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6|回复: 4

漳河源商业开发问题座谈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此座谈会为虚拟座谈会,所述观点皆为作者本人意见。



主持人:

襄阳南漳县的漳河源风景优美,而且保存着传承了两百多年的古法造纸工艺,近年来吸引了许多背包客前往游览。这些年许多户外景区出名以后,就被旅游开发商接手,成为收费景区。那么漳河源能不能也搞商业开发?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熟悉漳河源的朋友,以及漳河源公益活动的召集人王先生,就这个问题一起作下交流。

我们先请文史学者赵先生谈谈。



赵先生(文史学者):

旅游景区的功能有多种,包括商业功能、文化功能、宗教功能、休闲功能、教育功能等。当然不同景区功能侧重有所不同。现在许多景区的商业开发,专一注重商业功能,忽视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功能。

不是说所有的景区都不能搞商业开发。大体可以分类。纯自然风光的景区,纯文物古建的景区,商业开发收门票问题都不大。但有活文化存在的地方,开发就要特别谨慎。原来的民风不能破坏。关门收费以后,原来的生活就成了一种表演。不能只关注经济利益。丽江、凤凰等地都有这个问题。原生态的文化和民风破坏了,长远来说损失很大,而且基本不可能再恢复。

就漳河源而言,一旦以这种模式开发,景区的性质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以前是文化、公益为主,开发以后就变成商业为主。商业受益者是开发商、政府和旅游从业者。现在的漳河源可以说是社会公有的。如果景区卖给了旅游开发商,以后实际上就变成了私有的了。

现在流行的商业开发的模式,实际上是将当代城市商业文化输入农村,用它转化农村的文化。城市人从都市来到乡村,本来是为了逃离城市,但是商业开发以后,农村反而可能比城市更商业化,原来的文化就变味了。现在绝大多数景区都是门票经济这样一种开发模式,对农村的无形文化破坏是相当大的。而农村人很多没有这个认识,受传媒等观念的影响,农村人对自己的东西,对祖宗的东西,经常是比较自卑的,本身也不是很重视。觉得城市的房子好,生活好。如果进一步觉得城市的商业模式也好,那破坏就更为深入。

现在有些景区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南漳的春秋寨,被开发以后,和当地的老百姓、和山寨建造者的后辈就没有关系了,他们上山也是需要交钱的。景区在茅坪河上修了一个水坝,水也不再流动了。修了索道,对春秋寨的景观也多少有破坏。此外开发以后,对山寨的研究基本上就停止了,山寨以前的研究者进来也是要收钱的,所以很多人再也不来了。有些开发商不太懂文化,也不太懂要利用好文化,对文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如果漳河源也是这样一种开发模式,那前景堪忧。

并不是说商业开发都不好,引入商业元素是可以的。象漳河源,没有商业,陈家吃饭都不收钱,那他们就无法维持,漳河源这个地方就不存在了。漳河源之所以衰落,主要原因也是手工纸销路出了问题,纸民纷纷离开峡谷到外地谋生。我们要反对的是门票经济,反对现在这种简单、粗暴、笼统的开发方式。只注重经济收益,对文化没有敬畏,或者只把文化当商品,让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从属于经济利益。我们要让经济考虑从属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建设。



主持人:

老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现在是天下名山开发商占多。几乎全占了。佛道道教的名山,基本给了开发商,有的甚至要上市。这是很要不得的。僧占,有文化在,有文化传承在,有教化一方的力量。漳河源起的作用是类似的,文化很重要。下面哪位继续谈?



钱先生(户外俱乐部主持人):

漳河源的文化有多重的内涵,首先是手工文化。这个有文物,有非遗。漳河源的非遗不仅存在于手工技艺中。陈家在漳河源已经传承了十一代人,他们的家风就是一种非遗。陈家人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门风很正,在当地很受尊重。而这种家风的形成,和他们的手工行业也很有关系,值得研究。



孙先生(文化遗产志愿者):

钱先生说到漳河源的文化,其实漳河源还有一种文化,就是这里的公益文化。公益志愿者是二十多年前开始来到漳河源的,为这里做了很多事情。早期捐建漳源编钟小学,后来拾穗者介入,尤其在漳纸工坊项目启动以后,拉图尔社区等也进来了。南阳中行的朋友还捐赠过水力发电设施。要再扩展到整个龙王冲村,襄阳麦田计划、襄阳义工等民间公益社团对村小也有支持。这些志愿者的旅行和其他一般的户外旅行是有区别的,和商业旅游区别更大。他们追求不同,心态不同,文化趣味不同,发生的影响不同。来农村想着为当地做点什么,也做了不少事情。

