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44|回复: 31

建议取消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弊端表现在:
  一、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的制度,妨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二、给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的制度,极大地妨碍了“教育合力”的形成,降低了教育的有效性。职称分高、中、低,按照职称获得的物质待遇当然也有高、中、低之分了。教师也食人间烟火,当然也要讲求物质利益,人人都希望获得自己应得的物质利益,才会心甘情愿地为教育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应该而没有评上相应职称的教师,难免会大失所望、伤心、泄气,从而降低广大教师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之间经过了职称的不正当竞争,难免会离心离德,甚至相互嫉恨和拆台。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效果并不与职称成正比,能力低资历浅业绩差而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评上高级职称的并不是个别现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能力资历深业绩突出而没有评上高级职称的也不在少数。这种状况,广大教师非常清楚,我们的一些教育管理的官员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职称确实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光环。
  三、给教师评定职称,既扭曲了教师的心灵和人格,也成了有关政府部门敛财和部分基层领导腐败的手段。教师要评上职称,就必须参加各种考试,这些考试的考试报名费加买相关的资料和培训辅导的费用,是教师不小的支出,当然就是政府主管部门的可观收入了,职称考试也就成了有关政府部门创收敛财的渠道。由于教师中、高级职称名额有限,每年到了评定职称的时候,各位有条件上的教师,都使尽浑身解数,采取目前我们这个社会能采用的种种手段(这些手段说来也简单,无非吃、喝、送、玩以致献身),争取把职称捞到手。这些一心想得到职称的教师的竞争手段成就了一些基层领导不大不小的腐败。获得相应职称的教师因被迫不正当付出,也内心不得安宁。因此而扭曲了心灵,玷污了人格。那还堪为人师表,又怎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学生呢?   
    也许有人说,以上理由其实不是理由,那些现象只是个别现象。其实不然,你只要深入实际,看一看听一听就知道,找点数据分析分析就明白了,职称其实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光环,若不是为了几个钱,谁还在乎呢?既然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妨碍了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成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绊脚石,那就说明这个制度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如像废除其他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一样,早些废除之,代之以切合实际的,能够真正激励教师积极性的新的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wzg19ewzg11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建议应上书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只有他们才有这个权力,在地方简直就是对牛谈琴。你想想想看,职称评定的主要受益人,是那些无才无德的贪官和哈巴狗,你能说取消就取消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woding.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4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年教师写的狗屁论文纯是胡言乱语,上级评审部还分个三六九等。
一个出钱,一个办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5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了解,2000年之后,全国中小学校都以年轻教师为主,所以中高级职称的名额很少,一般一个县城只有十几个;仅有限额且大都向中学,重点小学倾斜。农村学校就更少了,很多学校甚至六七年没有名额,够晋级条件的教师越积越多,一般学校都有30多人,一般县城都有七八百人,全国多大千万人。这些教师都在25岁到45岁之间,正是教育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年复一年晋不上职称,涨不上工资,感觉自己前途暗淡,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挫伤,严重影响工作质量 ,对学生的危害更是不可估量。