕照佛成珠。
悬空岩上人偏适,绝顶枝头鸟自如。
莫道鸣琴听未得,庄前流水韵馀馀。

       朱志学是清乾隆晚期南漳人,在此志中他还是很“活跃”的一个人物,诗写的比较多,估计还有一手好毛笔字,同时期的许多碑文都是他的“丹书”,从他们的诗的唱和与碑文的内容看,他还经历了嘉庆朝,和本志的“志主”胡正楷也有往来。

         朱志学的身份是“恩贡”,所谓的“恩贡”有二层意思:一是在县试取得了“生员”也就是通常说的“秀才”身份后,遇到皇家有“喜庆事”的年份,每县有一个名额将秀才作为“贡品”推荐到京城国子监去读书,该员可谓“恩贡”。二是有功朝廷的家庭子弟虽没有秀才的身份在这样的年份凭’祖荫”也可以进国子监读书。朱恩贡是凭那一条去国子监读的书已经无稽可考了,他似乎没有作过官,大约国子监肄业后,便回漳做逍遥绅士啦。

       既然去京城镀了“金”,这个身份在县里还是叫得“响”的。这不,他发“飙”啦,本来和尚刚刚还在得意白马洞乃“老夫居”,朱恩贡说:

     ——叵耐个和尚这里岂是你能消受的?尔可知此乃“圣地”,“水镜居”也!

        有了朱恩贡的这句“就里清幽水镜居”,水镜先生就算正式住进白马洞啦。具体时间不详,大约在清乾隆中后期。

        从此,在吟南漳的诗词歌赋中,铺天盖地得“水镜庄怀古”就浩浩荡荡地向我们走来,连篇累牍的向世人拼命地灌输这样一个伪历史伪逻辑:没有水镜先生的推荐,“阿爹”就不知道“卧龙”,没有“卧龙”怎么得了,阿斗的爹呀看你怎么立蜀?没有蜀何来三国?——没有了三国?以此类推,不可想象……

     三国源头?轻轻地问一句九泉之下的“好好”先生:您承受得了生命如此之重吗?

      一直以来都想去水镜先生的老家探幽访古,好奇这个“三国源头”的人,在家乡是个怎样的辉煌。前一段时间正好去河南禹州办事,我在该地逢人就问:水镜先生的故居在哪里?司马徽的墓在哪里?问了一百个人,摇了一百零八个头,这多出的八个摇头是我一时性急问重复了,人家连着摇多出来的。

      我不服呀,按图索骥,直奔水镜先生的出生地葬身地禹州某镇某乡某村,村前村后村左村右寻了个遍,直至我的行形迹引起当地治安人员的注意,一个警察对我说:你走吧,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也没有你要找的墓。唉,这一通沮丧啊••••••不说也罢。

       在回来的火车上,总算遇到一个当地“明白人”,他把我数落好一通:

       ——你知道俺们这里是啥地方?夏都,中国第一个朝代的都城;禹州的禹你知道啥意思吧?大禹呀,大禹治水的禹呀;俺们这里是四大官窑之一钧窑的产生地俺们这里是中华药都;俺们这里土生土长的有韩非子吴道子,历史上路过的暂住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多得数不过来,俺们这里的农民一锄头下去都能从地下刨出一个历史上的皇帝出来,••••••呃,你说的这个什么司马氏俺知道是俺们这里的人,也埋在这里,只是俺们的历史厚得开发不过来,你们需要拿去好啦,放心,绝不会像韩国和中国一样争端午节,更不会像你们湖北的安陆和四川的江油一样争李白,如果现实需要你们把这个人的墓抬走也行,在我们这里还真埋汰了他•••••

            我恨啦,我恨我们这里是个穷乡僻壤以至于历史上的那些帝王将相不能洒恩露于斯长根大“泡桐树”来让我们圈起来朝拜,我更恨那些历史上的文人怎么不把武大郎的炊饼店王婆的茶馆西门庆的药铺开到南漳来••••••

           我更应该恨自己,想一想:自打地球开始转起,我们这里没有比禹州什么的少一天啦,它转了五千年,我们只转了四千九百九?不对吧,我们的历史从来也没有少一页或者缺个角呀!

       所谓的南漳“三国文化”没有根基呀,就凭三国的“演义”?就凭“演义”上的那半页纸“一席话”?——文化呀,不能承受如此之轻!

     我们南漳的根南漳的源是楚文化。

      我恨自己的原因是自己也没有把自己的祖先弄清楚。

       唉,我个人怎么能承受生命如此之重哦!

       借此机会我呼吁关心南漳关心南漳文化建设的人们,应该把所谓“文化”的研究专注到楚的研究上来,莫在三国演义那半页纸上打转转瞎忙,那会闹学术笑话的。

         今天晚上扯远了,还是回到朱恩贡的《水镜庄怀古》上来吧;我还是很喜欢这首诗的,我把这首诗排在历史上吟水镜庄“榜眼”的位置上,列在进士罗梦元的白马洞之后,明天我们来好好欣赏这首诗。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6 +1 收起 理由
南漳土土 + 2 有良心的做学问
城边一狼 + 2 给你最高分
system + 12 + 1 有深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4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白马洞
当年没有城建局,没有开发商,也没有城管,挖个山洞住着经济又实惠最重要是环保。即使流传到今天还受政府保护!
看见没!老祖宗都这么有远见,现在的南漳子民感到惭愧吧!!!!哈哈!
老司!!!你真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学者做派,
还原真实历史!wzg11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4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4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白马洞
当年没有城建局,没有开发商,也没有城管,挖个山洞住着经济又实惠最重要是环保。即使流传到 ...
鄂F-U0572 发表于 2010-5-14 08:22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学者做派,
还原真实历史!
城边一狼 发表于 2010-5-14 1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漳热线 ( 鄂ICP备2021000082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62402000199号 )

GMT+8, 2024-5-20 2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