最近几年漳河源有各种不同领域的志愿者来到这里,资源共享,思想碰撞,这是一种化学反应,累积出很多的效益。各类志愿者有交融的趋势。很多的书画家、艺术家、学者、作家来到这里,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公益。这在我省公益发展上是一个创造。漳河源为我省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一片试验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先生:

孙先生谈到公益文化,另外,漳河源还有户外文化。漳河源的户外文化很重要。来这里最多的是户外人。虽然说户外不是公益,是为我们自己享受,但我们玩户外也有一定的公益性。文明,平等,互信,友善,重视团队精神,崇尚自然,爱护环境,生活方式健康,这是户外人的特点,给社会做了一个好榜样。

比如说不带垃圾进来,碰到不可降解的垃圾要带出山去。在户外团队里,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有钱没钱,都是平等的。大家推举了领队,就要听领队安排。有些人有钱了,到农村就咋咋呼呼,对农民不尊重,我们户外人不欢迎这样的人。再比如我们在农村玩要吃饭,口味都比较清淡,不喜欢吃大鱼大肉,更不喜欢野味。有句话说没有购买就没有杀戮,这话很对。我们不吃野味,这个本身就是在传递公益精神,传递好的生活方式。这种户外文化是可以传导的,可以传导到很多的地方。长远来说,其价值相当之大。

拾穗者有的成员早期也玩户外。前不久拾穗者起草了个《漳河源户外公约》,这很好。户外人应该有公约,遵守公德。大家回到城市,回到社会上,把在户外队伍里培养训练出来的精神带回生活工作中,我觉得,这就是公益。漳河源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生活方式的示范区。

户外和公益其实是一家。包括拾穗者,很多志愿者都是从户外人发展来的。

户外人都喜欢去没有商业开发,保持着原生态的地方。将来如果漳河源搞商业开发,户外人就来得少了,这种户外文化可能也就没有了。商业景区,一个是门票经济,你交了钱就可以进来,不问具体来的是什么人,一视同仁。第二是拉动消费,也是从经济层面考虑。



主持人:

说到保持漳河源的原生态,有人可能会觉得,你们不愿意搞商业开发,是不是要复古?这个问题请赵先生回答。



赵先生:

当然不是。漳河源不可能一成不变,也没有必要一成不变。今天志愿者在漳河源的努力,是与时俱进的,希望在保留文化遗产和传统精神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漳河源其实早已不是农业时代比较封闭的漳河源。外边的城市文化早就进去了。漳河源这几年就很有些变化,但它的精神气质没有变。因为外面进来的是比较良性的文化,如公益文化、户外文化,起的作用是比较正面的。这样的文化的切入,是城乡互利的,城市好的东西带进来,农村好的东西传出去。这个和商业文明热钱下乡、欲望下乡、不良生活方式下乡,那是两回事。



孙先生:

漳河源现在也没有办法选择来访者,来访者的素养也是参差不齐的。但是总体上有一个主导,这里的公益气氛比较浓,品位比较高。有些人习惯不好的,在漳河源这样一个氛围里,多少也会有些改变。一个例子是,2012年拾穗者等十几家公益团体生活方式团体树了一个公益公告牌,希望进入景区的游客不要乱丢垃圾,这两年漳河源的垃圾明显地少了。这种效果是民间自发努力达成的,不是通过商业服务、卫生投入完成的。

如果景区开发,相信景区卫生处理也会不错,那是专业清理人员、拿薪水的工人师傅完成的。我们觉得,游客自主自发地处理垃圾,这个意义更加重大。或者说,前者是从物理层面上去掉了垃圾,后者是从人心层面上去掉了垃圾,人心干净了,就什么都干净了。这些游客回到各自的城市,保留这些良好的习惯,对各自的城市都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

现在流行的商业开发模式,基本都是收门票的。极少数景区如杭州西湖取消了门票,西湖游客量极大,没有门票收入可以从其他消费娱乐收入弥补。一般的景区很难效法西湖。如果漳河源收门票了,可能带来哪些变化呢?李先生能不能谈一谈?