这种不公平的政策不光伤害我们中小学教师,对下一代的伤害更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教师职称评定有很多不公、黑幕、贪污腐败,由于每年中小学中•高级职称的指标极少,竞争激烈,各级主管领导享有确定指标数,分配指标,评审资格等生杀大权。就成了政府部门敛财和部分基层领导腐败的手段。他们开始明目张胆买卖指标,明码实价。买个中级职称一万,评审通过要五千;买个高级职称两万,评审通过摇一万。而且在评审资格上要求苛刻,要求有证件、有论文、有专著、有公开课、必须是县模市模,必须参加各种考试,想方设法讹诈老师的钱财,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各位教师为了这个渺茫的希望不得不大量投资。论文每篇200~500元、每篇专著800~1000元、县模市模要上千元,还有各项考试的考试报名费加买相关的资料和培训辅导的费用,教师真是难堪重负。
2 o( i( Y/ L/ C, j6 o8 E, b$ W6 P  每年九十月间是教师职称评定的时候,上百人竞争一个指标,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时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已不主要。门头大的到省里买指标,其次到市里买指标,没门没势的只能在学校里竞争,教师们都使尽浑身解数,投机钻营、弄虚作假、排挤其他教师,献媚学校领导,采取目前我们这个社会能采用的种种手段(吃、喝、送、玩以致献身),不遗余力,不择手段争取把职称捞到手。各种丑恶的、贪婪的、暴力的、悲惨的人间悲喜剧开始上演,教师和教师之间剑拔弩张,教师和领导之间反目成仇,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让人扼腕。即使获得相应职称的教师内心也不得安宁,他们扭曲了心灵,玷污了人格。那还堪为人师表,又怎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学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6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wzg31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6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wzg23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6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全县每年就是那么几个指标,连当官的或当官的奴才哈巴狗都不够,哪有勤勤恳恳教学老师的份。即使是有,那也是贪财、贪色官员的筹码,没有这,你是搞不了的。什么论文不论文,政绩不政绩,模范不模范,都是次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6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wzg31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6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上各个学区的校长督学腐败太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9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9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初级职称评定开始了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腐败之我见

早些年,中小学的教师职称与工资关系不大,已评人员每个月相比低一级的教师就多上几十元到百元,这时的教师倒也心安理得,都想一想一年下来不过差了千把元,不用煞费心机地去努力,到一定时候去争取就行了。可是时间一进入2007年,工资突飞猛涨,而且越来越与职称挂了钩,差别之大令人心惊。一个月下来,差个四五百元,一年来就相差五六千元,这时犹如蚊子见了血,职称评审已急速提到日程之上。一时间里,无数教师上演了一场职称争夺战,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有的只是金钱与人情的筹码。胜利的“战士”笑逐颜开,连做梦都是甜的;失败的“战士”心酸不已,职称评定已成了无数夜晚的噩梦;更多的“战士”则连参赛资格都没有,他们驻足观望,不由得泪眼婆娑,只能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一切都是由不公平造成的,都是由评审部门的腐败造成的。那么评审部门又是如何操纵这一切,造就了无数教师的噩梦的呢?
