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3-2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了解,2000年之后,全国中小学校都以年轻教师为主,所以中高级职称的名额很少,一般一个县城只有十几个;仅有限额且大都向中学,重点小学倾斜。农村学校就更少了,很多学校甚至六七年没有名额,够晋级条件的教师越积越多,一般学校都有30多人,一般县城都有七八百人,全国多大千万人。这些教师都在25岁到45岁之间,正是教育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年复一年晋不上职称,涨不上工资,感觉自己前途暗淡,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挫伤,严重影响工作质量 ,对学生的危害更是不可估量。这种不公平的政策不光伤害我们中小学教师,对下一代的伤害更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教师职称评定有很多不公、黑幕、贪污腐败,由于每年中小学中•高级职称的指标极少,竞争激烈,各级主管领导享有确定指标数,分配指标,评审资格等生杀大权。就成了政府部门敛财和部分基层领导腐败的手段。他们开始明目张胆买卖指标,明码实价。买个中级职称一万,评审通过要五千;买个高级职称两万,评审通过摇一万。而且在评审资格上要求苛刻,要求有证件、有论文、有专著、有公开课、必须是县模市模,必须参加各种考试,想方设法讹诈老师的钱财,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各位教师为了这个渺茫的希望不得不大量投资。论文每篇200~500元、每篇专著800~1000元、县模市模要上千元,还有各项考试的考试报名费加买相关的资料和培训辅导的费用,教师真是难堪重负。
2 o( i( Y/ L/ C, j6 o8 E, b$ W6 P 每年九十月间是教师职称评定的时候,上百人竞争一个指标,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时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已不主要。门头大的到省里买指标,其次到市里买指标,没门没势的只能在学校里竞争,教师们都使尽浑身解数,投机钻营、弄虚作假、排挤其他教师,献媚学校领导,采取目前我们这个社会能采用的种种手段(吃、喝、送、玩以致献身),不遗余力,不择手段争取把职称捞到手。各种丑恶的、贪婪的、暴力的、悲惨的人间悲喜剧开始上演,教师和教师之间剑拔弩张,教师和领导之间反目成仇,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让人扼腕。即使获得相应职称的教师内心也不得安宁,他们扭曲了心灵,玷污了人格。那还堪为人师表,又怎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学生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