李先生(社会学学者):

一个景区如果收费,对游客心态影响是很大的。户外景区,不收费的时候,背包客来了,在村民眼里,远来是客。村民提供食宿是顺带为之,为游客提供方便,他们之间不是纯粹的商业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收费经常也没有固定的标准,而是背包客随分给。背包客经常来一个地方,和村民熟悉了,很多建立了朋友关系,来一趟就是象走亲戚。走亲戚是不可能收门票的。

如果商业开发了,游客心态就不一样了,就是消费者心态了。我交了钱,你就该替我服务。比如丢垃圾,当然要丢到垃圾筒,但就不会象现在这样,把垃圾带出山去。很少游客会跟原住民深入交流,结为朋友关系。



周先生(某公益组织负责人):

李先生说的是游客、户外人的感受,我这里再谈谈志愿者的感受。

漳纸工坊项目启动后,有不同的公益团队进来,参与到漳河源的公益活动中来,我们的团队也有参与。漳纸工坊项目组2013年提了一个说法叫主客共建,客人也是漳河源的主人,尤其在这里做公益的志愿者,更是这里的主人。

我们的团队参与得较少,且看看拾穗者他们怎么做的。从一些具体细节上我们都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心态和一般商业旅游景区的游客那差别是相当大的。拾穗者每一次来,带来他们的好朋友,除了捡垃圾,每一次都带东西,比如油、米、被子、睡袋、急救药品。前不久第五次手工纸研习营,还设计了盆景小品,美化环境。有时还帮助做一些家务。

漳河源有现在这个样子,是社会各界协同努力的结果。可以说外来者也是主人。这种精神很重要,我是城市人,是外地人,但到了农村我也把自己当主人,象爱护自己的家和家乡一样爱护这里,为这里做事,这个精神是现在社会上特别缺的。在漳河源,没有特别强调爱心啊责任感啊什么的,大家就是来这里玩,放松,但客观上在传递这样一种精神。



吴先生(助学志愿者):

我是做助学的,从助学志愿者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有很多思索。我们注意下,美景多在山区,许多地方本身就是贫困地区,但很少旅游者会关注当地民生,发起公益。多背一公斤等,不是旅游者发起的,是旅行者发起的。

我做助学是从武当山开始的,资助山里的贫困生。第一次去武当山,也没想到关注贫民。相反以为山民卖东西贵,是奸商。有一次上山,偶尔和茶农交谈起来,成为朋友,了解到山里的村民有许多生活困难,孩子上学钱不够。以后就开始做助学了。角度变了,心态变了,大不一样。事实上我在此之前,在各地旅游都从没关注当地人。当地人可能跟历史古建跟山水一样,也是个“物”,景物的“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先生:

这里可能有一个问题。商业开发的景区,在广告宣传中,其游览主题是既定的。比如说武当山,那肯定是道教文化,还有部分是自然美景。主题既定,就不鼓励游客个人作个性化探索。有的地方还竖个牌子,游客止步,景区旅游主题以外的东西不让你看。所以您以前去武当山,想的是道教文化,没想到这里和其他山区一样,还有需要帮助的山民。   



主持人:

看来收门票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对游客心理有很大很微妙的影响。



赵先生:

我刚才说纯自然风光景区,或者纯文物古建景区,商业开发问题不是太大,可以收门票。因为游客进了景区,和他们打交道的不是人而是物,是风景和文物,是历史建筑。在有活文化存在的景区,游客和原住民是如何交流沟通的,非常重要。



李先生:

现在商业开发的模式,改变了游客心理,也改变了游客和主人的地位对比,经营模式也有本质区别。

比如信士朝拜名山,抱着虔敬的心,对出家人是很敬仰很尊重的,捐钱出钱也是低姿态的,心甘情愿的。游客不然,花钱买消费买服务,是高姿态的,钱花多了心里不舒服。有位道教领袖曾对我说,现在道士成了服务员,要照顾游客,游客也未必尊重出家人,这是很无奈的。

再说经营模式的区别。历史上宗教名山的旅游是信士朝拜为主,这样也未必收不到钱。道风纯正的寺庙,许多人愿意捐钱给庙里。现在很多地方其实还是这样。这些钱除了修缮殿堂、塑神像、维持寺庙开支,多数做了公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一种良性循环。商业化开发,钱多数归了政府和开发商私人腰包,有一部分改善旅游设施,多半则是私人消费去了。当然对当地经济也有带动,也创造了就业机会,但主要的效益只是在经济上,其他方面的社会效益不大。

漳河源虽然不是宗教胜地,性质差别也不大。纸民一家非常厚道,历年的游客给这里不少支持,水力发电设备,建索桥,修缮道路,都是外来游客出的钱。大家是心甘情愿的,觉得纸民这么厚道,为我们保持了这样一个世外桃源,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出点钱是表示敬意。我们有没有见到过游客给哪个纯粹的商业景区捐钱的?我是没听说。游客的心态不一样。



周先生:

漳河源收门票了,纸民的亲戚上门弄不好也要收门票,志愿者过来做公益都要收门票。这不是很可笑吗?对南漳和襄阳的形象有好处吗?