一、指标分配不合理,教师争取不容易。在天天讲科学观的今日,只有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仍采用分配指标制。何谓分配指标制?就是先规定好每个 中小学学校里中、高级教师占的名额比例,如果学校里中高级教师超过比例,那些够条件的教师只能在等,一直等到老教师退休,这时,等了好久的教师才能晋级,退休几个晋几个。如果本学校老教师退休的很少,那就只有等了,等到老态龙钟不一定弄上。为什么呢?因为分配指标不是按年龄,按业绩,不是看白发,看努力,看的是金钱多少,背景多大。这就造成了一种奇怪现象:不少白发苍苍、牙齿松动的老教师仍是低级职称,而年纪轻轻,体健貌端的青年教师已是高级教师,有关负责人还大谈:这是一个进步的时代,我们的职称评定不是靠资历,靠年龄,而是靠能力!那些业绩很好,业务很强的教师如果你“不知变通”也是靠边站;那些稍“吝啬”,出手小气的教师也是靠边站。相反,如果你出手阔绰,“一掷千金”,不管你的业绩如何,高级职称是会对你微笑的。去年,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令很多教师愤慨的事:一个二十年没有上班的老师居然评上了高级职称,据说他的背景很大,市里有大人物,而那些默默奉献,业务过硬的老师只能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还有一件事更能说明这一点,在一所农村中学里,有一年,几个成绩不突出的年轻教师评上了高级职称,而一位老好人,他的业务极强,可是就是栽在这个“老好人”上了,竟然职称于他没有份!他气了,老实人发怒势不可挡啊,他天天跟在校长的身后,扬言有一天他会想不开的,校长被跟的发毛了,他雇了两个年轻老师充当“保镖”,可是那个老好人的脸更冷,最后校长彻底怕了,也服了,他答应:今年补上职称差别的钱,并且明年一定给他一个指标。这时,这个老好人才罢休了,第二年也如愿以偿了,皆大欢喜。这说明什么呢,是不是那个老好人很霸道?我想这是毋庸置疑的,“官逼民反”,石头也会被磨出火的!那么,这一个指标要弄到手究竟要花多少钱?据实情人所说,要一万多元!那么这是不是就把中、高级教师弄到手了?没有呢,还早呢,还需要多少,听我随后说。
二、指标虽到手,审核还花钱。第一关虽通过,但游戏还没有结束,才刚刚开始。第二关是什么呢,由谁审核呢?这时地点已转移,变成了隶属于的教育局。教育局要审核你交上的材料,这一关还需你去打点。来看看你的历年业绩如何,这时业绩不行的人就需要出钱了,花钱制作一张假表,花钱找相关领导签字盖章;论文要发表在刊物上的,这时要花钱找枪手,花钱找杂志社炮制一篇;你超生了没有,请出示证明,这时要花钱到计生部门打证明;你的计算机培训合格证、普通话证、继续教育合格证合格了没有,有问题请花钱……太多了,我都一时想不全。就是你一切问题很少,但要钱的借口是很多有,总之,没有花个几千元,是审核不了的。第二关虽过,但不要急哦,更大的关还在后面等着你,你要有耐心哟。
三、评委领导不多,花钱一点不少;此关不过,前功尽弃。游戏进入最后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如果你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时地点到了评审的终点——市里评审团。评审团主要听你讲课,看你备课。评审团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三人,包括组长。评审团设有督导,巡视,上面还有纪检书记,随时监督你行贿受贿。是否监督到位,纪律严明呢?呵,接下来让你啼笑皆非吧!就是这些督导、巡视、纪检书记在操大盘。他们操纵着指标成功的比率,因为这些指标不是百分之百被评上的,上级要求要有一定的失败率。究竟让谁评上,让谁失败,就看两个条件了:一是钱送了多少;二是你的关系有多大。如果不幸的是你钱有些欠缺或关系不硬,那就准备哭吧,失败的玉手会搭上你的。这是最后一关中的第一关:找评审团的领导;最后一关中的第二关呢?是要通过三个评委。俗话:阎王好惹,小鬼难缠。这三个小鬼是不花钱吗?错了,不少花!一人三千,三人九千。这些评委全然不顾课讲的质量,讲好讲坏一个样,讲与不讲一个样,钱多钱少可两个样了。你必须还得学会送礼,在进场的一瞬间必须把钱送取出,而且不要相信对方的推辞,要坚送不辞。而且同时要注意巡视、督导的闯入,一旦被抓,你就彻底完了,以前的努力都付之东流。游戏进行到这里,就该收场了,究竟能否出局,这就靠大人物的决定了。这一路走来,钱是花了足足三万多!并且这其中的等待是令人寝食不安的,花了如此大的人力、财力,过不关要活活地气死人呀!许多教师都这样说,他们说评一下职称,就小死一场,还不知道是否白死了。可是他们何曾知道,更多的教师想这样死还死不上呢?只有眼巴巴地等待天下突然掉下一个职称指标,然后集体去抢。
可见,职称评定已成为全国不少教师的噩梦,在逐渐侵害着教师的身心健康。
它在鼓励着教师弄虚作假,投机钻营,不务教学;诱导着为官者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滋生腐败;摧残着教师的心灵,贬低了教师的人格,让他们学会谗言献媚,甚至献身,行贿拍马屁;破坏团结,泯灭人性,诱导教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弄得教师人心惶惶,怨声载道,离心离德,无心教学。这样下去,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性将不复存在,教育这片纯洁的净土将污浊不堪。既然教师如此,学生的未来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职称评定本身就有不合理性,它的存在就阻碍了教育公平的实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业务和业绩并不和职称成正比,并不是职称高的教师教学效果就很强,而职称低的老师教学效果就很差!现在讲求多劳多得,按劳分配,而绩效工资就体现了这一点。既生瑜,何生亮?既然有了绩效工资,又何必存在着职称评定呢?即使存在着职称评定,为什么工资差别那么大呢?究竟是绩效更注重实效还是职称更注重实效呢?制定教育政策人员看上不看下,看虚不看实,世易时移,旧法依矣,为何不变法已矣呢?长久下去,师将不师,生将不生……
凭谁问:职称评定何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理由之一,职称评定追求的是形式化的东西,而不一定是真正的实绩。教龄、论文、论著、荣誉等等,是晋升职称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是高级职称要求更严。除教龄外,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看, 其他任何一个指标都可能与教学质量无关。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论文、论著只表明作者具有相当的学识,并不意味着他具备了作为中小学教师的基本技能,何以能够作为晋升职称的依据呢?至于各种荣誉称号,是对某一方面工作才能的表彰,不一定能够完全彰显教学工作的水平。以这些外在的形式化的东西作为衡量标准,显然有失公平。
