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65|回复: 6

纪念一位农民作家的文学情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4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天在新浪看了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博客,贾先生是不写博客的,他不会用电脑,是新浪的编辑帮他整理开博的。其中仅有一篇是贾先生的亲笔,题目叫《怀恋路遥》,是先生本人为纪念路遥逝世十五周年所写的随笔。据说这篇博文在一天时间里点击率达到140万次之多,开了新浪博客日点击率之最。我想,这是因为先生在中国文坛的名气,也因为路遥在中国文学青年中的影响力。
      贾平凹写文怀恋路遥,最合适不过了,他们都是陕西作家,同时供职于陕西省作家协会,他们和陈忠实曾经都是陕西作家群里的顶尖人物。贾平凹是我敬仰的作家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读过他的许多作品,甚至可以说我是读他的小说度过我的少年和青年时代的,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至今让我难以忘怀。路遥的《路遥文集》我看过多遍,其中《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曾经让我感动,并一度影响着我的人生。看小说《人生》,我一直为高加林和巧珍的爱情悲剧感动和惋惜,也为作者如此细腻的笔触所惊叹。看《平凡的世界》,我感觉自己好像是孙少安的影子,并一直为孙少平的命运起伏而悲乐着,整篇洋溢着为逆境中的命运抗争的青春朝气。据说这两部曾经影响着一代中国文学青年的优秀作品,甚至路遥本人,一直不被文学评论界所承认。文学评论界认为路遥本人才学平庸,文学理论知识欠缺。贾先生的《怀念路遥》无疑给了那些恶意中伤者的一记闷棍,因为先生至今仍然当着陕西省作家协会的主席,是中国文坛上振聋发聩的人物。

        贾先生和路遥曾经都是出身清贫的农民,路遥更是因为生父家境贫寒,不得不过继到一位同姓的伯父家里,在关于路遥的简介中有这样一段令人心酸的描述:那是一个秋天的早晨,父亲拖拉着路遥离开王家堡,翻过九里山,顺着秀延河向他大伯家走去。走到清涧县城宿了一夜,没有钱吃饭,父亲只好用生玉米棒子给他充饥。第二天黎明,父亲用仅有的一毛钱为他买了一碗油茶,而后,继续赶路。整个路程上百里,路遥脚穿一双破布鞋,走到目的地时,他身上的衣服都破了,脚上也磨起了很多血泡。当时路遥只有8岁。 第二天清晨,父亲以赶集为借口走了。路遥躲在村里一棵老槐树背后,眼泪扑簌扑簌的看着父亲蹋着朦胧的晨雾,夹着个包袱,像小偷一样悄无声息地走了。就这样,路遥和家乡一别就是5年,父母很少来看望,也没能力关心他。从清涧老家走到延川郭家沟,是路遥人生的辛酸之旅,他一般不愿与人说起。

       正是因为童年苦难的经历造就了路遥坚强不屈的性格,充实了一个农民作家的文学情怀。纵然是在他成名以后,仍然念念不忘黄土高原上的清涧县老家,邀约贾平凹回老家去“放羊”。以后,我读过了许多著名作家的作品,像王蒙、铁凝、莫言、王安忆、张抗抗、乔良、朱苏进、迟子建、等等,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路遥作品带给我的震撼力是他人无法比拟的。

       我常年行走在底层社会,深感生存空间的促狭,在九十年代那样艰难的日子,是路遥的作品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

       忆起路遥,谈起他的那些足以堪称经典的作品,除了敬仰,还有一份无法抹去的缅怀和灰色的沉郁。对于这个英年早逝的作家,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东西。我没有见过路遥,但却离他是那么近,放佛能感受到他的心跳,听到他粗重的呼吸。路遥是真正的活在他的作品里的作家,这不是单纯的为了良知而写作,而是一种抛弃自我的生命奉献。
    路遥让人揪心,他就那么走了,他走得悲壮而又苍凉。路遥把自己大写在了黄土地上,我想,只有宽阔、深厚的黄土地,只有生长信天游的黄土地,只有能承载皇陵的黄土地,它才能覆盖路遥的灵魂。

    他虽然去世了,他的作品仍然被读者捶读,他的故事依旧被传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wzg28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4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wzg28ewzg28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2-2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5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wzg34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6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觉得很值得一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8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忆起路遥,谈起他的那些足以堪称经典的作品,除了敬仰,还有一份无法抹去的缅怀和灰色的沉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漳热线 ( 鄂ICP备2021000082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62402000199号 )

GMT+8, 2024-7-1 05: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