吴先生:

说到门票问题,我们这些朋友进漳河源没买门票。但我们对陈三爷和陈家历史的敬仰,大家心灵的互通和相互关照,就是我们的门票,进入三爷的精神世界的门票。他给我们讲了很多一般不讲的故事。这是个更有魅力的景区。



孙先生:

漳河源特别难得,很原生态的东西在这里保存着的。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这里的气氛,那就是和谐。如果用一个成语来总结这里的人文内涵,那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在漳河源体现得很充分很深切。

在这里人和自然是和谐相处的。造纸工艺是环境友好的。纸民生活所需,并不竭泽而渔,山林和各种资源没有受到大的破坏。我们看到,过了两百多年,这里的自然环境保存得还是相当好。再一个,农业没有用化肥农药,这里的吃的东西很干净。盖房子是就地取材的。房子的设计,和自然环境相当协调。一些生活用品,都是取自天然材料,如木器、竹器、石器、陶器,都是可以降解的,来自于自然,回归到自然。这里的环境适合养生。陈三爷的老伴今年是83岁,陈三爷陈四爷是82岁。前不久碰到一个襄阳的朋友,他说在这里早上醒来,气氛特别静谧,心情特别舒畅,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这样的感受。

漳河源的人人关系也是很和谐的。天人合一,人人合一。无论是陈家内部的关系,还是陈家和附近山民的关系,还是陈家和游客的关系,还有游客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和谐的。上世纪初这里有土匪出没,有的大户被抢劫,人被杀了。但是他们到陈家,到下场,并没有伤害陈家人,也没有抢劫钱财,只是拿走了梁上挂的腊肉。因为陈家乐善好施,门风很好,在这里很受尊重。甚至人和动物的关系也是和谐的。陈家有只小狗,叫小黄,它是漳河源的明星。见到客人来,它就远远地跑出来作揖,对客人非常友善。

其实漳河源早已经开发了。但是这种开发模式和现在一般的商业开发是有很大区别的。价值导向不一样,人文气氛不一样,建设方式不一样,游客构成不一样,游客心态不一样。这里来的主要是公益志愿者和户外爱好者。漳河源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一,那么我们看现在流行的商业开发模式,以及现在都市化工业化的趋向,可以说是天人区隔,人人区隔。这个造成了很大很多的社会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先生:

孙先生说天人合一,我想到另一个问题。有景区想请漳河源纸民老秦去表演造纸,从此离开漳河源。这是肯定不行的。因为漳河源的造纸是天人合一的,这些自然和人文的元素是一个整体,纸民离开了漳河源,这个整体就割裂了。他去了别的景区,那就只是一个传统手艺,别的地理历史人文信息都没了。

漳河源作为自然人文遗产(个人不太喜欢用遗产这个说法),内容包括多方面。一,传统手艺。这是非遗。二,文物。这是物质遗产。包括作坊、建筑、山径、水渠、家族墓地以及以前造的纸等。三,漳河源的自然环境。用水作动力,竹林提供原料,烧石灰也在本地。漳河源这个自然环境,也是人文环境,造纸的人文环境,天人一体。四,陈家十一代人的历史以及生活,这也是非遗。五,历年外来者的活动,志愿者的介入,这也是非遗。这些文化遗产是不可分割。所以纸民不能走。



主持人:

的确是这样,商业开发以后,漳河源原有的氛围和精神内核可能就被打破了。如果纸民离开了漳河源,漳河源的灵魂就被抽走了。天人合一、人人合一的境界可能不复存在。



郑先生(画家):

漳河源现在很安静,没怎么刻意宣传,更没有打商业广告,全是靠背包客、志愿者自己在网上发游记、写文章,或者是朋友间口耳相传。每年来的游客并不多,十月到次年三月人很少,旅游季节只有五六个月,除了周末和节假日,基本也没有什么游客,纸民和村民的生活基本照常。