     理由之二,职称评定完全是政府主导下的计划行为,必定会因资源短缺的“瓶颈”而造成高昂的社会成本。现在的实际情况是需要晋升职称的人比较多,而政府计划中的指标比较少,在这种供给远远小于需求的资源约束条件下,个人晋升职称需要付出的代价便高出了许多,从而造成了高昂的社会成本。一方面是人人争挤职称这座桥,另一方面是千方百计谋取个人私利以实现高出邻近竞争者的优势,最后形成业内工作不出力反而竞争优势强的局面,导致新的社会不公现象。
     理由之三,由于职称评定不是依据教学质量,必然会促使中小学教师想方设法寻找各种机会满足必要条件,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社会道德水准的进一步下滑。试想,全国每年有多少中小学教师要晋升高级职称,即以每人需要两篇论文或一本论著计算,每年需要多大数量的报刊杂志和纸张资源呢?况且这些所谓的“论文”或“论著”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垃圾”产品,评定完职称便毫无用处,这不是浪费资源又是什么!为了满足晋职的条件,教师们不惜花钱买“论文”,花钱买“荣誉”,用最简单的商品交换原则去换取教师这个圣洁职业的职称“桂冠”。
     理由之四,职称评定催生了一种特殊形式的腐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人事部门执掌着评定教师职称的大权,为攫取部门利益,为职称评定设置了道道门槛。比如,职称计算机考试和一年一次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均是借提高教师素质之名而行聚敛钱财之实,此项“陋规”早应废除,却至今仍大行其道,皆因特殊利益群体的存在所致。
     取消职称评定后怎么办,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大问题。不过,我觉得,应该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成立专门的教师行业协会,使之成为真正的非政府组织,作为教师职业准入和水平认定的权威机构,弱化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这样,或许会有效地保护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强我国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回顾一下民国时期中小学教师的聘任制度,对今天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你不妨找本民国教育史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愚所见,教师职称制度应该取消名额限制,凡达到任职年限要求的,均应评定相应的职称,体现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资格的基本认可,并专为教师组织成立社会基金的方式,专门奖励那些教有所长,教有所成的教师,方可避免教师被评高职后工作松懈,态度消极的现状,让教师们的一生都能充满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0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有门路的早搞到手了,剩下的就是辛勤耕耘的普通教育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别在南漳小康音像(艾莱依)店买东西,哪的老板不诚信,调一次小锅就要20元的上门费,现在山区一些地方可以买到村村通小锅,80元钱,可以到50多个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职称,特别是高级职称,全县每年就是那么几个指标,连当官的或当官的奴才哈巴狗都不够,哪有勤勤恳恳教学老师的份。即使是有,那也是贪财、贪色官员的筹码,没有这,你是搞不了的。什么论文不论文,政绩不政绩,模范不模范,都是次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8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建议 不过  GCD也不会采纳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我了解,2000年之后,全国中小学校都以年轻教师为主,所以中高级职称的名额很少,一般一个县城只有十几个;仅有限额且大都向中学,重点小学倾斜。农村学校就更少了,很多学校甚至六七年没有名额,够晋级条件的教师越积越多,一般学校都有30多人,一般县城都有七八百人,全国多大千万人。这些教师都在25岁到45岁之间,正是教育的中坚力量。由于他们年复一年晋不上职称,涨不上工资,感觉自己前途暗淡,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受到挫伤,严重影响工作质量 ,对学生的危害更是不可估量。这种不公平的政策不光伤害我们中小学教师,对下一代的伤害更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教师职称评定有很多不公、黑幕、贪污腐败,由于每年中小学中•高级职称的指标极少,竞争激烈,各级主管领导享有确定指标数,分配指标,评审资格等生杀大权。就成了政府部门敛财和部分基层领导腐败的手段。他们开始明目张胆买卖指标,明码实价。买个中级职称一万,评审通过要五千;买个高级职称两万,评审通过摇一万。而且在评审资格上要求苛刻,要求有证件、有论文、有专著、有公开课、必须是县模市模,必须参加各种考试,想方设法讹诈老师的钱财,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各位教师为了这个渺茫的希望不得不大量投资。论文每篇200~500元、每篇专著800~1000元、县模市模要上千元,还有各项考试的考试报名费加买相关的资料和培训辅导的费用,教师真是难堪重负。
