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1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将是愤青消失的一年,五毛除外
到网上随便逛逛吧!你会看到这一两年,在舆论中挑战愤青的,不再仅仅是思想精英了。我们看看帖子,愤青们每喊出一个流行的愤青口号,马上就可以见到与他唱反调的留言,几乎如影随形,这在5、6年前是难以想象的。我们来看几个PK:
愤青:打美国,我捐一个月工资;打台湾,我捐全部家产;打日本,我捐一条命。
反愤青:一个连街头的小偷都不敢呵斥、老人倒在路边都不敢扶的民族,却有勇气高呼灭了小日本。这个连活着同胞的苦痛都漠不关心的民族,却有脸说不忘死去的同胞。
愤青:灭了小日本,收回钓鱼岛!
反愤青:你连自己的房子都保不住被拆迁,你要钓鱼岛何用?
愤青:抵制日货!
反愤青:我只抵制烂货,你去喝三聚氰胺奶吧!
愤青:买日本车的都是汉奸,我见一辆砸一辆!
反愤青:恩,满街军牌的日本豪车,动辄就是上百万的腐败,你给我砸一辆看看?或者,哪怕对着丰田陆地巡洋舰的警车,吐口唾沫?
愤青:你不爱国!
反愤青:屁民的国在哪里?
“爱国”愤青们就这样被这些反问给噎住了,只能灰溜溜的走开。
除了这些公开的辩论,网络让愤青们看到了更多的铁的事实。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给愤青的打击不小。愤青们力挺的民族品牌,并没有对自己的同胞有多仁慈,一时间,没有洋奶粉,中国的婴儿几乎没有奶可吃。
愤青们以为强大的政府等于强大的国家,可这两年他们看到了国进民退的后果。
愤青们以为民族企业强大就是他们的福利,可这两年他们看到了最恶的不是外企,而是我们自己的垄断巨头。
愤青们一直在骂洋企业心黑,国外卖18万的车,在中国卖36万,但网上的信息告诉他们,不是洋企业,而是咱们的有关部门拿了大头。
在今年保钓反日的游行当中,有人打出了抗议高房价的牌子,着实让“爱国”愤青们有点尴尬。
这两年,网上呈现的类似这样让愤青们陷入迷茫、纠结、矛盾的事实太多了。这些都使得“爱国”愤青们实在难以重拾昔日的自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