很多人喜欢漳河源,来这里静心。这里的气质品位很高,这种气质是需要静心去品位的,能静心的人才来。

如果将来搞商业开发,要追求商业利益,那就要吸引更多的游客,要打广告。可能到时候在襄阳,在武汉,公交车上都是漳河源的广告。也许那时候打的广告词,还会是“世外桃源”、“人间净土”,但广告多了,人就多了,成为闹市,气氛就变了,很多东西无法体会了。本来是来这里静心的,结果更静不下来。

这和武当山还不一样。武当山面积很大,好些地方游客很少去,那里还有很多道士和隐士,武当山原有的道教的隐逸气质还在。漳河源很小,峡谷就几十米宽,承载力非常有限,商业开发以后,这里的气氛肯定会变。



孙先生:

漳河源2012年被评为中国最美手工私游地,如果真的商业开发了,这个牌子恐怕就保不住了。因为私游是私享的旅游,在商业景区,商业的操作模式,私游基本是不存在的。



钱先生:

认识漳河源,不能专注于经济价值,必须充分认识它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漳河源现在已经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可以说有类似香格里拉的性质,是一个世外桃源。要特别珍惜这个世外桃源。不仅仅是物质存在的漳河源,还有精神的漳河源,这个价值更加重要。襄阳有位企业家李先生说,漳河源是一个精神道场。襄阳需要这样一个精神道场。



赵先生:

我想可以把高度再提升一下,如果我们建设得好,漳河源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文化复兴基地,其意义影响将远远超出襄阳市的范畴。

如果说漳河源造纸术是不可多得的活化石,漳河源的自然生态和人文风情是最后的桃花源,那么漳河源今天的主客共建、天人合一的旅游模式,也是不可多得,是遗产中的遗产,珍稀可贵。这个襄阳地区少有的样本,以后会更加稀缺。旅游的商业化开发是世界性的。带来的破坏和缺憾也是世界性的。我们能在漳河源做好,将有普遍的借鉴价值。



郑先生:

同意赵先生说的。襄阳这几年旅游发展很快,新开发了不少的景区。这不一定就是个坏事情,但是能不能够留下一片不一样的地方?旅游模式不一样的?漳河源的自然风光,在南漳并不是最出色的,比得上这里的地方还有。何必一定要牺牲掉漳河源呢?



主持人:好的,时间快到了,我们请漳河源公益的召集人王先生作下总结发言,对未来漳河源的公益活动作下展望。



王先生:

谢谢大家刚才的发言,很有启发。大家谈的比较理论化,我谈点实际的。

一是经济收益的问题。开发商进来以后,当然老秦一家生活会有好转。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模式已经改变了。其他的村民通过办餐馆、旅社、销售农产品,也会有经济收益。但是依现有的发展模式,并非不能解决纸民生活问题,而且是可持续的。至于龙王冲村的其他村民,用公益的形式来搞产业建设,也可以探讨。

还有漳河源研究的问题。漳河源是一个完整的自然人文体系,活化传承、生活美学、环境保育三位一体。以前对造纸本身和陈氏家族记录较多,这些工作当然也要继续和深化。以后,我们对手工的价值,建筑和水利设施的智慧,以及传统生活方式、自然农业、手工人家门风传承这些课题,需要深入研究,深入思考,从哲学层次加以提炼。   

     以后手工纸研习营继续举办。同时另外开辟一条路子,举办手工、摄影、书画、茶道、生活方式、户外文化、自然农业、国学教育、中西文化对话、公益发展等论坛,自己思考,也带动社会大众思考。

我们关注漳河源多年,自己思想也有很多的转变。以前是觉得纸民需要我们帮助,后来认识到其实我们自己,我们城市人本身,更需要漳河源,这是一个让我们提升的地方。很希望将来能借助漳河源的论坛,面向社会,讨论我们都市人自己面临的问题。漳河源的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大力参与和支持,未来能发展得怎么样,谁也无法预料,但我们不去做,就不会知道会有什么结果。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漳河源未必会商业开发,但是前几年网上曾有漳河源景区开发招商公告,不知是不是涉及漳纸工坊。漳河源去的人不少,大家都关注它的未来命运。从现在许多地方的开发模式看,问题很大,此文所探讨的,也不仅局限在漳河源一个地方,而是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昨天一个画家朋友到凤凰,感叹这是一个来了就想走的地方。
漳河源作为中国最美手工私游地,如今在外省也有影响力,这是襄阳是南漳的宝贵财富。主要是精神财富、文化财富,值得特别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热门推荐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漳热线 ( 鄂ICP备2021000082号-2 || 鄂公网安备 42062402000199号 )

GMT+8, 2024-11-24 1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 Style Desig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