2 o( i( Y/ L/ C, j6 o8 E, b$ W6 P  每年九十月间是教师职称评定的时候,上百人竞争一个指标,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时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已不主要。门头大的到省里买指标,其次到市里买指标,没门没势的只能在学校里竞争,教师们都使尽浑身解数,投机钻营、弄虚作假、排挤其他教师,献媚学校领导,采取目前我们这个社会能采用的种种手段(吃、喝、送、玩以致献身),不遗余力,不择手段争取把职称捞到手。各种丑恶的、贪婪的、暴力的、悲惨的人间悲喜剧开始上演,教师和教师之间剑拔弩张,教师和领导之间反目成仇,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让人扼腕。即使获得相应职称的教师内心也不得安宁,他们扭曲了心灵,玷污了人格。那还堪为人师表,又怎能理直气壮地教育学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漳教育系统的官们年年都在教师职称晋升上,挖空心思的搞腐败,敛财,所以导致符合条件的一线教师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不能晋升职称,也无心搞教学,影响的是下一代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依愚所见,教师职称制度应该取消名额限制,凡达到任职年限要求的,均应评定相应的职称,体现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资格的基本认可,并专为教师组织成立社会基金的方式,专门奖励那些教有所长,教有所成的教师,方可避免教师被评高职后工作松懈,态度消极的现状,让教师们的一生都能充满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些职称说白点,就是安慰奖。何必要去争。就是搞上了,也才加那么百把两百块,无非是上级让你好好干的一个幻想对象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9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时即起,翻下床去。十五分钟,早餐即毕。
锅先不刷,碗亦不洗。急急忙忙,就上班去。
到了学校,准备用具。数学课件,黑板习题,
语文字卡,粉楷写密。学生进屋,清点完毕。
哪个生病,谁又晚起?仔细询问,事无巨细。
先上数学,再上语文,科任不够,班任来替。
连上四节,是正常地。 N摞作业,等你去批。
数学计算,语文听写,习字一刻,好词佳句。
对的打钩,写上评语。还得表扬,以资鼓励。
错的打叉,误在哪里?分析到位,讲清道理。
普遍问题,大家注意。个别错误,单独处理。
口干舌燥,四肢乏力。已是中午,没有休息。
一荤两素,千篇一律。吃完午餐,组织纪律。
先去打水,再来扫地。检查卫生,带下楼去。
监督学生,安全游戏。批完作业,再出试题。
单元测试,课课练习。题量适中,难易有度。
查练习册,网上找题。抓紧考完,加班阅毕。
统计成绩,写出分析。谁得第二,哪个第一?
张三李四,王五赵七。两次比较,名次何异?
课上讲评,面向全体。下课以后,单独找你。
排名后退,是何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学习大事,怎能儿戏?张三痛哭,李四流涕。
一心一意,多做习题。老师听罢,露出笑意。
下次考试,就看你的!谈话已毕,铃声将起。
教导主任,叫你快去。有位同学,是你班的。
走廊打闹,目无法纪。找其谈话,严肃处理。
四点放学,学生离去,准时下班,不可能地。
备课反思,解决问题。今日教学,满不满意?
日暮西山,才回家去。见到家人,满脸歉意。
老公不满,孩不乐意,家务劳动,指不上你!
吃完晚饭,忽然想起,明天早上,抽签课题。
校长也听,主任也去。学年教师,观摩学习。
精心准备,明日课题,制作课件,打印练习。
上述各项,准备完毕。两眼一合,已然梦里。
十年教龄,时时努力。行政奖励,没有我地。
蓦然惊醒,泪面如洗。天已微明,铃声又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9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再多,也无济于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细查一下,我县近几年的高级中级教师指标都在县教育局和乡镇中心学校,实际分到中小学的少的可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0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漳热线 ( 鄂ICP备2021000082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62402000199号 )

GMT+8, 2025-2-22 14: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