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锐是中科院金属所副所长 ,现为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博导。
航空发动机涡轮部件的材料和加工是国外少数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也是阻碍我国航空制造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杨锐领导的团队在金属间化合物有序—无序转变、TiAl合金化理论、凝固片层组织控制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结果,解决了生产条件下TiAl合金中易挥发性Mn元素含量控制和硼化物形态优化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对合金成分与微观组织的有效控制;结合铸造工艺计算模拟结果,于2008年7月和2009年12月先后攻克了TiAl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完整充型和消除叶片表面疏松两大技术难关。 英国著名航空发动机制造的罗罗公司一直从事发展美国GE公司尚未解决的TiAl叶片净尺寸铸造技术。罗罗公司派人来金属所现场考察后,双方就TiAl叶片制造正式签署技术合作协议。 杨锐领导的团队研制的TiAl叶片通过了罗罗公司进行的振动疲劳试验,疲劳寿命达设计寿命的2倍以上,标志他们掌握了合金成分与微观组织控制、性能稳定性和铸造加工工艺等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在2010年中方与英方两国政府签订合作的40余项技术合作项目中,杨锐负责的TiAl叶片成为唯一一项向英国出口的高技术项目。2010年获得“周光召基金会应用科学奖
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数学家
周元燊(Zhou Yuanshen)(1924~),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人,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渡大学教授。主要从鞅论、最佳止步理论、序贯分析得研究。周元燊1924年9月1日出生于南漳周湾村,1941年考取在合川的国立第二中学,二中毕业後,保送贵州的国立浙江大学数学系,1954年七月周元燊由杨忠道先生介绍,得伊利诺大学数学系奖学金,赴美留学。1955年七月中国暑期学生会上,得遇芝加哥大学陈省身教授,得蒙指引在伊利诺大学跟机率大师J. L. Doob学习。1958年元月在Doob教授指导下,完成鞅论方面的博士论文。1958年元月周元燊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在电脑中心做博士后研究,跟A. H. Taub教授从事航空力学研究。1959年七月参加纽约I.B.M.研究中心从事图像识别。1960年元月调至纽约城I.B.M. Watson试验室工作。Watson试验室为I.B.M.与哥伦比亚大学合办的,设在哥大校区,负责哥大的应用数学的研究与教学,机率是应用数学,周元燊便在哥大统计系任兼职助教授。周先生自此时起与H. E. Robbins合作,开始机率统计方面研究。1961年周元燊升任为哥大副教授,1962年转至普渡大学,并与Gupta教授结为终身好友。1965年升为教授,1968年再回哥大任教。其间于1967年获选为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士(IMS Fellow)。
陈刚 ,襄樊南漳人。MIT(麻省理工学院) 终生教授,机械系.Full Prof.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1984年华中工学院动力系本科,1987年硕士陈刚教授于1993年加州大学伯克历分校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 其导师是已故国际传热学大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华人校长田长霖先生。陈刚教授先后任杜克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的助理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机械与航空工程系的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副教授、教授。 陈刚教授是国际上著名的微纳米流动及生物纳米技术的专家。目前为ASME纳米机构、纳米现象委员会主席,ASME/MRS/APS/ITS/AAAS 委员,以及多个国际杂志的编委或副主编。“陈刚教授是伯克莱大学原校长田长霖先生的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在国际纳米传热和热电技术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权威和领先地位,系四份涵盖传热和纳米技术的学术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并为200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的《纳米尺度能量转移和转换》课本的作者。 " 陈刚是古根海姆学者(Guggenheim Fellow).NSF的总统奖(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古根海姆学者(Guggenheim Fellow)..李政道拿了一大堆名誉博士,名誉教授,也拿了无数奖,但只要了两个Fellow,一个是Guggenheim Fellow,一个是Sloan Fellow.美国古根海姆基金会(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 Fellow 建立于1925年的古根海姆基金会(John Simon GuggenheimMemorialFoundation)Fellow是北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区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奖励额度在$36,000左右。古根海姆学者需具有卓越的成就和突出的未来发展潜力,奖励范围涵盖艺术科学的诸多领域,获奖者包括作家、画家、雕刻家、摄影师、制片人、舞蹈家、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者。诺贝尔奖得主Linus Pauling(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 、James Watson(1962年诺贝尔医学奖、现代分子生物学之父)、Edmond H. Fischer(1992年诺贝尔医学奖)、 K. E. Bloch(196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David M. Lee(1996年诺贝尔物理奖) 、Carl E. Wieman(2001年诺贝尔物理奖)、李远哲、朱棣文等等都曾是古根海姆学者。
MIT终身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陈刚院士,世界著名科学家。襄樊南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